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的多角关系,估计最好不超过五角吧。如果超过了五角,那就显得太乱了,这有悖于“爱情”这个主题,也会冒犯观众的纯情审美经验。电视剧观众是一个很特别的人群,不管他们各自的生活方式生活经历如何,但他们对电视剧中的情感故事有一个严格的清洁的具社会主流意识的要求,也就是要求故事归向一般意义上说的真善美的结果;换句话说,不管多少角,最后都得摘清楚了,都得把那个“爱情”给摘出来才行;而且,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得摘出“永恒”这东西,所以说电视剧的结尾很多时候是要告别要残缺要死亡。
爱情——永恒,这是所有人的梦想。所有的人都梦想爱情是强有力的,能够千里迢迢步过漫长的岁月之旅。如果不是相爱而是错位的话,那么,作为单恋的主体或者客体,也都希望这种情感能够走下去,让神保佑自己能够持续不断地爱或者被爱。但是,不幸的是,我们既不能保证别人永远爱自己也不能保证自己永远爱别人。这很让人沮丧,后者尤其让人沮丧。
很少有作品从整体上描述这种沮丧。不好写也不忍写吧。电影尤其是电视剧几乎就不能写,因为它们面向的人群是不允许的。好在还有小说这个东西。举个例子说,比如弗朗索瓦兹·萨冈的《一月后,一年后》,她这部作品就是这样一部全面地写爱之无能、错位、沮丧和荒凉的作品。这个涉及了七、八角的单恋故事的结尾是这样的:贝尔纳跟若涩一起看着雅克,他说,“有朝一日,你不再爱他了;有朝一日我肯定也不再爱你。我们将重新陷入孤独之中。……若瑟,这是不可能的。我们都做了些什么?发生什么事了?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什么?”若瑟温柔地说,“不该这么想,否则会发疯的。”
而此之前的某次见面,萨冈写得很棒:“他们坐在一张椅子上,雨不停地下着,他们累极了。她对他说并不爱他,他回答说这没什么关系。平庸无聊的话使他们泪水盈眶。他们坐在协和广场面朝广场和车流的椅子上。城市的灯光像童年的回忆一样令人痛苦。他们握着手,他把自己那副充满痛苦的脸凑向她那被雨水打湿的脸。他们像热恋的情人一样接吻,因为他们是恶劣的生活中的两个典型人物,他们无所谓……他们也许真的永远都无法幸福,他们已知道这一点。他们也隐隐约约知道,这没有任何关系。是的,没有任何关系。”
他们接吻,拥抱,淋着雨,在人流和车流中把手交握在一起。他们像热恋的情人,只是像,但不是。他们之间可以相爱,也做了跟相爱形式上一样的动作,但他们并不相爱。这个时候,这一对男女,如果拍出来的话,很像电影和电视剧,但实际上,他们什么都不是,只是写进了小说里。对于这样的人物,读者看了,知道了,会心了,就不用去探究了,不要去想为什么,“不该这么想,否则会发疯。”
前一篇: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