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特别喜欢破坏东西,姥姥家的新壁纸,他会找来螺丝刀上去捅一捅;SONY的高清DVD,他会塞进一张塑料纸;姥姥精心侍弄的花草,他会拽下一片片叶子,还要问问“真花,假花?”。。。。。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孩子的破坏行为,可分为无意破坏和有意破坏两种。1-2岁孩子的过失主要是无意破坏,这是因为孩子的脑、眼、手、足之间的协调不能一致,大脑分析事物的判断能力不够,以致判断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物体重量和体积的程度等方面不准确,这些无意破坏的行为是由于生理发展原因造成的,应该正确理解他们,不应责怪,更不应惩罚他们。
这时期的孩子也常常会发生一些有意破坏的行为,如孩子能叠起1-4块积木,搭好后,父母看了称赞他,而他也自鸣得意地拍手叫好,但突然之间他把叠高的积木推倒,还高兴起来大笑。有时成人为他折了一只纸鹤,他拿着玩弄得很起劲,转眼间他将纸鹤揉成纸团,扔来扔去地玩,这时大人生气,而他却玩得很开心。孩子为什么会有意破坏呢?原因有很多:
1、活泼冲动。他们毁坏东西往往是无心的,这些孩子往往精力过剩。
2、好奇。他们很想弄清楚某件东西的工作原理,还想看看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他们把它拆开来,并不想损坏它,但是不知道怎么再弄好。
3、不能控制情绪。他们还不会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感情。这样的孩子,往往是从大人那里学来的习惯。
4、不爱惜东西。孩子得到东西太容易了,就会觉得无所谓。
5、报复心理。少数孩子故意损坏东西,是想让别人知道他的厉害。如果有这种问题,绝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这可能是存在更严重心理问题的迹象。
家长要根据孩子的行为类型选用策略。
1、不要给孩子过多的玩具。
- 处理掉多余的玩具,扔掉或送人。
- 选择适宜的玩具,不要太过复杂。
2、约束过分好动的孩子。
-
在家里划出不允许孩子随便出入的范围,这样可以减轻你监督孩子的任
务,减少孩子闯祸的可能性。
-
易碎的东西放在安全的地方。
-
3、提供替代物。
-
如果孩子的求知欲特别强,你要帮助孩子把拆散的东西组装起来,或者允许他拆些旧东西。
- 给孩子一些需要动手的玩具。
-
启发孩子的创造性。收集废旧东西,允许孩子随意拆卸他们。
4、教孩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感情。
-
鼓励孩子说出心里的感受,给孩子示范怎样用适当的方法表达情绪。
一味地训斥孩子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分清孩子是有意还是无意破坏,对解决问题很有帮助。经我发现,对于玩具的破坏大多数情况下是有意破坏,原因是孩子的玩具太多了,并不珍惜。父母一定要注意,即使是特别小的孩子,也不要娇纵他,有一两种玩具玩就够了,不要频繁更换玩具。多带孩子出去走走,接触自然,顺便教他外界知识比总在室内玩玩具好得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