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艾叨叨 | 说说群里孩子的困扰
原创 2016-01-29 李艾 亲艾的
前两天群里有个小孩很困扰。大概情况是,她的父母花了大价钱把她转到厉害学校,她跟不上学业,成绩差,妈妈埋冤她,老师不管她,同学看不起她,她很苦恼…

群里有了热烈的讨论……





也许群里我最老,看过的世界比较多,也许我有类似的经验,所以我有不太一样的看法,但害怕表达不清有歧议。
所以,还是写下来吧...
先说,班里的歧视问题。
我父母年轻时都是军人。虽然是广州人,但兵却没当在广州。我出生在一个广西边远的农村,开始在部队幼儿园,后来在地方小学上学。
为了我读书,母亲选择和父亲两地分居,带着我开始了漫长的回城之路…在那个年代,这就意味着得慢慢地把自己的工作从村调到县里,从县里调到市郊,从市郊调到市里...
我的每次转学,碰到和群里小孩类似的问题,乡下姑娘,连老师同学说什么都听不懂,别说学习了...
那时,老师并没有统一要求普通话,基本说方言。南方的方言,翻个山坡就听不懂了...
但,我是幸运的,我并没有怎么感受到歧视...也许是年纪小,没概念;也许是父母的教育起了作用。
从小我就被教育:人生而平等,无分贵贱。所以,我从来不会看不起别人,也不曾想过,别人会看不起我。
所以,脑子里没那个土壤。任何歧视的种子,在我这都生不了根发不了芽。轻轻的来轻轻的走,带不走一片云彩...
相对而言,比较难过的是,成绩一落千丈,基本属于落后分子了...
我的成绩,是到了广州城里的小学,快要考中学时,才追到了中等偏点上。
整个小学,我忘了转了几次学。按这个成绩结果,我到毕业,也没怎么翻身。
每转一次学,都是一次撕心裂肺…
代表着又要适应更激烈的竞争和不一样的口音了...
更重要的,是因为要和小伙伴们分开了…
嗯,也就是说每次转学我都交到了好朋友,不愿分开的好朋友…
事隔那么多年,仍然有几位在我深深的脑海里,虽然在通讯仅靠书信的年代,我们早就失去了联系。
还有几位老师,我保留着她们拥着我的照片,从照片上看,最起码不讨厌我...
印象当中,也有刚转学时被男生欺负的经历,怎么化解的已经记不清。但记得那会儿我基本上都是和同学们打成一片的。
我爱和同学分享之前学校的种种...
和城里的同学聊什么?
当然是那城里没有的风光,怎么拔芋头偷甘蔗,怎么在田间小路上骑自行车,哪些草能生吃,那些可以煮水喝...
那时的我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乡下妹子,皮肤黑口音土。我也不知道同学们有没嫌弃过,反而我有点可怜他们,怎么什么都没见识过啊…
总的来说,小学生活比较周折,但还是很愉快的...
当然,小孩子的世界会相对单纯,长大些就会不太一样。我运气好,初中开始已经完全融入城市了,所以不敢说中学生也那么容易对付。
这个世界有歧视,学校里歧视成绩差的,社会上歧视没钱的,网上歧视长得丑的...
关于歧视这件事,我是可怜那些歧视别人的人。
基本上这样的人自己本身不太健全,有着隐藏着的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的心态,所以要快速地站在某种高度上。
你看那些在商店里对着服务员颐指气使,或者给了点钱就把人使唤死的,都是些受过没钱的气,有钱了要找吧回来的可怜人。而且这种人通常是踩不如自己的,谄媚那些比自己强的,每天晚上回去,还得自己算算三六九等,很累...
当然也有人说,有些人就是让人看不上。懒蠢滑,所以所以成绩差,所以穷。
这是两件事。
因为这个人人品有问题,你可以看不上。但是不能反推啊,因为成绩差,所以又懒又蠢,这就是歧视!
对付歧视,打心底的可怜他,忽视他。如果特别严重,就要学会争取权利...这也是成长路上的一课。碰到严重欺压,一定要报告家长或老师,并留下证据。
必要时报警。
别怕把事搞大,这些人大多欺软怕硬。你硬气了,也就是欺压成本大了,他就要考虑会不会不值当了...
如果是老师不理不睬,那该麻烦他还是得麻烦他,别觉得丢人,这是老师该尽的义务。
学会不带情绪的坚决。是的,就是不要带着负面的,抱怨的,但态度上是坚定的。
这是我认为最有效的方式。
关于如何解决学校里的这些歧视现象,也欢迎大家多给意见。分享你们的成功经验。
也许你会说,这个世界是功利的,大道理听太多,来点实际的。
那来点实际的吧。
学习成绩和日后个人成就成正比吗?以同一个班同学来看,成绩好的同学就混得比较好?
如果这个"好"的定义是挣得多,地位高的话...
那真的不是!
这个你去问上了点年纪的。
都会告诉你,这,没有必然联系...
那么学习就不重要吗?
非常重要,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要说明这个,我们回到群里孩子的困惑。
我能想象在一个所有人都比你优秀的班集体是什么感觉。
有一年的夏天,我参加过一个类似科技小能手相当于奥数兴趣班这样得夏令营,你要问我在这个夏令营里有什么特长,嗯,我只剩腿特长了...
智力被碾压的感觉,我懂...这辈子都不可能追得上的感觉,我也懂...
我们才初中,这些人已经在聊高等数学了...
在这样的集体里,插不上嘴是一定的了。每个字都听得懂,但串在一起就不懂的感觉。
嗯,有点一言难尽…
但让我明白一个道理,这世上就有人是比你强,是你暂时或一辈子都追赶不上的。你得相信
有人是天才,有人智力超群,但偏偏不是你 这件事。
虽然我们仍然能愉快地交朋友。
但关于学业,我们还是各自努力吧!
结合我的这些经历,和我的小小人生体验。
学习真真的是非常个人的事。
关于小孩的困扰,偶像剧得这么写...
经过不懈的努力,成绩赶超班里的同学,让那些看不起你的同学刮目相看。
结局很美,听起来很燃...
但是,这不是现实世界啊。
现实是,很有可能,努力了,尽全力了,还是赶超不了啊。
如果是这个结局,如果这算个悲剧?那我已经悲剧了好几个学校了。
完全以成绩来证明自己,有点像以挣多少钱来证明自己似的。又从另一个角度承认了以成绩来分三六九等。(以上这段,可以把成绩改成钱,意思也还是这个意思)
人生是场长跑,学校里的成绩,只是一时,为了这一时,把自己活成悲剧,那也是有毛病…
人生才刚开始,咱真得往远了看。
如果要给群里小朋友最诚恳的建议。有以下几条:
1、找到学习的乐趣
我就是在那个夏令营找到数学的乐趣的,当一帮都爱学的人在一起,你也会耳濡目染地感受,融入,然后发现其中的乐趣。
是,我的水平无法相比,但这事就像你看了一场又一场NBA后,自己也想去打打篮球,并发现自己打也有乐趣。
一旦找到乐趣,你就发现,你不再那么在乎你有没比别人差很多,因为你只是想学,想进入那个奇妙的世界。
而这个学习的乐趣,将让你一生受益。
2、找到学习的方法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会让以后几十年的自学更加顺利。一定要记得,你的价值不是你付出的劳动,而是你的劳动的不可替代性。
所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技能和知识结构,就得靠学习。
当年IPhone 一出来就很成功了,但你想象下如果它不进步到今天的6,早就被取代了...
3、培养交朋友的能力
这世上大部分的工作是需要别人协作的,只有合作才能成大事。学生时期的感情更为单纯,但是否能交上好朋友,除了缘分也是能力。
什么样的人能是朋友,怎么相处,如何站在别人角度想问题,怎样不谄媚不居高临下平等交往...
这些都是需要去感受学习的。
想想那些成绩不是顶好的,毕业后却越来越好的同学,主要都具备以上能力。
这里好多道理,我也是三十岁之后才能懂,希望你们能懂得比我早些...
我不能说小朋友碰到的事,是件让人开心的事,特别是父母给了那么大的压力的情况下。
但是我们的人生,很多东西是没法选择,比如出生的地方,父母,自己的身体,有哪方面的天赋...毕竟老天给你发的牌,好好坏坏,也得该出牌出牌啊...
能把握的东西不多,那就努力把握自己能把握的。
有个小朋友说,找工作时,一个拿这三线城市不知名大学的文凭,一个拿着美国常青藤学校毕业的文凭,能一样嘛!
是没办法一样。但是,这不仅仅是个人努力的事了,这也是出生家庭的事了。
但,十年二十年后,你再看这两,也许又是另外的光景。
再说一遍,人生是场长跑。
但有一点一定是好的。困难在年轻的时候出现是好的。小时候多摔点,长大能走得稳当点...
最后,我想说,请一定要全力以赴…
全力以赴全心投入的感觉,请一定要尝试一下。滋味如何?
只能说一定不会后悔...
如果全力以赴后的结果仍不如父母所愿,那也请他们忍忍了,认了吧,怎样都是他们的孩子。
就像孩子也都认了,怎样都是自己的父母...

亲艾的
微信号:wananyichu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亲艾的”吧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