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视,电视观众为乐视网的版权包袱买单?
9月19日,乐视网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进军电视机市场,并将推出乐视TV超级电视。同时,乐视网发布公告,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进军电视机市场,推出自主品牌电视机的议案》,公司将通过控股子公司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开展乐视TV相关的产品研发、设计、运营及销售等互联网电视业务,12个月内对乐视致新增资不低于1亿元,未来9个月内完成产品推向市场,1~2年内,项目投资额约为5亿~15亿元。(9月21日证券时报)
视频网站乐视网要卖电视机了,这无疑要比土豆、优酷合并更加具有吸引力。虽然这一“概念性”的产业转型在电视行业互联网化这一领域具有开拓者的意义,但拨开所谓投资多少的迷雾,我感觉所谓的超级电视在目前无非是乐视网寻找解脱的一个工具——让电视观众为乐视网的版权包袱买单的一个工具。
的确,传统电视厂商卖的是硬件,也就是电视,一般与播放没有直接关系;而乐视网加入电视生产销售这一领域之后,为电视生产商的环节加入了一块崭新的内容——播放。简而言之,消费者购买了乐视TV超级电视,也就购买了具有乐视网络内容收看权的电视。乍看上去,这很诱惑人,因为不必缴纳有线电视收视费用就可以看电视了。在“分散作战”的广电系没有认识到团结作战优越性的现状下,乐视楔入的这个超级电视在产业前景上真的很有前景。不过,这些是经济学家所考虑的事情,而我们要说的,则是乐视TV超级电视与消费者之间的实质意义。
我很奇怪,乐视网已经与CNTV合作,但他宣传自己超级电视的招牌却是自己的版权优势——“拥有超过90000集电视剧、超过5000部电影,购买了国内播出的影视剧超过70%的独家网络版权,囊括影视行业中超过95%的热播剧。”而并非是CNTV的品牌和政策优势。看来,乐视网的着重点依然是在自己的版权上。但是,这些版权的概念是什么呢?2011年到2012年,中国电视剧版权价格经历了“从火焰到海水”的变化。从2011年初到2011年11月,网络独播剧的版权涨了15倍,剧集最高价格一路飙升到180万每集,一部普通的二线电视剧,就要上千万的费用。而2011年年底之后,剧集版权费用一路下滑,用搜狐视频影视版权中心总监马可的话讲,“今年(2012年)一线剧集的网络版权价至少下跌一半,去年(2011年)湖南台的剧(确定在湖南卫视的剧),单集价格在百万左右;但就这个月,价格已跌至单集三四十万。二三线剧集,有的以很低的价格被版权方收购,有的根本没有市场”。一时之间,电视剧集版权费用大降。版权费用大降对于当下来说是绝对的好事情,但对于之前花高价买来版权的人来说,这又属于有苦说不出的事情。而很凑巧,号称在版权方面拥有绝对优势的乐视网,就在版权价格最高峰时期下了血本。
据相关数据披露,
2011年前三季度,乐视4.2亿超募资金已使用的3.84亿中,其80%主要用于版权购买、投拍影视剧。而2011年全年,据乐视网2011年度财报显示,乐视网2011年度仅版权费用就增加了7.98亿元。看来,乐视网的版权指出主要集中于版权价格高峰季节。按照这个数据以及电视剧版权价格下降的比例看,乐视网的版权价值在2012年已经大大的缩水。而在2011年度,乐视网实现营业收入5.9856亿元,其中,版权分销收入为3.56亿元。要知道,2011年是版权价格顶峰年,所以他的版权分销收入才会那么高。而到了2012年这个版权价格谷底年,他的分销收入还会那么高吗?版权分销价格也是随市场价格波动的。水涨船高,水落船就搁浅了。所以,按照广告收入+版权分销收入生存的乐视网,在遭遇了版权价格下降、版权价值缩水的情况后,必须做出改变。
那么怎么做出改变呢?版权价格走低将是未来数年内的趋势,想在价格上做文章已经几乎不太可能。那么,想办法把这个版权包袱的重量分担出去一部分是最好的选择。所以,在普通电视上加入网络内容、让购买者多花钱买电视进而推出自己的超级电视产业,就成了目前乐视网的选择。因此,在我看来,所谓超级电视,无非是乐视网让电视观众为乐视网的版权包袱买单的一个工具而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