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向度
(2011-07-13 21:38:22)
标签:
文学/原创雁西诗论文化 |
雁西
生活中很少谈诗,但不管谈或是不谈,她就在生活之中,没有什么值得炫耀,即使一篇传世之作,还应维护和保持其深博神秘的境界,诗,可以默不作声,但并不是没有发出声音。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或者说伟大的诗人,不可能置身于世界之外或诗歌之外.
为什么写诗?因为表达进入真实自然状态,生命里如影随形的许多细节没有办法删除,删除的疼痛不仅是诗歌的疼痛,更是诗人自身的疼痛。尤其许多细节是诗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生命中至纯至重至上的许多细节就是诗歌的真容和诗歌的藏身之地。
诗人敏感,时常体会到的某些急促、紧张的压力,是诗人的压力也是每个生命面对的压力。在这样的日子,生命和诗都是一种幸运,而神和诗人共享这份无人知晓的世界和幸福。
诗歌和音乐,我认为只是艺术的两种形式,或者说是二件外衣,关键是谁去穿怎么穿或穿在谁的身上。在许多时候,诗歌和音乐是一对情人,不分男女,更不分彼此,是灵魂的知音,即使相隔千重山万重水,还是可以听见彼此心跳的节奏和声音,互相感应天涯比邻的意境。这样的时候,诗歌和音乐气息相通,灵性互动,既是诗歌即是音乐,音乐即是诗歌,真实与神秘的状态使得内心一片亮光。在这片亮光里,我看见了音乐气节,也看到了诗歌躯体,随性自然的亮光,使得生命和诗歌披上了神的光。
好的诗歌该是怎样的?是文字密码,但不应该仅仅作为文字密码,更不是思想之外的东西。文字密码故然深不可测,有着超然严格的程序,或只有一个人或少部分人甚至不可破释,或有着一种不可侵犯的神圣。这里暗含了诗歌的崇高和神性,但如果无门而入或反锁自我,这种诗歌或文字密码便会成为一个人的王国,我理解或欣赏的诗歌状态可以是文字密码的形式,作为通向诗歌精神内核的钥匙,但钥匙却是人的心脏。诗歌如果是思想之外的东西,我无法想象思想之外的世界是怎样的世界?没有思想的世界,是自由的世界,也是灵魂飘忽不定的状态,诗人或诗歌没有思想,只剩下诗歌躯体,和常人并无异样,那诗歌存在何用?
无论诗歌身体在暗处,还是行走在明处,她应该充盈着思想和灵光,否则黑暗将覆盖生命的全部。我喜欢的诗歌是在最深的暗处看见一片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