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游戏不应承担全部社会责任

(2005-12-01 10:36:58)
分类: 报道
网络游戏不应承担全部社会责任
2005年11月13日,我国著名数学家、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文俊院士与郑哲敏、王守武、郭慕孙、林群等五位两院院士在北京联合签名倡议社会应该“关注网络沉溺,保护上网成瘾的青少年”。
据今日《新京报》报道,此次活动的发起者张春良在近几年调查了全国各地260多家网吧,搜集了700多因沉溺网络游戏而产生的伤害事件。今年10月,他在出版的《在网路上狂奔》一书中就记录了13岁天津男孩张潇艺因沉溺网络游戏《魔兽世界》而跳搂的悲惨事件。同时,他获得张潇艺父母的许可,将于下周对该游戏的开发商美国暴雪公司提起诉讼。与此同时,他已经得到20多个家庭,63位网瘾少年家长的授权。下一步,他将针对网络游戏产业进行一场集体诉讼。参与此次活动的王守武院士直接将网络游戏比成“鸦片”。按照他的观点,网络游戏中存在杀PK、决斗等暴力事件,这些东西将从精神上“毒化”青少年。
有关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有260万名青少年不同程度的对网络游戏有成瘾的情况,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近来也络绎不绝。无可否认,由于青少年自制能力较差,不免沉溺于网络游戏中的虚拟世界。但如果要网络游戏开发商或运行商去阻止青少年游戏或用社会强制力将其视为“电子鸦片”、“精神毒瘤”也是有失偏颇的。
记得去年有媒体报道,西南林学院2000级学生刘某因感情问题,从昆明市西山森林公园的著名景点“龙门”石崖跳下自杀,刘某的家人起诉学校,要求学校赔礼道歉并承担精神损害费5万元。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认定学校无过错。
虽然天津男孩张潇艺因网络游戏而自杀,本身是一件悲剧。但是,网络游戏运营商及开发者却不应该承担所有责任。如果说因为网络游戏中存在PK等事件就可以将其视为“电子鸦片”的话,笔者不禁要问:我们的电视节目中何时没有过打打杀杀?如果仅仅将张潇艺的自杀事件归咎于网络游戏,请问,这样做,合适吗?难道张潇艺所在的学校、张潇艺的家庭就不应该承担相应责任?与因感情问题而自杀的刘某相比,难道张潇艺因为是玩网络游戏自杀,就要归罪于网络游戏,而刘某的自杀就是咎由自取?我们的教育,我们家长的观念,我们的学校体制,难道都是无懈可击的?
笔者去年在长沙时,曾与一位正在就读高三的朋友闲聊。谈到为何沉溺于网络游戏时,这位朋友对笔者说,其实沉溺于网络游戏主要原因还是希望逃避现实。家长、老师的大部分注意力只是集中在学习成绩上,平时学习紧张,也不可能与朋友经常沟通。而网络游戏中,自己可以寻找同伴,去体味不一样的人生。
网络游戏所带来的问题是新的社会现象,我们无法逃避,无法抹杀,只能面对。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仅仅依靠规范网络游戏运营商或者一部分人的倡议,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近年来因网络游戏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应该足够引起我们的学校、家长们深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