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与收购]
中海2008年仍将百亿买地
3月20日,中国海外公司公告显示,2007年度物业销售创下223亿元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57.2%。2008年期望全年销售面积可达400万平方米、协议销售面积270万平方米,同时新增土地储备450万平方米。
集团主席孔庆平透露,公司今年的资本开支将达330亿元,当中150亿元用作现有项目发展;100亿元拟增购土地,另外80亿元用作支付去年购入土地之地价。
中海计划今年开工项目86个,面积约为900万平方米,预计完工入住53个项目,面积350万平方米。年初至今,于内地五个城市新增六幅土地,摊占权益合共为143万平方米,使集团总土地储备逾2300万平方米。
中海还拟逐步在主要城市加大投资物业的比重,以获得长期稳定回报,希望于2010年前投资物业盈利比重可占整体达20%。
“中国地产”近50亿重庆买地
3月4日,香港买家重庆江湾房地产有限公司以4.7亿将南岸黄葛渡一地块收入囊中,此后另外5家港资公司亦开始轮流上演“拿地秀”,7天内6家公司共拿下1012亩的土地。经过调查,这些拿地的公司,其幕后原系一个东家操控——中国地产集团。
中国地产集团(原名为太平协和),属香港富豪汪世忠旗下。2007年初,汪世忠将两个上海地产项目重新包装为中国地产集团,成功登陆香港市场,融资4亿美元。去年9月13日,汪世忠对外透露,以23亿元代价从重庆二级市场上取得2块地皮。去年9月29日,中国地产下的5间子公司顺利进入重庆。今年2月28日,汪氏旗下“重庆晓威”进入重庆,汪系重庆公司数量也增加为6个。今年3月4日,汪系公司以接近平均1天1块的速度,斥资19.68亿,以挂牌和拍卖的方式,一口气拿下6块土地。加上先前投入的23亿,汪世忠在重庆已投入资金42.68亿。
中国地产上市后,土地储备一直是其软肋。当时在招股时被认为是“有史以来土地储备最少的以内地市场为主的地产公司”。按汪的预想,2008年中国地产的发展目标是在建项目面积100万平方米,其中50%来自上海,其余来自重庆及北京。
[投融资]
栖霞建设解资金之困系于增发
3月18日,栖霞建设在股东大会上坦言,截止到3月底,预计一季度公司房地产各项目预销售收入将同比下降30%左右。
栖霞建设总经理江劲松则表示,公司并不考虑降价。换言之,除了还需等待增发方式外,公司缓解资金压力的办法暂时并不多。
中信建投报告提示栖霞建设未来发展的风险指出,该公司现有项目的开发计划投资总额约45亿元,公司拟公开增发方案是否能有效实施对公司经营影响较大。
招商地产准REITs信托产品
发行成功
3月16日,由建行、招商地产和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三方合作推出的“准REITs”信托理财产品在深圳成功发行。
该产品采取三方合作方式,委托方为招商地产,受托方为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建行作为托管银行和监管银行。招商地产将其位于宝安与蛇口工业区的若干商业物业未来的租金收益权,委托给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由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发起设立资产支持信托,并通过建行“干图理财”向机构投资者募集资金。产品期限2年,募集资金规模6.5亿元,是目前国内房地产金融领域最大的准REITs项目之一。
去年3月,华侨城地产就与工行深圳分行和中信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发行“准REITs”信托产品,利用租赁收益权直接融资6.5亿元。
中华企业8.7亿“卖崽”回笼资金
3月9日,中华企业公告称,将以8.7亿元的价格将公司所有的万泰大厦整体转让给上海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万泰大厦是中华企业于2006年10月以5.4亿元的价格竞买获得的。该项目位于上海市乌鲁木齐路470号,占地面积32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28747.16平方米。中华企业已对其进行了设计规划并已开工及投入,目前该项目正在续建中,预计2008年内竣工交付使用。
为加快资产周转,促进资金回笼,中华企业拟将万泰大厦项目整体转让给上海工投。
复地拟年内发6亿A股
3月10日,复地年报发布会表示,计划年内发A股集资,拟发行逾6亿股,暂无意向H股集资。去年复地的负债比率升48个百分点,至86%,主要基于配合A股上市而补充资本,以及母公司提供的17亿元股东贷款。该公司总裁范伟表示,来自母公司的资金属短期融资,若撇除这笔款项,负债比率将减少至50%水平。他还表示,现在复地持有逾23亿元现金,可能用于增加今年的土地储备。
上实发展定向增发获批
3月10日,上实发展公告称,公司定向增发方案获得了中国证监会的核准,根据该方案,母公司上实集团及两家关联公司共计42亿元的资产将注入到上市公司,进而为整体上市打下基础。该公司公告称,将向母公司上实集团,以及上实集团的控股子公司上实投资定向发行1.43亿股股票,用以购买上实集团持有的8家房地产类公司股权,及浦东新区上川路1111号的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向上实投资购买其所持有的6家房地产类公司股权。
富力地产希望两月内回归A股
3月,富力地产集团总裁张力透露,富力地产已提交回归内地A股的申请待审批,目前并不缺少资金。富力地产董事长李思廉也再次明确了富力地产回归A股的时间和决心:“富力已将所有材料上报,正等待证监会的最后批复,我们希望两个月内能回归A股”。早在去年5月,富力地产集团董事会通过回归A股计划;同年12月,李思廉公开表示:“年内富力肯定回归A股”。
广宇集团增发预期明显
近日,广宇集团发布了2007年业绩公告。年报显示,截至2007年12月31日,实现主营收入13.06
亿元,同比增长181%,实现净利润1.522亿元,同比增长67.69%,每股收益为0.67
元。
这是广宇集团在半年报利润亏损1564万余元从而备受投资者置疑后,迎来的一场不易的胜利。2007年资金畅旺,该集团也积极投入参与“打新股”活动中。年报显示,广宇集团用闲散资金参与股票一级市场,新股申购中签赢利900多万元,除尚持有中国石油外,其余股票已经全部售出。对此,有分析师认为,2008年该集团将有几个项目同时开工,资金应该相对比较紧张,2008年继续参与新股申购可能性不大。但据广宇集团内部表示,今年并不排除有继续拿地的考量。因此,有证券公司认为,目前广宇增发预期十分明显。
首创部署发40亿A股
部署发行A股的首创置业,预计近期提交有关申请,拟最早在今年下半年发行不高于40亿股A股。撇除未来发行A股而筹集的资金,首创今年在物业销售业务中,有望套现逾80亿元,加上以往向银行借入的长期贷款及手持现金约27亿元,预计即使无法赶及在今年内发A股集资,公司也不会面对资金困难。此外,首创财务总监罗俊表示,今年的到期贷款共23亿元,包括13亿元长期贷款,和10亿元一年期短期贷款,全数归还后将使负债比率由现时约35%进一步收缩。
[其
它]
万通地产创新独董制度
3月11日,万通地产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从即日起开展“新股东文化”,旨在加强公司治理、尊重中小投资者权益。冯仑此次颠覆了绝大多数上市公司一贯实行的由大股东提名独立董事的方式,邀请符合条件的中小投资者提名公司独立董事的候选人。此外,在分配方案提出制度、投资者关系等方面,“新股东文化”也有所创新。
此前,万通地产在业内向以战略领先闻名,冯仑亦首创了企业“反周期”概念。而在该公司的内部杂志中,冯仑一直坦言希望建立一个透明规范的内部治理体系。此次万通在股东文化建设上拔得头筹早有伏笔。然而,有分析人士认为,“新股东文化”推出时机恰逢地产融资环境空前严峻之时,上市地产公司再融资动议能否尽快获准放行,除需考量市况外,公司治理内功及在监管机构的信用记录遂成第一定夺标准,万通地产此举值得玩味。
本栏目信息由《楼市》、《楼市·天津》、《郑州房地产》、《南京楼市》、《山西房地产》、《武汉房地产》、《长沙房地产》、广州《南方房地产》、重庆《蓝筹地产》、《长春房地产》联合信息发布。
(排名不分先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