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假成“假打”,马云空遗憾

(2013-05-06 13:53:08)
标签:

it

                                          打假成“假打”,马云空遗憾
       近日,即将卸任的马云对淘宝假货痛心不已。他说,“我想了很久,我一直在想什么事是我离开CEO以后会非常遗憾、后悔,该做没有做的事情。”他表示,淘宝成立10年来,唯有假冒伪劣产品让其最为痛心:“十年来让我最痛心、最难过的是,每次买家说我们在上面买到了假货,卖家说我们的产品在你们这儿受到了侵权,其实淘宝是最大的受害者。”
       马云的痛心是真实的,因为假货会摧毁看似繁盛的淘宝的根基。但马云也许不太清楚为什么打假这么难以进行,假货为何“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认为,从淘宝内部机制来看,打假措施形同虚设,导致打假屡屡成为“假打”,应该是马云痛心疾首的根本原因。
         淘宝有着很仔细的奖惩措施,比如《天猫分则》第29条规定对会员的一般违规行为进行以下处理:“商家因一般违规行为,每扣12分即被给予限制参加天猫营销活动7天、向天猫支付违约金1万元的处理。”这样的话,违约金——扣分——投诉——差评这个逆向利益链形成,也就是说有差评就有可能投诉,有投诉就有可能扣分,有扣分就有可能扣卖家的违约金。这看似保护买家的条款,却在无形中催生了另一个行业——专业刷好评师和专业刷差评师。专业刷好评师,一个劲的说好,坏也成了好;专业刷差评师,好也成了坏。如此这般,假亦真来真亦假,哪里分得清真假好坏?
      这并非我的主观臆测,在网上搜搜“差评师”这个关键词,你会发现其中的猫腻。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2012年11月20日的现代金报报道说,“杭州7名恶意差评师被捕,个别人3天获利近万元”。他们的利益从何而来呢?绝大部分是敲诈勒索店主得来的。如果不满足我的要求,那就“差评”、就投诉,很多店主为了息事宁人,只得交“保护费”。假如不交的话,估计淘宝官方就得罚款了,更加得不偿失。
     这样的奖惩措施之下,真正的假店可能因为涮足了人气成为漏网之鱼,而有的店铺则因为没交保护费被打错了。这样的话,只要肯花钱,卖什么都可以,反正好评是可以刷出来的,而差评是可以花钱删除的,只要不惹网络黑社会,就平安无事。在不正常的奖惩条例治理之下,在一大批网络黑社会的保护之下,淘宝官方在无意中也成了帮凶。所以,假货才越来越多。
      我估计,到现在马云也不知道自己的淘宝为什么假货越来越多。因为,他的打假大都成了“假打”,所以才会“空余恨”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