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他是父亲——附《大山深处有人家》

(2009-10-30 10:29:15)
标签:

他妈

大山深处有人家

植物人

大儿子

孙浩志

北京

他是父亲——附《大山深处有人家》

他是父亲——附《大山深处有人家》
周二中午,在石家庄火车站见到了承德围场县杨家湾中学的孙浩志老师。这是我和他五年半之后的第二次见面。第一次是在他家,那个小山村贫寒的家里。他的二儿子在读大学期间患脑出血几乎成了植物人,而孙老师把儿子接回家和老伴悉心照料,而且满怀希望,那天我在他家房后山坡上听他讲他和儿子的故事,当时我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这细弱游丝的生命尚有一丝坚持,那么我们呢?
回来后,我写了《大山深处有人家》,发表后,他家的情况得到了社会的关注,收到了不少捐款捐药,中央电视台河北电视台都做了专题节目,这几年,孙老师依然在坚持着,每到节日,每次孩子有一点进步都要给我打个电话,孩子切开的气管缝上了,可以喂他吃饭了,孩子能含糊不清的发音了,孩子的胳膊能抬起来了。总说,不知该怎么感谢我。这次他儿子的学校河北科技大学捐给了一台旧电脑,他特意过来给背回去,让儿子练习在键盘上打字。下车后,他给我打了电话,中午,他从学校取回电脑,我去车站和他见了一面。
六年了,孙老师明显的见老了。去年他已经退休了。六年了,多少中年变成了老人,多少孩子长大了,多少情人分手了……而六年了,他依然在坚持,他是父亲。
我和孙老师拉着大纸箱去行李托运处,想帮他办了托运,结果因为包装不合格没办成,孙老师背起来它来,说,我就背着上车吧,我背得动。
一点多了,我请他吃饭,他说什么也不去,后来我几乎有些生气了,才去了车站对面的特色小吃店,到了那儿只要了一碗馄饨,说坐车上火了,别的什么也不让点,我也陪他吃了一碗混炖。


大山深处有人家

 

采写 / 杨瑞霞

 

2003720日,星期日。

早晨,我乘坐吉普车从承德市出发,去围场县杨家湾乡中学孙浩志老师家采访。

汽车行驶在山间公路上,四周群山环抱,绿意葱茏,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路边一簇簇红白蓝相间的野花分外鲜艳,山脚下农家小院的红瓦房屋顶如水洗一般的洁净,不远处的草地上一匹白马悠然而立,使眼前的风景更加清新而飘逸。眼前这一切正如生命中种种美好的情景,它们都是如此的完美却又转瞬即逝。

几经颠簸,快到中午时,终于见到了在路边迎接我的孙浩志老师。在他的代领下,吉普车从一条小河的河床中摇晃着驶过,又走了一段,这才来到了他家。绿树掩映着三间破败的土坯房,没有院墙,房前是一条蜿蜒的小路。

孙浩志是杨家湾中学的物理老师,他有三个子女,女儿出嫁了,大儿子在外打工,小儿子1998年考入了河北科技大学。眼前的孙老师和他的妻子都是特别质朴的山里人,守着一份普通的山里的日子。然而20016月正在读大三的小儿子孙轶华在学校突发脑溢血。这场灾难打破了他们清贫而本份的生活,从此大山里原本就单调而寂寞的日子因为期盼和煎熬而显得格外漫长。

两年间,儿子的生命徘徊在悬崖绝壁边,摇摇欲坠,而惟有父亲的这双不肯松开的手,是维系他生命的那根最后的绳索。看过孙轶华之后,在他家房后的草地上,我听孙浩志讲着他和儿子之间的故事。那一刻,不禁使我对世间所有的生命心生痛惜又满怀敬意。

 

 

如果那些年我多关心一下儿子,他也许不会有今天的遭遇

 

 

我今年56岁,儿子孙轶华26岁。1997年,他第一次参加高考,被重庆一所高校的计算机系录取,他觉得那次考试发挥得不理想,就和我商量再复读一年,我看儿子想再努力一次,就支持了他,第二年他再次参加高考,考上了河北科技大学材料工程系。

他从小就特别懂事,虽然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但是我们没有条件娇惯他,所以他从小独立性很强,从不惹父母生气。4岁时,他就挂着钥匙,自己在家看门。

当时我和他妈都忙,我是学校的骨干教师,他妈去生产队干活,都没时间看管他,也没照料好他。

6岁那年,有一天,他和几个小伙伴去够树杈悠着玩儿,他人小,够不着,就搬个小梯子上去了,结果从树上摔了下来,昏迷了过去。等醒了以后,他悄悄地回家了,因为怕大人着急,所以一直也没和我们说。从那时起他经常头疼,我看他常一身身地出汗,还以为他得了肺结核,就带他出去看病,检查结果不是结核。后来,村里来了个卖野药的,我给他卖了三副药,服了以后,不再出汗了,就以为治好了,其实他的头疼病根本没治愈。

上学以后,孩子上进心很强,知道用功,他和班里的另一名同学一直是班里的一、二名。我是当老师的,看到自己的孩子这么知道学习,心里当然很欣慰,觉得这个孩子是个可造之材,我想了,他这么热爱读书,家里经济条件就是再不好,我也要供他。

后来我才知道,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头疼病一直在困扰着他,他还是和小时候一样,太顾及我和他母亲的感受,怕我们担心,从不和我们说,有时,我们看出来他不舒服了,问他,他也是轻描淡写地敷衍过去。平时也是受我的影响吧,他的物理、化学成绩最突出,中考时,化学没有考好,回来后,他也没和我说头疼的事,只是说自己没注意休息,所以临场发挥的不好。

现在我常责备自己是个粗心的父亲,这些年只想着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也没给他去医院好好检查。我每天就是从家到学校,除非县教育局有什么活动让我参加,我才出去。有一年县里搞自制教具评比活动,我做的教具被评为第一,我去领奖了。平时我很少出去,对医学方面的知识了解的也不多,当时也不知道有CT什么的。我总是认为,只要为孩子掌握着大方向就行了,所以一忙起来,就往往忽略了他。如果,那些年我多关心一下儿子,他也许就不会这样了……

 

 

那年我和她妈都盼过年时贴上儿子写的对联,可没想到没等到春节,孩子就病成了这样……

 

 

上了大学,他还是像小时候一样懂事。每次回家总是嘱咐我和他妈别太累了。返校时,我给他钱,他总是要少拿一些,一个劲儿地说,我够花的了。在学校里他上进心很强,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都挺积极的。体育、歌诵、摄影比赛都得过奖。为了多学习知识,除了自己学的专业以外,他还报了计算机专业。

这孩子从小就知道我和他妈把他们兄弟养大不容易,现在又省吃俭用供他上大学,所以特别知道心疼我们,大一放寒假时,特意从省城给他妈带回一瓶红葡萄酒,给我买了红枣营养冲剂。他开学之后,我也没顾得上喝,后来快到寒假了,怕他看了不高兴,我才每天给自己冲上一包。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他还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去做家教,我说,你这样不行,会累坏了自己。他答应我以后不做了。他生病以后,有几个家长带着孩子去看他,为他感到惋惜。我才知道原来他同时在做着四份家教。

这孩子做什么都想做到最好。记得他大二那年,放假时,他说自己的字写的不好,回去后要好好练字,还说,明年春节,要自己给家里写对联。结果回去一个学期,字就练的相当不错了,还给我带回来一个用毛笔写的条幅,那年我和她妈都盼着过年时贴上儿子写的对联,可没想到没等到春节,孩子就病成了这样……

每次回家,他看着家里破旧的土房里,总是安慰我们,等我毕业了,能挣钱了,先把咱家的房子翻盖一下。而我总是说,房子的事以后再说,你别老想着家里,一个人在外边,一定要吃好,休息好,健康是最重要的。儿子每次都说,爸,你放心,我记着了。

 

 

我知道儿子是个不轻易服输的孩子,此刻他一定正同病魔做着顽强的抗争

 

 

前年,儿子马上就要升大四了,正在参加期末考试,可能是由于他复习时过于用功,太想考个好成绩,所以心里压力过大,一下子出了这事儿……

那天,学校派我去围场办事。大儿子心急火燎地赶到县城找到了我,我一听孩子病了,是脑出血,当时就觉得头“嗡”地一下,腿都软了,心想,这下坏了,恐怕连孩子的面都见不到了。周围的人得知了这个情况,都劝我别着急,还拿来霍香正气水让我喝,怕我急出病来。

等我和大儿子急急赶到医院,儿子已是昏迷不醒,咽喉那儿插着管子。学校的领导、老师都在守着他。我看着儿子,极力控制着自己,喊他的名字,这时,我看到儿子的眼球像是动了一下,而且脸上呆滞的表情似乎也有了一点细微的变化,这些旁边的人都看不出来,但是父子连心,我相信我的感觉,儿子有知觉。他知道我来了,我甚至能听到他在对我说:“爸,对不起,我没照顾好自己,让你失望了。”

生病后,儿子一直是处于昏迷状态。一次主任医生查房时,对他带的实习生说:“你们看,这就是植物人。”当时医生的话让我这个做父亲的非常伤心,我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对儿子的这个称呼。在我的坚持下,医生把“植物人”的说法改成了“植物状态”。

我一直坚信我的儿子不是植物人。每次他的老师和同学去看他,我都在一旁仔细地观察,每次都能看到他表情上的不同反应,而且我还从他的神情的变化中看出,他不明白自己好好的,怎么成了这个样子,他不甘心,他努力想站起来……

知子莫若父。我知道儿子心里什么都明白,他是个不轻易服输的孩子,此刻他一定正同病魔做着顽强的抗争,他想考研,他还没报答父母,他不会就此让生命结束。而我是他的父亲,是他惟一的依靠,我一定要尽我的全力帮助他,只要有一线希望,我绝不会放弃他。

他母亲是个普通的山村妇女,没经过什么事儿,我和大儿子去省城时,没敢告诉她。后来,我们回不来,怕她着急,让村里人给她捎了个信,她正在地里干活儿,听到这个消息,当时就昏了过去。从那以后,她也不怎么吃饭,天天晚上扒着窗台往外看,人也变得有点儿魔怔了……

 

 

他已经创造了两个奇迹,我相信他还能创造第三个、第四个奇迹——那就是会说话,会走路,甚至能重返学校

 

 

当时,听到孩子生病的消息,我直接从县里去了省城,走时在县城借了一万元钱。后来,我又打发大儿子回来把家里的牛和所有值点钱的东西都卖了,又找亲戚朋友借,凑了二万元钱又拿过去。当时家里只有几千元的存款,是准备翻盖房子的,其中还有三千元钱借给了亲戚,后来人家听说我家出了事儿,把钱还了回来。如果房子好一点儿,我想用房子做抵压贷款,可是房子太破,抵压不出去,想卖也没人要。

在医院住到48天上,我家筹集的钱,还有科大借给我们的二万元钱,以及老师、同学们的捐款,就都花完了。没有办法,我只好先把孩子接回家来。本来想回来后去县里住院,可我到县医院一打听,这边的费用也不低,我还是负担不起,只好让孩子在家里治疗。我每月工资900元,每月工资发下来,我先去县医院找医生开药,然后把药买回来,给他服药、输液。我和他妈把生活费降到最低,只要不饿肚子就行。

两年了,给孩子治病是我和老伴的全部生活内容。怕孩子躺的时间长了长褥疮,我自己给他打了一个可升降的木板床,还淘换来乔麦皮给他缝了个垫子。他妈每天照料他,念念叨叨地和孩子说话,有时竟把他当成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每当村里的半大孩子背着书包从我家门前过,她总要追出去,痴痴地看上大半天。

我这多半辈子只知道工作,对生活也没有太高的要求,遇到困难,尽量自己克服,从不为自己的事去麻烦别人,开口求人对我那说是个极困难的事,可是自从孩子生病,什么事都得我去做,寻医问药,借钱,寻求帮助,我是他的父亲,我不为他做这些谁又能为他做,我经常这样劝自己:为了孩子,这不算丢人。

虽然孩子现在还是不能说话,不能动,但是我们为他做的一切他都知道,而且他一直在尽最大努力配合着我们。他的生命力如此顽强,甚至都超出了我的想象。有好几次眼看着他就要走到危险的边缘了,他却都挺了过来了。

和刚从省里回来时相比,他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他现在不但有思维能力,而且能和我和他妈做一些简单的交流。我们和他说话,他用眼睛表示他的意思。去年高考期间,收音机里播放英语听力题,我发现他的注意力特别集中,我就问他你能听懂吗?他对我眨了一下眼,表示听懂了。他现在右手手指有了活动能力,左手也能抬起放下了。把笔给他,他能写下几个字,只不过他看不到自己写的字,常把字重叠在一起,有一次,他妈和他说,你看,上学累病了吧,以后好了,咱再也不上学了。他听了,从表情上看,像是有些着急,他妈就把笔夹在他手上,他在纸上写下了两个字:“上学”。

我们县的教育局长也是他原来的校长,来看他,他哭了。大学的老师同学们把鼓励他的话录下寄过来,每次一听那盘磁带他就哭。还有一次,咳嗽的难受了,他无意识地说,哎呀,妈呀。这种种迹象都让我相信,儿子一直在用信念支撑着自己,而且有恢复的希望。只是受经济能力所限,我无法给他提供好的医疗条件,没能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否则,他的病情一定会有更大的起色。

去年下半年,我每天给他喂牛奶,加强营养,眼瞅着气色比原来好了,手也有劲儿了,不料,他又因感冒引发了肺炎,送到县医院,花了4000元。到现在还没有彻底消炎,只得插上了喉管,人又虚弱了不少。

我现在还在积极地给他想办法,我到北京去过四次。去年联系了脑病康复中心,都说他有治愈的希望。我还去了中华慈善总会寻求帮助,他们给寄来了一些药物。前不久,我又去北京联系了一家医院,等孩子肺炎治好了,拔了管子,我想带他去看看。现在主要的困难还是费用问题。

孩子生病期间,我们得到社会各界以及儿子的学校、县教育局很多的关爱和帮助,在我们当地,很多人都知道我家的情况,每次我坐车去县城给孩子买药,司机都肯不收我的钱。感动之余,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生命是个短暂的过程,生老病死是在所难免的,而爱心和希望却是永不会泯灭的。

当初医生曾断言这孩子活不了,结果他活过来,医生又说活过来也是植物人,结果他有意识了。他已经创造了两个奇迹,我相信他还能创造第三个、第四个奇迹——那就是会说话,会走路,甚至能重返学校,学校至今还给他保留着学籍呢。

我相信这一天会到来的。为了这一天,我将竭尽全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