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手足口病瘟疫惊魂红点中国育儿汶川地震 |
分类: 我爱我戛 |
这一天,还有三个多小时就要过去了。惊魂未定。先从头说起。
一大清早还在睡梦里,就被母亲的惊呼唤醒:“你快来看看,戛戛脚底下怎么有红点?”
打了一个激灵,赶紧爬起来。这时候母亲已经抱着戛戛进来了,把他的小脚底擎给我看,果然,左脚脚跟处和右脚底靠近小脚趾各有一处小红疙瘩。母亲很显然绷着紧张:“是不是?”
没有在院子里招贴画上看到的那种疱疹模样,俺有些舒了口气,“不会吧?是不是硌的?”母亲摇摇头,“不会,他早晨一早起来没硌着呀!”
俺抱过戛戛,“来,伸舌头给爸爸看看。”戛戛不明所以,“我不,我要去客厅玩。”俺尽量温柔的对他,“戛戛,听话,爸爸給你检查一下,爸爸是董大夫。”戛戛伸出了小舌头。俺凑过去,就着晨光,定睛细看,心一下子提了起来。
母亲问:“怎么样?”
戛戛的舌头尖附近出现很多的小小红点,我记得前几天看好像没有这个。不会吧?!手足口病?怎么回事啊,戛戛得了手足口病!?
俺有点慌了,母亲也有点慌。怎么办?赶紧送医院吗?送哪个医院?
俺赶紧打开电脑,在等待漫长的开机过程中,又去看了看戛戛的舌头,没错,舌尖附近的确很多小红点,但也没有像宣传画上画的那么恐怖。摸摸额头,有点烫。电脑打开了,俺赶紧搜索“手足口病”,呼啦啦出来好几百条。
俺实在白痴,温度计以前都是戛戛妈来操作,在快速浏览手足口病发病症状、防治、送医等信息时,俺也顺便找了找温度计的操作和看法。以前尽管知道试温度前要甩一甩水银,但搞不清怎么甩?东找西找,终于整明白了。
费了些口舌说服了戛戛把温度计夹在腋窝下,五分钟后,拿出来,36℃多一点点。没发烧啊。我摸了摸自己的额头,再摸摸戛戛的,还是有些烫啊。
戛戛真的会是手足口病吗?俺还在浏览。咦,有的手足口病也不发烧,NND!怎么办?马上送医院?給幼儿园打电话通报?戛戛已经休学躲瘟疫好几天了。但手足口好象有2-8天的潜伏期。送医院的话就近可以送到儿研所,北京市指定的两所之一。
但万一不是呢?送到医院,这么一折腾,再传染上?而且戛戛的症状好像还不是很严重,脚上没有那种吓人的泡泡。嘴巴里除了舌尖附近那些很小的红点,没有像网上专家们描述的那种疱疹,而且精神头也很好...
母亲一直在一旁忐忑着。俺来做决定吧。
“先不送戛戛去医院,上午先在家里观察一下!先把戛戛和咱们的毛巾什么的都消消毒!”
于是母亲忙活了起来。巴斯。滚水。通风。
老婆现在在济南,明天才回来,鞭长莫及,没敢跟她说,空担怕。
俺来陪戛戛玩,玩围棋子摆斜线。时不时让他伸出舌头观察一下,再看看手和脚,摸摸额头。一直忐忑着。
......
午睡起来,已是三点了,戛戛还在沉睡,先摸了摸他的额头,咦!一点也不烫了,跟俺的额头温度一样,看看他的小脚,哈,脚上的小红疙瘩也没有了。
上了网,开始写《民俗中国》的导演阐述。歇一会儿,上网溜达,咦!地震?!北京某博友说自己刚刚经历了一场地震。这还有一个,两个...14:30,北京这有不少公司职员都跑到街上了,公司下午直接下班。真的有地震吗?昨天下午好像有一会母亲说有地震,我们当时还批驳她是过敏呢。
母亲也刚起床,我连忙问,“您刚才感觉到地震了吗?”“没有啊。不过我刚睡一会屋门在轰轰响,我以为是谁砸门,赤脚跑过去看又没人...”
去了新浪首页...大标题:四川汶川发生强震!
点击进去,新浪新闻中心。发现一条消息:今晚北京还有余震2—6级
天!6级地震的话可了不得,1976年唐山地震才7.8级。
赶紧让母亲打开CCTV新闻频道。正在直播...
跑到门禁处跟楼上几家邻居说了一下,让他们抓紧打开电视。跑回来,坐在电视机前,給手机里所有的北京的老师和熟人们群发了短信,请他们关注一下地震的情况。正发着,新闻主播说:今晚北京有余震纯属传言,不要轻信,要从主流媒体获取信息。NND!SINA新闻中心算不算主流媒体?但国家气象局也老放空炮,还抱怨设备不好。不管了,如果真是谣言就放心了。谁不期望平平安安呢?于是又把这个信息加进了短信。
天灾人祸的这个世界,平安是福。
晚上检查戛戛舌头,那些小红点点还在,看熟了,好像本来就有。也许,这些天里小孩出现类似情况,家长一定不要惊慌失措,只要不发高烧,先沉一沉,观察一下,搞清楚状况再做决定。否则慌里慌张送到医院又没事的话,搞得草木皆兵、天下大乱就不好了。
不多说了,被这些突发事件搅和了大半天,导演阐述只写了标题几个大字。
NND!瘟疫和地震,真真惊魂的5.12!
祈福吧!为我们的小家和大家。
今夜无眠。
前几天,戛戛亲自榨汁,除了削水果需要我,其他全能自理。
爸爸,你是家里的老大,你先尝尝。美的个我P颠P颠。
给爷爷留的,我再尝一尝。
更多精彩榨汁图片稍后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