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8日,由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负责的“京津冀城镇群规划”落地,而国家发改委关于作为全国区域规划编制试点的“京津冀都市圈规划”也已完成。近期,京津高铁更是点燃了人们对京津冀规划的热情,未来京津城际高速铁路进入滨海新区后还很有可能延伸进中心商务区,届时北京至天津只需30分钟,120公里长的铁路线,即将把北京和天津及滨海新区连在一起。
在京津冀都市圈规划中,路网建设是都市圈发展的基础,目前,京津冀路网正在抓紧建设中。其中包括:北京市的机场南线、机场二通道、京津二通道、京承三期、京包高速北段、京平等高速路,西六环和京包高速公路(六环路至德胜口)等9条高速路都在动工兴建。与此同时,京津第三通道和京石第二高速的前期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路网建设中,京津城际铁路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一条重要快速通道,也是我国建成的第一条时速300公里的城际铁路。城铁将连接北京、天津,其中86%为桥梁工程,沿途设北京南站、亦庄、永乐、武清、天津等站点。另外,京津第二高速路北京段,全线贯通后京津之间高速拥堵的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
城市交通作为整个城市的骨架,沿交通线发展是城市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所以如何将交通、土地合理规划,从而影响房地产市场发展,就是人们热议的TOD模式,即以公交为主导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可以逐步引导城市发展由自由蔓延转变为多中心格局。TOD被认为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它的优势在于整合土地利用规划与交通系统规划,从而对沿线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
在京津冀都市规划中,TOD模式已得以很好体现。清华大学吴良镛院士在规划中提出,建设“新七环”的设想,即推动河北省和北京小城镇发展。具体为,将北京规划七环向外扩大到京冀交界处,将这些城镇作为新城镇发展点,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缓解中心大团的发展压力,加强与外围城市的交通联系。
在这其中,吴良镛院士提出,首都第二机场应选址在京津走廊,定在天津市的武清太子务地区。机场建成后,以其为核心,附近的廊坊市区、天津武清、北京永乐三地应统一规划,形成一个以第二机场为核心的现代航空城。这些都是规划中交通方面的最核心内容,也是TOD模式在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协调发展的理想模式。
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将会带动周边经济、文化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据了解,目前天津站周边的一手房房价已经达到10000元/平方米。在去年天津楼市的成交总量中,有相当比例是外地购房人群,其中不乏北京人来投资。这就是在交通的带动下,引导了买房人的投资方向。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不仅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最为关键的是,将会使京津经济一体化“提速”,是加快环渤海经济协调发展的最重要的跨地区的基础设施之一。
就京津冀来讲,京津城际、京包高速一期、京津高速第二通道、京平高速公路、京承高速三期将京津冀高速路网的形成变为现实,将为京津冀都市圈乃至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未来发展角度来看,都市圈有很好的发展基础,如果将北京的亦庄和空港开发区,天津的泰达开发区贡献的产值相加,一定是全国经济圈中较高的一个区域。
京津冀模式也在一些发达城市有了很好的尝试,日本的东京至横滨,韩国的首尔至仁川都是最好的例证,京津冀都市圈规划意义深远,值得期待。
http://www.houseguide.cn/picture/20085610412357.gif加快京津冀一体化》" />
文/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
尹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