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伤害 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

(2007-09-18 16:30:20)
标签:

情感故事

    8月17日,我的采访手记《到哪里去找那么好的人》发表后,在读者的反馈中,有人表示质疑,问我,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故事,它的意义何在?面对这样的疑问,我表示理解,一篇文章被质疑是正常的,我从来没想过要栏目里的文章被所有的人都喜欢和接受,每一篇只需那些多少有过此种经历的人看得懂,有共鸣,让那些还没有类似体验的人,能从中有所感悟也就够了。

 

“这是一个很单纯的感情故事,如水般的纯净,淡淡地温暖着人心……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那种内敛而克制的美。”这是我在《到哪里去找那么好的人》结尾说的一段话。我想,如果你也曾经历过那样的青春岁月———你涉世不深而生活却危机四伏;如果你也像我一样听过那么多女孩讲述因为爱的冲动而伤痕累累的故事,你一定会明白我选择那个故事,以及本篇这个故事的用心所在。

 

我们的爱情,在相遇之前,就被命运设下了重重障碍,注定要一路坎坷

 

四年前,我遇到了韩,我没有想到自己的一切会因为这个男人而改变。

 

我的母亲是一名教师,父亲是某品牌手机石家庄地区的代理商。15岁那年,我中学毕业,说什么也不愿继续升学。父母多次和我谈话,最终拧不过我的任性,放弃了劝说,家里经济条件一直不错,我年龄还小,出去找工作也做不了什么,于是我就到父亲的店里上班了。

 

两年以后,我褪去了当初的稚气,变得精明能干,在工作中独当一面了。

 

2003年元旦,那天是我的生日,我穿上新买的裙子,搭配了一双细高跟的鞋子,在店门口下台阶时,我不小心一个踉跄摔了下去,就在这时,身旁有个男人非常有力地一把拉住了我。就这样我看见了韩,他目光平静而温和,与他四目相对,我的心几乎要跳出来了。缘分,就这样突如其来降临了。

 

而关于最初的相遇,韩说,事实上,那天他是来店里应聘的,我摔下去的时候,他刚好走到门口,我下意识地顺手抓住了他的领带,为了避免被我勒死,他不得以才拉了我一把。

 

我不管,无论怎样,我坚信自己的版本,爱情,总要有个浪漫的开始,不是么?

 

然而很快我就沮丧了,那年韩20岁,却有一个小他一岁订婚已经五年的未婚妻!

 

他家在石家庄郊县的乡下,在那里,孩子们长到十五六岁,家里就会为他们张罗相亲,所谓订婚,就是在媒人的介绍下,家长领着两个孩子,互相见面,如双方都觉得合适,就由男方出几千元订金,女方回赠一床被褥,就算订了婚约,几年后,孩子们长大些,就依约结婚。

 

这样的订婚极其简单,基本上都是家长们的一厢情愿,至于孩子,十五六岁,根本就像木偶,任凭摆布,懂什么感情?

 

韩订婚五年,除了例行公事的礼节来往,他和她形同陌路,连喜欢都不曾有,何况爱?而父母则絮絮叨叨地催促他结婚结婚,他受不了,选择了逃离。

 

这一逃,他遇见了我。

 

如果说韩先前的逃离,是为了躲避,那么遇见了我以后,他想到了反抗,为了名正言顺地追我,他要退婚,不想背负脚踏两只船的骂名,更不愿亵渎我对他的爱,他说,那对我不公平。

 

就这样我们的爱情,在相遇之前,就被命运设下了重重障碍,注定要一路坎坷。五年来,逢年过节给女方的财物,加上几千元的彩礼,将近两万元钱,如果韩退婚,按照习俗,女方分文不会归还,韩的父母经不起这样的损失,何况两家大人关系一直不错,如何开得了口?

 

但我相信韩,我愿和他一起面对压力,我还年轻,我愿意等。就这样我们的感情一直拖延下去,一年、两年、三年,韩二十三岁了,

 

在乡下,他的同龄人都做爸爸了,家里终于将他和她的婚期定在了十一月。

 

没有什么比这更能表明我们相爱的决心了,为他,我可以放弃一切

 

秋天,眼看韩的婚期越来越近了,他每天坐立不安,终于我们鼓起勇气和我父母谈了,想从我父母那儿得到支持。

 

父亲应允了我们,可是,有三个条件:第一,为保证他们独生女儿未来的生活,韩要在我的名下存十万元存款;第二,在石家庄市区买一套房子;第三,女儿太小,25岁以后才考虑结婚。

 

是啊,我才20岁,刚够法定结婚年龄,我理解父母的苛求,他们是在为我的终身幸福着想。可是韩的父母为他的婚事已经在乡下盖好了房子,并且订婚期时,又给了女方彩礼钱,哪还有能力在市区买房?何况他们急于抱孙子,怕夜长梦多,肯定不愿意等,五年,何其漫长啊!

 

种种因素,韩在家人的软硬兼施下辞职了,我打他手机,接电话的是他妹妹,从某种意义上说,为了隔离我们,他被软禁了。

 

韩的婚期在一天天逼近,我的恐慌也在一天天加剧,权衡再三,带着最坏的打算,我孤注一掷,决定去拜访他的父母,此一去,或许是好言相劝,或许是恶语相向,毕竟,这样的举动,恐怕不是好人家女子的所为,在农村,女孩子找上门去,多少让人有些看不起吧?

 

可我顾不了那么多了,一切的指责和嘲讽,我愿意承担。

 

韩的父母比我想象中开明得多,他们表示如果我不要钱和房子,并且不改婚期与韩结婚,他们愿意成全我们。准确地说只是换新娘,因为,离婚期只有半个月了,韩仍迟迟不去办结婚证,怕他变卦,父母早已向亲朋好友撒了请柬,所以婚期是无论如何不能变了,经过商议,韩打算让女方把彩礼钱买成嫁妆拉到他家,再和她摊牌。因为想要回现钱,是不可能的了。

 

希望终于又向我们露出了笑脸。那天,背着他父母,我没有回城,在韩的新房里,在他和她的婚床上,摆放着他们结婚用的被子、毛毯,红红火火的,炫耀着她的幸福,在属于她的那个位置,我把自己交付给了他。

 

天知道,这究竟是对她的讽刺还是我的悲哀?

 

可是在当时,没有什么比这更能表明我们相爱的决心了,为他,我可以放弃一切。

 

我们的幸福,快要回来了。韩说,我不会负你。

 

第二天我回到家,因为一夜未归,我母亲开始怀疑并防范我,一天24小时看守着我,中断了我和外界的联系,这一次,我被软禁了。十一月初八,是韩大喜的日子,我在卫生间吞了一瓶安定……

 

等我醒来的时候,一切已经太迟了,没有了我的消息,韩无法和家人交代,他,娶了她!

 

我是怎样的心痛和无奈。上天给了我们希望,但那只是一个美丽的泡泡,命运轻轻一口气就将它吹破了。

 

这场人仰马翻的爱情,要结束,必定要有陪葬

 

婚后韩依然来找我,母亲对我已无能为力,我明知不可以再和他见面,却控制不住想见他,我无权指责韩食言,他爱我,我也爱他,只是中间夹着一个隐形的她。我们爱得很辛苦,我自欺欺人地安慰自己,虽然举办了仪式,但他们没有结婚证,在法律意义上,韩仍旧未婚。

 

他给我买了很多花,告诉我,总有一天,他要让我幸福。我的眼泪流了一脸,认识他以后,我总是哭,就像黛玉前生欠了宝玉一世甘露,要用一生的眼泪偿还。我送他玉佩,想起乡下他的“妻子”,心里满是罪恶感。

 

我无法戴他送我的戒指,无法和他穿着情侣装逛街,无法和他十指相扣,在阳光下的人群里行走,我和他,只能隐在众人之外,偷偷地,像黑暗里的影子。

 

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会冲他吼,你滚!你只是我的路人!滚回到她的身边去吧!我不想和你偷情了!韩总是捧着我的脸掉眼泪:“我会让你幸福的,总有一天,我会给你幸福!”

 

男儿有泪不轻弹啊!

 

三个人的爱,究竟谁是谁的第三者呢。

 

关于她,韩说,她从小就没了母亲,父亲的粗暴和继母的冷淡,造就了她粗俗无礼的性格,面对韩的漠然,她动辄破口大骂,继而大打出手,每次吵完架就回娘家长住不回。

 

我的愧疚因此减轻了许多,这样一个没有教养的女人,他怎么会爱她?她又怎么值得他爱?这段感情中,她才是第三者啊!爱情,从来没有先来后到可言。

 

韩说,他需要时机和她分手,是分手,不是离婚,他和她没有婚姻可离,我要他表明决心,拿她的婚戒给我作证。他做到了。

 

于是我安心等待。

 

等待中我怀孕了,当试纸上出现了两条红线,我打韩的手机,欠费。从来都是他主动联络我,我这才发现,除了偶尔的电话,他已经有半个多月没来看我了。

 

当我通过朋友打通他的电话时,他居然用着另外一个手机号。他支支吾吾地说,她也怀孕了。

 

我愤怒地将手机砸到地上,什么破玩意,信号这么差,通个话都听不清楚。

 

可是,真的没听清吗?他分明说的是,她也怀孕了!

 

怎么可能呢?他爱我,他不爱她!连喜欢都不曾有过!她粗俗!

 

无礼,野蛮,她没有教养,她长住娘家,她……她怀孕了!

 

这就是男人么?他明媒正聘娶了她,却拥着我口口声声贬低她,诋毁她,而她却有了他的骨肉!说什么要给我名正言顺的幸福,说什么不做脚踏两只船的负心人,却让她有了他的骨肉!一切不过是矫情的谎言。

 

忽然感到那么孤单。

 

或许应该赤裸裸地杀到他家,让她知道我的存在,拆穿他的谎言,可是,如此,我便痛快得意了么?他是我曾经不惜生命爱过的男人,她,失去了母亲没有亲情,再失去他就没有了爱情,而我呢?伤害,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

 

他一直以为我是一个心思柔软而简单的女子,却忘了,真相是会杀人的,是的,这场人仰马翻的爱情,要结束,必定要有陪葬,那是一个生命的代价,不是她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而这两个,都是他的孩子。

 

婉儿说,一直喜爱《人生采访》,因为它很感性,很温暖。所以想到把这个故事讲给我。

 

她说,这个故事发生在她朋友身上,而她目睹了整个过程。

 

她说,就在两天前,她的朋友离开了这里选择了远行,让她将这个故事交给我。她们希望通过这个方式,让那些落后的习俗有些许改变,让那些负心男人有些许惭愧,让那些痴情女子有些许顿悟。

 

我没有追问眼前的婉儿,究竟是不是故事中的她,我更关心的是故事本身。对于那个男人,似乎不能一味地指责他负心和背弃,他只是在现实面前,为自己挑选了一条更容易走的路,而当初的承诺不过是出于过程的需要,最终,为逃避现实他选择了失忆。而她爱的不可谓不真,不深,而最终为什么收获的是伤痛而不是幸福呢?如果面对感情,我们对人性多一些了解,是不是能让自己伤得不这么重?

 

这让我想起,这几年的采访手记中我用得最多的两个词应该是“理性”和“伤害”。在这样一个喧嚣浮躁的时代,理性说多了似乎多少有些不合时宜,尤其作为女人,太理性了可能会不可爱,但不理性却注定不会幸福。因为,生活本身从来都和你想象的不一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