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采访:杨瑞霞
受访:寒泪孤儿
采访时间:2007年12月28日
结婚后,我和妻子曾两次回老家,嫂子像接待贵宾一样
屈指算来,嫂子嫁给哥已近20年了。在哥和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相继去世了,那些年,哥哥和我经常被人欺负,是啊,两个年幼的孤儿无依无靠,谁又能瞧得起呢?那时,嫂子娘家生活是比较殷实的,她常照料哥哥和我,后来她不顾家人反对,执意嫁给了哥哥。
婚后,哥和嫂子生活很艰辛。哥哥外出打零工拼命挣钱。嫂子除了伺候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几亩薄田,还要料理家务、哄孩子。人家有了小孩,有爷爷奶奶带着,而嫂子只好身上背着侄子手里拉着侄女下地干活。
1997年,我顺利通过高考,考取了一所知名大学,毕业后,我留在了南方,在省城找了份工作,后来,娶了城里的媳妇。嫂子笑得合不拢嘴,逢人便说:“他叔有出息了,给俺找了个城里的妯娌……”我和妻子回老家办婚事,嫂子兴奋地忙前忙后,两天两夜没合眼。嫂子怕我爱人回农村住不习惯,请人把我们住的“婚房”粉刷一新,又缝了丝绸被面的新被褥,宰了十来只下蛋的母鸡。
结婚后,我和妻子曾两次回老家,嫂子像接待贵宾一样。回老家办婚事时,我和妻子用过的两个塑料脸盆,我们离开老家后,她就藏了起来,谁也不给用,直到我们再次回去,她才拿了出来,脸盆依然崭新如初。
在哥嫂家吃的饭菜每顿都变着花样,而且每次吃饭,嫂子都以种种借口,躲在厨房,等我们吃饱了,她才边收拾饭桌,边夹着剩饭剩菜填填肚子。有时看饭菜剩得多了,她还会自责:“你们难得回来,回来了也吃得不如意,准是没吃饱……”
说实话,哥哥家的生活是很简朴的,一年到头,嫂子连只鸡蛋都不肯给我侄子吃,侄子说,只有他生病时,娘才肯给他煮两个荷包蛋,或者花两块钱买点儿零食给他吃。我那次回去,侄子怎么也不肯让我们走,他的一句话让我心里酸楚了很久,越咀嚼越不是滋味,“你们回来比俺家过年还好哩,你们走了,俺娘又不做好吃的咧!”
嫂子说,我们现在需要她,她要是不帮忙,心里不落忍
上次我们一家回老家,女儿出生才三四个月,恰逢初春,嫂子高兴之余又犯起了愁,几天前就跟哥哥商量,南方天气暖和,况且城里有暖气有空调,回咱农村,万一把孩子冻着了可咋办?后来,哥哥到镇上买了暖气片,在我们睡的房间装了暖气。
等我们回去了,嫂子抱着我可爱的女儿,突然又改变了主意,跑到农村信用社取了钱,让我们住县宾馆。我坚持说没必要,嫂子说:“要是你们夫妻俩回来了,俩大人,住哪里都好说,现在不是有小妮儿了吗?她还小,这可是咱家的宝贝疙瘩呦,可不能冻着了孩子……”实在拗不过嫂子,我们只好晚上住县宾馆,白天回家。我们住了三天就返回了,这三天,仅住宿费,对哥哥家也已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了,足够哥哥在外辛辛苦苦大半月了。
我们返回的那天上午,嫂子右手不慎扎进了一个大木刺,让村上的医生做了一个简单的手术包扎后,她坚持要把我们送到省城,送上火车。几个小时的路程,她严严实实地抱着我的女儿,生怕冻着碰着。她一路上小心翼翼的,每到汽车颠簸时,她的神情就显得格外紧张。我几次想接过来,让她歇一会,可她不肯,半开玩笑地说:“俺比你们胖,身上热量比你们足,孩子在俺这儿暖和……”
今年中秋节晚上,妻子在电话里反复邀请嫂子来城里,帮着带带孩子。嫂子犯难了。第二天,嫂子悄悄打我手机,说“俺啥也不懂,俺一个乡巴佬,去了人家会不会嫌弃俺哩?”嫂子另外还担心,假如不来,又怕妻子说她连孩子也不愿帮忙带带。再说,我们现在需要她,她要是不帮忙,心里也不落忍。
其实,我也愿意让嫂子来,嫂子一直生活在那个偏远的小乡村,省城去过两三次,也就是早上去下午就返回了,如果嫂子来了,我可以带她去看看城市的风景,见见世面,也算旅游吧!因此,在我的鼓动下,她终于下定了决心。
于是嫂子扛着二十斤面粉,拎了一大纸箱我岳母爱吃的柿子和甜石榴,千里迢迢来了。
当时恰逢我们单位组织旅游,我想,妻子上班,白天女儿由嫂子和妻子的表姨带着,因此也就放心地出去了。
然而不愉快也就由此开始了。
嫂子一直生活在农村,对城里的生活是陌生的,妻子怎么就不能包容嫂子一些呢
第二天晚上,我到了成都,下了飞机,刚刚打开手机,妻子电话就来了,她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埋怨说,晚上她没有被子盖。原来嫂子没有征求妻子的意见,就把妻子的被套洗了。我想,家里一衣柜被子,怎么没被子盖呢?
第三天晚上,她又打来电话了,说她没吃晚饭,因为嫂子做的饭菜放了葱花,又咸了,如何如何难以下咽。还说,家里买了那么多菜,而嫂子只烧了两个菜,肉放了一点点儿,太小气了。
第四天晚上,她在电话里又无休止地责怪了起来,说中午嫂子只把剩菜剩饭热热吃了,没有给带女儿的老阿姨做新的饭菜,成心想饿着老阿姨……
就这样,在我外出的那几天,妻子每天都发着牢骚,讲着对嫂子的种种不满。我都是耐心地安慰和解释。
八天后,我回来了。眼前发生的一件件事情让我寒心不已。
那次,嫂子上了厕所出来,妻子板起脸,瞥了瞥,口气生硬地说:“你怎么不冲厕所?”嫂子赶紧一脸歉意地笑着,扭头去冲厕所了。我插话说:“嫂子还不习惯嘛!”妻子一听,竟然更火了:“什么习不习惯,厕所不冲,这房子还能住人吗?”我顿时满腹怒气,但我压制住了,没有搭腔,假如我再顶妻子几句,争吵起来,大家岂不是更尴尬?
我回到家里两天了,妻子每天下班回来,跟老阿姨嘻嘻哈哈,又说又笑,却根本不理会嫂子,视若无睹,而嫂子也似乎并不介意,只是不停地做着家务,偶尔闲下来,就逗逗女儿,而我只好找着话题跟嫂子聊上几句。
旅游回来总要带点儿小礼品,我给妻子带了两把牦牛角梳子,给女儿带了些玩具和地方特产,还给嫂子和老阿姨带了十元一只的绣花小钱包。就因为这个小钱包,妻子跟我吵闹了大半夜,不准我送给嫂子。可小钱包已经送给了嫂子,怎么再要回来呢?难道给嫂子带点小礼品就错了吗?
嫂子住在隔壁房间,妻子的吵闹,嫂子一定听到了。第二天上午,嫂子跟我商量说:“小妮儿如今有你和老阿姨带着,我在这儿也没啥事可做,我还是回老家吧!”回去就回去吧,因为我能看得出来,在这里住着,嫂子嘴上不说,心里其实已经很郁闷了。
火车票买好了。我跟妻子商量,让嫂子给家人带些东西吧。到了超市,我好说歹说,妻子终于很不情愿地给小侄儿买了件上衣。我说再带点儿零食吧,妻子磨蹭半天,终究不肯买。
送嫂子到火车站,我忙着帮嫂子拎行李,便让妻子去买站台票。妻子举着一张站台票过来了,对嫂子不冷不热地说:“让他送你上火车吧,我在外面等他!”说实话,我当时简直怒火冲天,心想:“你怎么不能买两张站台票,一起送嫂子呢?即便买不到两张,那你拿着这张站台票去送嫂子,也总比我去送好啊!你怎么不想想,我们回家时,嫂子是怎样送的呢?”
刚坐到候车室的长椅上,我的手机响了,是妻子发来的短信,“你嫂子收拾她的行李时咱们也没看,你赶紧打开看看她的包,有没有偷咱家的东西?”看完短信,我真想把手机摔个粉碎,然后冲出去给她两个耳光。
嫂子大概看我一脸怒气,赶紧安慰我:“夫妻过日子别太较真儿,相互忍让点儿。俺来这儿啥也不会弄,还给你们添了不少麻烦,你回去了替俺给她赔个不是,别给俺记仇哩……过年你们一家子还回去不……”听着嫂子的话,我的心犹如被无数条火鞭无情地抽打着!
嫂子一直生活在农村,对城里的生活是陌生的,妻子怎么就不能包容嫂子一些呢?为何如此不把嫂子放在眼里呢?将心比心,妻子怎么就不想想我们回老家时,嫂子是如何热情招待的呢?想着这些,滴血的心感到阵阵千刀万剐般的剧痛,愧疚、悲伤、心酸……
送走嫂子那天,看着火车渐渐消失在夜幕里,我一个已过而立之年的汉子,在站台上泣不成声,身边与我擦肩而过的人都在用惊异的目光看我……
寒泪孤儿是在千里之外的异乡通过网络对我讲述他的这段故事的,他说:“算是一种心理的宣泄吧,因为这些话,我确实无处可说,而憋在心里又非常难受。”我问他:“你妻子这样对待你的嫂子,或许是因为从小在城市长大,生活优越,被家里娇纵,以至于不会为人处事,不会与婆家人相处,不在意别人的感受吧?”他回答我说:“我觉得她是从心里看不起农村人。”
我想,这里面的确存在一个城乡差别的问题,不论生活观念还是生活习惯,她和嫂子都要有一个相互沟通和适应的过程,但与人相处,不论是家人还是外人,首先要怀着善意和诚心,懂得尊重和包容,学会感恩与感动,把自己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呈现出来,周围的人会感受到你的温暖,自己也会生活得快乐。
寒泪孤儿的母亲去世得早,他的嫂子如同他的母亲,所以他妻子和嫂子的矛盾,有些像人们常说的婆媳矛盾。在生活中,我们除了自己的小家,都还有两个由双方家人组成的大家庭,不论婆媳、姑嫂还是妯娌矛盾,其实大都是一些小事,但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生活质量,影响婚姻幸福,会让夹在中间的那个男人左右为难,给他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寒泪孤儿问:“有人能理解我们心里的委屈吗?”我说,其实“夹板”男人也可以成为妻子与家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我觉得在这件事你还是不要有太多的尤怨,如果你对妻子采取抱怨或者报复的态度,对改善她与你家人的关系没有任何好处,相反,你要和她多交流你的感受,让她明白她和嫂子都是你的亲人,你不希望她们任何一方受委屈、受伤害,要让妻子感受到你对她的爱,如果她不是那种天性不善良的女人,相信她会逐渐知是非明事理的,会因爱你而爱你的家人,从心里真正接纳你的亲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