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嘛,因为搬过好几次家了,我很是有点体会的。
如果按照我的碟柜的分类方法是这样的,大致按地区语种分类。欧洲一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法国的,然后是数量比较多的意大利、西班牙等,波黑、马其顿、土耳其什么的数量比较少,归置在一块。英语片一堆,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然后是亚洲片,华语片数量最多,其次是日本、韩国、伊朗、越南等。以上所说的是剧情片。另外分类上架的是纪录片、动画片、音乐片(包括演唱会),还有一些舞台剧什么的。在各个类别中,具体摆放位置是以导演为主,把某个重要导演的作品搁在一起,比如,法国,戈达尔、侯麦什么的;韩国,金基德的;日本,小津的;中国香港,王家卫的;中国台湾,侯孝贤的。等等。
影碟的归类方法在我看来比较合理实用,虽然其中夹杂着很多我还没有看的,但好查好拿。至少我觉得方便。
但我家的书不能这样分类了。
最大的分类是两种,一种是一直放在那里没有看的,也不知猴年马月会看,但总觉得自己一定会看的书。
还有一种就是这些年新买的,有比较大的把握近期会阅读的书。这类书,我会参照影碟的分类方式来上架。
其实,每次我把书分类上架之后,到找书的时候,80%的时候我都是抓瞎的。只好有劳右老师。右老师虽然不参与书的上架工作,但人家是火眼金睛,对着几个书柜上下一扫描,一会儿工夫书就拿出来了。
我想,这次还是我负责上架,以后还是他负责找书。这么多年都是这样,不会有什么变化的。
前一篇:专栏稿之《神赐女人力量》
后一篇:樱花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