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幸的光环

(2006-09-01 11:11:10)
    前段时间把江口洋介的代表作之一《急诊室24小时》第一缉到第三缉都看了。

对江口洋介的好感是从《白色巨塔》开始的,虽然早看过他的《东京爱情故事》,但在《东》里的江口,恰恰是我最不待见的轻浮男人。《白色巨塔》里的江口,人到中年,沉稳有力,在我的观感里尤如脱胎换骨。赶紧去找他以前的作品,一看才发现,早在1998年《急诊室24小时Ⅰ》里,他饰演的近藤一生已经是《白色巨塔》里的里见修二的模样了,同样的寡言、坚定。这两个角色从性格到气质可以说是连续的统一的。《急诊室24小时》三缉,第一缉是1998年作品,第二缉是2001年的作品,而第三缉则是紧接着《白色巨塔》之后2005年的作品,通过这一系列的作品,江口洋介在民意调查中被称为“最佳医生代言人”,就是近藤和里见这两个人物的影响力——技术高超,个性冷静果断,责任感极重,拥有能让病人全身心依赖的面孔和气质,堪称完美之人。

完美之人能动人吗?完美之人还是人吗?应该是神吧?!

在看完《白色巨塔》时,我是怔怔不知所思所想,或者说,我不知道该喜欢谁,懵了。我究竟该喜欢“人”呢,还是喜欢“神”呢?
 
“人”是唐泽寿明饰演的财前五郎,技术精湛的外科医生,野心勃勃,霸道张扬,为了获得权力不择手段,但其出发点是:争夺权力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获得更大的自由和更多的有所作为造福患者的空间。这样的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不少,他们总是让我们感觉复杂,既敬佩又害怕。其实,我们也知道,权力应该落在他们手上,要不然就会落在那些一门心思只为满足一己之利的小人手上,虽然他们比起好些小人来说显得更冷血更严厉更铁腕更让人窒息。

“神”就是江口洋介饰演的里见修二,财前五郎的同窗和同事,医术高超的内科医生,与财前五郎有着完全不一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处世方法,他个性内敛、沉静,有着圣徒一般的牺牲、勇气和忍耐力。他的超脱和境界,虽说对他人有极大的感染力,但,那都是常人难以企及的。

一般来说,对于占有道德制高点的人,我们常人都是敬畏有加,难以亲近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彼此的弱点和漏洞,是让彼此放松的诀窍,在各自的心领神会和体察包容中,享受一种秘而不宣的优越感,而这种享受是相互的。如果一旦你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个完人,那种压迫感和羞愧心一般来说会让你逃得远远的。就常人来说,完人的出现一般来说并不具有什么榜样的力量,相反,大多数人会因被迫榨出自己的“小”来恼羞成怒进而欲剿灭之而后快。从这个常理来说,完人只适合远远地观赏,就像我们通过电视剧来感叹近藤一生和里见修二一般。

我还是想问问自己:我为什么喜欢这两个角色?道德完美?这对于我来说显然不是理由。中年沉稳?这应该算一条吧。英俊?这当然是一重要原因。突然想起在《急诊室24小时Ⅰ》中打动我的一个小场景:近藤守在呈植物人状态的妻子身边,啃着一个面包。

我总是再三为英俊男人啃面包这种场景感动。这里面,有一种恰到好处的辛酸,对于女人来说可以恰到好处地释放母性。

突然明白了。这个英俊的道德完美的中年男人身上有一种凄楚的东西,或者是遭遇不幸(《急诊室24小时》,或者是处境艰难(《白色巨塔》);另外,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东西:他辛苦劳作但缺乏财富。这些匮乏,就形成了一个出口,把他因道德完美所产生的高压释放掉了。他因这个缺口让我们亲近了他。从这个角度讲,不幸是有光环的,它会产生阶段性的具文学化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追求幸福这一主旋律之外的一个美妙的插曲。我在青春期里的时候,经常有一个臆想: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英俊爱人送上一件亲手织的厚毛衣。现在我发现,这种臆想的本质其实一直没有改变过,而且很可能永远也无法改变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佩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