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移动设备市场,英特尔的前景不容乐观
特尔4月12日上午在北京宣布,将与本土互联网巨头腾讯成立一家“联合创新实验室”,双方将基于英特尔与诺基亚发起的meego操作系统平台、英特尔移动互联网处理器平台凌动开发跨平台的互联终端。腾讯首席架构官
steve郑现场说,“我们将投入巨资、研发人才,推出竞争力的互联终端,尤其是移动设备。”这是腾讯首度以策略联盟的形式进军全球移动互联网终端市场。此前,谷歌与微软等全球互联网及软件巨头已经涉足。(4月12日第一财经)
进军移动设备,英特尔真的动真格的了。
早在3月22日,“英特尔表示,英特尔高级副总裁兼超便携事业部总经理阿南德·钱德拉塞卡尔(Anand
Chandrasekher)已经离职。在过去十年里,阿南德主管迅驰移动平台并获得了巨大成功,但最近的的Atom芯片却不尽人意。英特尔公司执行副总裁兼英特尔架构事业部总经理浦大地(David
Perlmutter)在声明中说,英特尔依然对Atom业务满怀信心。在英特尔Atom业务即指超便携集团。浦大地说,‘为了保证用户在智能手机上拥有最佳体验,使之运行在英特尔架构上,并在今年推出一款手机,我们将继续投资该业务。’尽管如此,Atom离大成功还很远。Atom芯片曾在上网本上流行,但随着平板电脑的上市,上网本渐渐走弱。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Atom芯片不敌ARM架构芯片。”
阿南德·钱德拉塞卡尔这位功勋卓著的老臣被赶下台,这表明英特高层尔对目前进军移动设备的战果是相当不满意的。也许在英特尔看来,阿南德·钱德拉塞卡尔已经过时了,所以他必须要走。当然,这也预示着英特尔有了一个新的开始——战略转移的开始。看来,英特尔是打算下大力气在移动便携设备攻城略地了。不过在笔者看来,进军移动设备,英特尔的前景实在是不容乐观!
与英特尔这个超级巨无霸相比,英特尔在移动设备市场的对手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简直是不值一提,可就是这个“小弟”,却占据着手机处理器90%的市场份额、上网本处理器30%的市场份额、平板电脑处理器80%的市场份额,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便携设备市场的英特尔”。随着智能手机的推广,移动设备市场已经成为即将超越传统PC市场的另一个增长点,进入这个市场是英特尔必须要做的选择。
但是,英特尔面临的障碍很多,有技术上的,也有政策上的;有的是可以逾越的,有的却很难解决。
与ARM架构的芯片相比,Atom芯片的能耗过高,几乎不适合与完全依靠电池提供电力的移动设备中,比如手机。正如市场研究公司IHS
iSuppli分析师弗朗西斯·赛德科(Francis
Sideco)所言:“如果没有ARM,具有目前智能手机处理能力的设备的尺寸将与计算机相当。”试问,谁会、谁能把一个硕大的电脑样式的手机“绑”在腰里?这简直是一个笑话。当然,这种技术上的障碍是可以克服的,而英特尔也正在尝试这样做,“英特尔计划今年推出一款在能耗和性能方面可以与ARM架构芯片相媲美的芯片”。不过,这需要时间,市场和厂商相互适应的一个过程应该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一项自恃强势的英特尔有这个耐心吗?
ARM有一个很奇怪的合作方式,那就是“不自己生产芯片,向其他公司许可芯片设计。ARM开发的只是芯片内核,许可客户可以增添其他组件,构成完整的片上系统。”这很显然更加符合反对垄断、开放式的技术潮流,尤其是在对英特尔厌恶至极的欧洲地区,同时,这种运作方式也非常受那些崇尚个性的移动设备厂商的欢迎,毕竟他们可以添加自己喜欢的东西。而英特尔呢,他在这个授权方面大概不会有这么大的自由空间吧?我想,苹果等厂商选择与ARM合作并不是偶然的。
暂且不考虑苹果这个大客户,单看ARM的另几个客户——德州仪器、高通、三星,他们几乎垄断了移动设备行业。直接的结果正如有国外媒体报道的一样:“英国芯片制造商ARM
Holdings
PLC生产的芯片已经成为全球手机和平板电脑芯片的制造执行标准,包括数码相机和磁盘驱动器在内的其他数亿台电子产品也都采用ARM架构芯片。”英特尔要打败ARM,就必须要拉拢这几位大佬。可他凭什么去拉拢这些行业巨头呢?靠他横行于PC行业的“威逼利诱”吗?想必很难。同时,既然ARM
已经成为一种标准,那么软件制造者的开放方向必然会指向ARM,那么,Atom即便想要进入这个市场,可软件开发者这一关又怎么过呢?
英特尔在欧洲乃至世界反垄断者的眼里都不是一个讨好的角色,想要克服这种种困难,并非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炒掉阿南德·钱德拉塞卡尔又有何用?据说现在英特尔的股价与多年以前乃至上世纪90年代持平,资本市场的巨大压力让英特尔无所适从,看来只有进军移动设备市场了,不过说心里话,英特尔的前景实在是不容乐观。除非,他把ARM收购了,问题是没人答应啊!有人说英特尔陷入瓶颈,我看他的确是卡在了瓶子里,憋得喘不过气来,虽然想极力挣脱,可脖子太粗,想从瓶子里挣脱出来真的还有待时日。即便搭上腾讯这个伙伴,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前途,毕竟腾讯对这个也没有什么经验,所以都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