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评惠普事件之七:

(2010-04-19 16:06:24)
标签:

杂谈

                       我评惠普事件之七:
                                           让中国用户满意?这不符合惠普的“雄心”
          (我的人民网专栏地址 http://it.people.com.cn/GB/8219/117592/117593/index.html   
      继本周一在质检总局召集下,惠普和维权团完成第一轮交涉后,昨天双方又完成第二轮交涉。惠普致函维权团希望提供消费者联系方式,“以便解决问题”。维权团昨天回函惠普公司表示“惠普仍在回避现实”。维权团组织者称,“在没有彻底解决方案出来前,维权团不会提供消费者信息。”(2月26日新京报)
     惠普想要绕过律师直接与用户接触的想法是很强烈的,因为这符合惠普的战略。那么,在目前惠普的指导思想下,惠普与中国用户的“和解”会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呢?消费者的想法或许会很乐观,但我却略有悲观,因为在我看来,惠普目前的计划中,让中国用户满意这一条并不在其中。
     最新一期的《福布斯》封面文章《雄心勃勃的惠普》介绍了惠普当前面临的市场形势和公司内部管理的问题:“惠普CEO马克·赫德(MarkHurd)自2005年4月成为惠普CEO以来一直以削减成本著名。公司2004财年就达到800亿美元销售收入。此数字自并购康柏电脑(CompaqComputer)4年多时间几乎没有多大变化。2009财年的收入达1150亿美元,也即前5年年均增长为7%。在此期间的净收入年均增长18%,为77亿美元,而本财年一季度又猛增25%。所有进展得益于大幅削减成本,以及对象半导体芯片这类大规模采购进行标准化,推行对每笔收支认真负责的严格管理制度。赫德一直觊觎IBM在金融和石油勘探咨询业务,软件和客户数据运营上形成的市场份额。”
      看这篇文章,里面通篇没有提到惠普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可见,与惠普的长远规划相比,中国用户对惠普的诉讼仅仅是“小打小闹”,并不值得一提。但是,我却读出了惠普长期以来坚持并将继续坚持下去的一战略落思想:最大限度的削减成本。与这个战略思想相比,符合中国用户想法的解决方案无疑会加大惠普的运营成本,这是惠普难以忍受的。并且,面对做为传统“夕阳产业”的PC业务,惠普不会在上面下过大的“注”的。毕竟,惠普的业务重心早已经转移,他的目标根本不是利润更小发展更没前途的PC。想想IBM当年把PC的包袱甩给联想你就能明白我说的道理。
     惠普的问题机在中国究竟有多少?这难以统计,但在近日我了解了一个组织很松散的维权团体,他的QQ群包括了6000多人,这还只能算是冰山的一角。惠普很明白自己的问题机卖出去多少,如果让难以计数的中国用户满意,那对惠普来说是难以忍受的。您也许会问,那惠普为何要去公关呢?这个问题很简单,惠普的公关是广告性质的,即能消除不良影响,又能起到广告效应,何乐而不为?至于满足用户的要求,那个代价未免太大了。
     直接与部分消费者接触,这无非是惠普想要削减成本的一个招数,而让
让所有的中国用户满意,这不符合惠普的“雄心” 
     说这些,我没有别的目的,我只是想告诉中国的消费者:我们很可悲,我们不能对惠普抱有任何幻想,稍一松懈,我们就会成为牺牲品!人不能太乐观,太乐观了会容易失败。
     让中国用户满意?这不符合惠普的“雄心”。与惠普的战争,一切才刚刚开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