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坛新丑闻——《一只羊》生下《一头牛》

(2008-12-13 08:57:37)
标签:

杂谈

最近文坛抄袭之风日盛,有些人为了名或利,要不就是才思枯渴,又要继续骗得虚名,于是东拼西凑,做出些丢人现眼的事。我写作多年,一向洁身自好,远离是非,从没想到此种恶心事也会与我发生关联。

前天有朋友告知,今年第12期《散文》期刊发表的〈一头牛其实怎样〉作者:马明博,有模仿我的散文〈一只羊其实怎样〉之嫌,我当时并没在意,不想第二三天接连接到我的读者的电话,也是告知我这个消息,而且对这种做法表示不满。我这才找来此篇散文看,看过后,非常生气,岂止是模仿,马明博的《一头牛其实怎样》分明就是对我的作品《一只羊其实怎样》肆无忌惮,毫不掩饰的抄袭。经仔细比较后,两篇文章除题目、文风、意境相似外,主干段落多处有的只字不差,或只是简单的改头换面。(我的原文和此文将同时附后。)

我的《一只羊其实怎样》2001年2月3日在北京青年报发表后,2月24日即获北青报“天天杯”散文大赛一等奖,并获得张洁、肖复兴,李书磊等著名作家一致好评,此后这只羊所向披靡,被《散文百家》《青年文摘》《小小说选刊》等多家刊物转载,并多次获奖,2001年曾被《天涯》杂志收入精品集《剩下的日子》,2002年收入《全国散文精品集》并获河北省作协十佳作品奖,2007年还获“小小说金奖”并收入获奖作品集等,在文学界流传很广,影响较大。

《一只羊其实怎样》是我的心血魂魄之作,是我作品中的经典,绝非闲来之笔,无稽之谈,它凝结着我曾经的成长时光,我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我的独特的文字表达方式,它就像我的一个孩子,而今看到被马明博如此无情肢解,据为己有,并得以在国内有影响的文学刊物上公开发表,我心中充满愤怒和悲哀。马明博近年来是散文界比较活跃的作者,经常在一些佛教禅刊上发表谈禅论茶的散文,我无论如何也想不他会做出这等不良之事。这头牛其实真不怎么样。

《散文》是我国文学界的重要刊物,文章常被其他刊物转载,为净化文坛,提高创作正气,为不使其它刊物、更多读者读到这篇涉嫌抄袭的《一只牛其实怎样》,以正视听,也为了维护原创作者的尊严和刊物的声誉,我希望作者和《散文》给我一个交代。

也希望这里的朋友们帮我关注呼吁转载,还我的《一只羊其实怎样》以公正。让我得以继续清白做人,安静写作。

两篇散文相关部分——


《一只羊其实怎样》作者:杨瑞霞                      2001年2月3日发表
      

——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家里有过一只羊。是一只绵羊。

它肯定是在很小的时候被买来的。可我完全不记得它小时的样子。在我的印象里它是一只很大的羊。它健壮,肥硕,高傲,沉稳,一付成年人的模样在我小的时候,我分不清一个人和一只羊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我把它当成是家里的一口人,而且是一个大人。现在想起来,当时犯了同样常识性错误的不光是我,还有我的父母,他们肯定是把它当成了我们,还有我的哥哥们,他们把它当成了什么,是不是当成他们自己了呢。当时粮食很紧张,父亲42元钱的工资,养活全家6口人。在这种情况下,一只羊能长成那样的特例,除了一家人,当然包括羊在内的相濡以沫之外,似乎不可能再有别的什么解释了。总之,那只羊是在那样一个错误的环境下长大,结果便是它也跟着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它从来就没把自己当成是一只羊。

对于我们中间一些不曾亲自与羊一起生活过的人们,关于羊的认识,往往来自于听到的童话。在那个世界里,羊永远是弱势群体,它所代表的特性是柔弱,善良,逆来顺受而又无话可说。而当一只羊真正与我们的生活发生关系的时候,往往已改变了原本的样子,变成了肉的形式,这样它便永远都失去了表达的机会,我们便永远都无从得知,一只羊想说些什么。而我家的这只羊,在我的思维定式尚未形成时走近了我,我没有那些现有的经验,所以我觉得它所有的作为都浑然天成,非常自然。

首先,它决不逆来顺受。当然,如果确实是它错了,它会沉默着听你教训,可是如果错的是你,是你无缘无故的欺负了它,它不会善罢甘休,用现在的话说,它是一定要讨个说法的。记得有一次,我二哥牵着它去地里吃草,二哥当时的思维还沉浸在头天晚上看的电影《地雷战》里,他捡了一根棍子,叉开腿对羊做了一个日本鬼子劈刺刀的动作,同时喊了一声“八格亚鲁”,他太轻视了一只羊有可能对这个动作做出的反应。绵羊当时发了一下怔,不知它头天晚上是不是也和二哥一起看了那场电影,反正它当即判断出了这个动作所具有的侮辱性质,它把头一低,义无返顾地冲了上去,二哥见它来势凶猛,吓得转身就跑,它在后面奋力直追,一直追出三四里地,最后二哥向它举手投降,它才和二哥和好还 有一次,邻居家的小伙子在手心里放了很小的一点干粮渣,然后非常夸张地招呼它,它不想辜负别人的好意,走了过去,等它弄明白发生的事情。它选择了轻蔑的离 开,在离开的过程中却又出乎意料地转身给了正在得意的那人一个教训,使他记住了捉弄一只羊会得到什么样的报应。同样它的行为也导致了围观者的一片大惊小 怪。是呀,一只羊怎么可以有这么强的自尊心呢,那个时代人都学会了夹着尾巴做人,一只羊怎么可以这么张扬自己的个性呢。

……

当初买这只羊,肯定是要养大后卖掉补贴家用的,可它的种种不同凡响,让它一次次拖延了离家的时间,然 而一只羊的最后结局总难摆脱,那是它的宿命。而对于我来说,与它相处的经历,则是一种缘份。我想,如果有一天,我碰到一只羊,它非常体面地走过来,用流利 的汉语或者英语同我打招呼,我会很自然地同它交谈,而且一点都不会觉得奇怪。因为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是已经知道了,一只羊其实是怎样的。


《一头牛其实怎样》作者:马明博

……

我不知道,在《处暑》之外,砚君是否愿意以二十四节气为题材,以油画的形式创作一系列的平原上的事物。不知道答案的,暂且搁置。还是来说牛吧。
  没有乡村经验、不曾与牛一起生活过的人,对于牛的认识,往往来自于书本与道听途说。一头牛真正与他们的生活发生联系,往往已改变了牛本来的样子,变成了肉。那时,牛已经彻底失去了被理解的机会。在人的世界中,牛虽健壮,却属于弱势群体,它代表着温驯,善良,吃苦,耐劳,逆来顺受又无话可说。牛就是那个样子吗?如果以我家的牛作为答案,答案则是否定的。
  这头牛,健壮,肥硕,高傲,沉稳,一副成年人的模样。和父亲一样,它在家里,属于重劳力,力大无穷,不知疲倦,牵犁驾车,全力以赴,稳步向前,足不踏空。在日常劳作中,如果确实是它错了,它会沉默着听你教训;可如果错的是你,你无缘无故地欺负它,它绝不逆来顺受。强犟的它,虽不和人逞强,但它会不理你。
  有一次,父亲让我牵着它到水边饮牛。我沉浸在古诗句中,想象着有一位牧童坐在牛背上,横吹竹笛,在柳荫下慢悠悠地走,低垂的柳条不时拂一下他的脸。饮水之后,牵牛往家走,我想骑到牛背上去。但是,我太轻视了它对这个动作可能做出的反应。它当时愣了一下,很快,它判断出我这个动作对它不尊重。它把头一低一甩,将缰绳从我手中夺走。它大踏步地往家走,把我甩在屁股后面。我一路小跑,跟它回到牛栏,想去拴缰绳,它将头摆来摆去,不让我靠近。最后,我只好向它举手投降,帮它理毛,向它示好,它才与我和好如初。
  那时,每天,天要亮时,母亲起床烧火做饭,父亲则去牛栏打理牛。父亲拿起扁担,挂上水桶,牵牛到井边去。饮牛后,父亲还要担回两桶水。牛与人吃水,共用一个桶。有时,我分不清一个人和一头牛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我甚至把它当作家里的一口人。
  诸行无常,世间没有不散的筵席。生老病死的结局,牛与人也一样,没有谁能够被赦免。这不仅仅是牛的宿命。这头牛,是我家与邻家合喂的,由于邻家不慎,它多吃了些黄豆,它的生命提前划下了句号。那些黄豆不但吸干了它腹中的水分,肠胃消化不动也无法排出,又无法给它饮水,因为黄豆会继续膨胀。牛在生死线上煎熬,根据兽医的建议,我们为它灌了些食用油,以便排泄,但奇迹没有出现。周末,我放学回家,见到了临终的它。它伏在地上,喘着粗气,见到我时,它抬起了低垂数日的头。我走过去,抱住它,痛哭起来。它任我抚摸,终又将头沉重地垂下,瞪大的眼睛流出成行的泪滴。
  对于我来说,与这头牛相处的经历,是一种缘分。如果有一天,我碰到一头牛,它非常温驯地迎面走来,注视我或抬起头哞一声同我打招呼,我会很自然地走过去抚摸它。因为在我小时候,我已经知道,一头牛的内心其实是怎样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很深的伤感
后一篇:几点说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