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疗大数据+智能穿戴设备,或许就是医疗设备的未来

(2014-09-12 15:07:28)
标签:

健康

it

                                         医疗大数据+智能穿戴设备,或许就是医疗设备的未来
         最近一两年来时间,大数据和智能穿戴设备是互联网上最火热的两个概念。但是,大数据本身引起的争议还很多,其如何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个未知数;智能穿戴设备,则娱乐性大于实用性,普及之日还未可知。而就在最近,两则与他们相关的新闻宣传引起了我的注意。一则是某机构挖掘和分析肿瘤大数据,为肿瘤的临床治疗和预测提供有力的科学根据;另一则是某公司正在研发可穿戴设备医疗,作为未来智能移动医疗的一部分。我想,如果把这两个设想结合起来,医疗大数据加智能穿戴设备,那这会不会是医疗设备的未来呢?
         记得小时候,有一种用瓷制小葫芦装的速效救心丸,是很多心脏病患者的必备之物,一旦发病,就服上几颗,可以拯救生命。这种小葫芦是救命之物,所以很多患者在外边一般都会事先向别人展示自己的“小葫芦”,倘若自己失去动手能力,旁边的人可以迅速的从发病者身上找到药物给发病者服用。而在十几或者二十几年前,陆续出现过一些以磁疗表、磁疗内衣为代表的老式医疗保健穿戴设备。这些老式医疗穿戴设备,噱头意义大于实际意义,需找心理安慰的作用更大,厂商骗钱的居多,但从实践角度看却也不失为一种探索。这两种现象,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小葫芦”,是治疗方法。病人的病情,属于大数据范畴。而老式医疗穿戴设备,能够进化到今天的智能穿戴设备,并且货真价实的话。那他们三者结合到一起,组成智能医疗穿戴设备,可能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怎么结合呢?我们不妨设想一下。首先应该说明的是,这种智能医疗穿戴设备是在医院之外对用户自动进行实时医疗监控和保护的设备,与医院常规医疗设备有很大的区别。我们在智能穿戴设备的功能中加入多种医疗检测手段,既然智能手机上可以安装测心跳的APP,那加入医疗检测手段在未来并不是难事,只是检查内脏情况等稍微复杂的功能还需研究。穿戴设备与存有各种疾病大数据的数据库进行连接,将穿戴设备通过医疗检测手段随时或定时对用户检测出的结果与大数据对比,然后进行分析,应该能得出用户的身体状态。穿戴设备根据用户的身体状况,向用户或者用户的家人、监护人显示用户的身体健康级别,一旦有超出预警级别的现象,则发出预警,以便使用者能及时做出应对。或者,设备与医疗机构的紧急救助部门连接,以便医疗机构随时对一些医院之外的病人或潜在病人做出反应。这样,一些有疾病隐患的用户甚至身体正常的用户,假如在野外、出差、旅行以及居家生活中,一旦身体有病变或其他紧急状态发生,那这种智能医疗穿戴设备有可能会发出奇效。
         据媒体报道说,2013年下半年以来,“苹果公司就开始招募在医疗传感器领域内的顶尖精英加入iWatch团队,并试图将无感知血液检测技术应用到可穿戴智能设备上,以实现医疗检测技术和健康监控指标在移动智能终端设备上的无缝连接。而另一巨头谷歌,也对外宣称将积极备战可穿戴设备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但这两种尝试还尚未引入大数据理念,所以医疗大数据+智能穿戴设备的医疗设备组合前景还很广阔。
         当然,这种设备还有以下难点需要解决:第一,智能医疗穿戴设备厂商与大数据机构如何合作;二,智能医疗穿戴设备厂商如何取得用户的信任;三,智能医疗穿戴设备厂商如何最大限度的避免“误诊”;三,智能医疗穿戴设备厂商如何与医疗机构合作。如果这几点能够解决好,智能医疗穿戴设备会有一个很光明的未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