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的孩子叛逆了吗?

(2008-05-30 14:25:16)
标签:

叛逆期

儿童节

育儿

分类: 冠淇宝宝

你的孩子叛逆了吗?

 

宝宝最近很叛逆,凡事都得依着自己的性子,动不动就发脾气。

老师让小朋友们把椅子摆放整齐,他偏偏把椅子高举过头,满屋转悠;

明明自己很喜欢吃的东西,他偏说:“我不喜欢吃这个”,小眼睛却盯着不放;

。。。。。。

 

终于有一天,老公忍无可忍,把宝宝带到了28楼天台,狠狠地教训了他。

其实老公心里也矛盾的很,只怕放任自流,溺爱了孩子。

老公的这一举措果然有效,

如今“28楼”已然成了宝宝的“戒棍”,轻易不敢碰触。

被挨打的这件事情,也从此成了宝宝的“口头禅”:

宝宝:“奶奶好!”

同乘一部电梯的陌生人:“哎,好宝宝!”

宝宝:“我真有礼貌!”

陌生人:“是啊,宝宝真乖。”

宝宝:“爸爸带我去28楼了。”

陌生人:“噢,去28楼干嘛呀?”

宝宝:“打屁股!”

      “拿安全带。。裤兜。。不是。。。是裤腰带揍的!”

      “我说再也不敢了,爸爸就好了。”

陌生人:“你爸爸怎么能这样啊?!这么好的孩子还要打啊?”你的孩子叛逆了吗?

盛载着所有人的同情与愤慨,宝宝得意洋洋地走出了电梯。

 

在孩子面前,父母们永远是输家。

为此,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供同样深受困扰的家长们参考。

 

“三岁左右的孩子,心理上进入第一个反抗期,处处跟你对着干来显法自己的能力,心理学上叫逆反心理。越是不让知道的东西,越想知道;越是得不到的越想得到;您越高压,他越反抗。如何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呢?1、大人不要采取粗暴行为和压服办法,要知道这样的孩子不怕压力。2、应看到逆反心理的积极因素。逆反心理在思维形式上是一种求异思维,恰是智慧的源头,是探术科学真理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家长应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发掘孩子的创造潜力,使其健康成长。”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大人不让做的他偏要做,大人让他做的他又偏不做,明明知道是对的却也不去做,明明知道是错的却偏要去尝试。孩子的“逆反心理”表现比较突出的两个时期是幼儿期和青春期,这期间有的孩子表现的逆反轻一点,有的孩子表现的逆反重一点,但这通常都是孩子自己无法控制的,正如他不能控制自己长高一样,他也不能控制自己的逆反,这是孩子长大成人的必经之路,是不可避免的。逆反是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必然要出现的心理现象,也是一个人在其心理发展和成长中的第一个“反抗期”。一般说来,孩子在一岁到二岁半的时候开始进入“否定的年龄段”,这个时间可以持续到六岁左右。在这个阶段,幼儿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对其周围世界比过去又有了一个新的不同看法,开始明确地意识到“我”是一个与其他人相独立的人,有自己的性格和感情,能够独自处理自己范围以内的事情。因此,这个时期的孩子对许多事情都有“自己来”的愿望,他们什么都要东西都要自己摸摸、自己碰碰,这个事情要自己来,那个事情不要你帮着做,他们希望自己的行为与活动不受到大人的限制和干涉。正是由于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活动范围都在不断提升,他们便感觉到自己对周围的环境和事物有了更强的控制感和认知感,于是对成人的指挥和安排表现出更大的选择性,最主要的是他有了自己的选择,比如,你叫孩子这样做,他可能反而那样做;你提醒孩子睡觉的时间到了,可是他偏偏不肯睡;你告诉孩子不要跳床,可他偏偏就是床上蹦来蹦去。孩子这时也会不时地对大人的权威发出挑战,经常挂在嘴头的“不!”,可以说是他的独立宣言,对大人的请求他会说“不”,对大人的命令他会说“不”,对大人设置的禁区他也会说“不”,甚至有时对大人提出来的所有的事,他都会说“不”,总之,他就只是要同大人对着干。”

 

“在人的成长历程中,通常要经过三个转变阶段,这三个阶段统称为逆反。第一个逆反期是三岁左右到五六岁,第二个逆反期应该是12、13岁到15、16岁,第三个逆反期是18岁左右到22、23岁。从理论上讲只要是在这三个逆反期的范围内,一个人无论他的性格、逻辑思维体系、习惯性思维,通常都是可以改变的,只不过随着年龄的增大,他需要所应用于改变的时间会变得越来越长。通常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如果在准确地了解他客观生活环境情况下,制定出系统的培育方案,也需要两年半到三年的时间才会起到培育的明显效果,也就是说才会改变他现有的习惯性行为或者是习惯性的外在表现。所有这些,我要告诉您的是都必须要有一个坚实的基础,也就是耐心和责任心。”

 

“一般来说,孩子有两个心理逆反期,一个是三四岁的幼儿,一个是十一二岁的少年。这两个时期都是孩子心理成长的关键期,正确处理好孩子的心理现象,是关系到未来孩子的性格和情感。三岁之前孩子在心理上处于与父母一体的状态,三岁以后,开始产生独立的愿望,当孩子感到受到限制时,就会产生反抗的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三四岁表现出反抗精神的孩子,更容易成为心理健康、独立坚强的人;而丝毫没有反抗表现的孩子,则往往在性格上趋于软弱和寡断。正确对待三四岁孩子的逆反态度是∶如果孩子的反抗是无理的,就让他明白这种反抗是无用的。如果孩子的反抗有理,比如他想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就应该让孩子去做,并加以肯定。渐渐地孩子就会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反抗,什么事情是无理取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