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宏观因素助长房价攀升

(2007-08-02 14:13:44)
标签:

房产/置业

作者:文|本刊记者 杜瑞峰 周筠 图|李铁峰
 

http://www.houseguide.cn/picture/200772410321349.jpg宏观经济走势变化引发的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市场零售、贸易、工业、物价、金融等方面的变化都会对房地产市场形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根据2007年5月本刊市场研究部的监测数据显示,近半年来,北京房价涨幅步入有史以来的最快期。自从去年第三季度始,北京房价涨幅迅猛飙升,截至2007年4月,北京热点板块平均房价为10788元/平方米,同比上涨30.4%。其中,仅2007年一季度,热点板块平均房价为10145.94元/平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就上涨了28.6%,与2005年一季度相比,上涨48.6%;环比去年四季度,上涨6%。成为历年来北京市房价上涨最快阶段。
业内人士指出,造成北京房价飞速上涨的原因中不可排除近半年来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看好和近年来楼市宏观调控失效这两大因素。

宏观经济成为楼市双刃剑

7月,记者从北京市统计局了解到,根据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2001~2006年期间,我国住宅投资年均增长26%,住宅施工面积年均增长20.5%,而住宅销售面积年均增长18.8%,5年内投资和施工面积增幅比销售面积增幅分别快7.2和1.7个百分点。
同时,据记者采访获悉,五年来我国GDP稳步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1月统计数据显示, 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20 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全年农民纯收入和城镇人口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和11%。
“2000年,我刚从学校毕业时月薪才2000元,根本无法计划买房一事。但最近几年,随着单位的效益越来越好,我的年薪已经在10万元以上,终于在2006年10月实现了我的置业梦想。的确,作为IT行业,我们公司的业绩与国家宏观经济的快速增长密切相关。”在中关村某IT公司工作的张枫如是表示。
与此同时,北京以朝阳公园板块、燕莎板块、东四环区域等为代表的高档楼盘聚集区也在近几年内迎来投资热潮。记者日前从东四环某高档公寓销售处获悉,2006年该区域楼盘销售金额达到数十亿元,其中,以投资为目的已经超过50%。
“根据经济学基本原理,房价上涨与宏观经济形势利好成正比本无可厚非,但是在我国尤其是北京、上海、深圳等房地产发展速度较快的重点城市却看到,房价上涨幅度已经超过宏观经济和居民收入水平上涨幅度很多,这就造成了部分城市出现了房价虚高这一现象。而在这种现象下,楼市一旦受到宏观经济利空影响就必将会呈现不良反应。”长江商学院教授周春生指出。
记者以今年国家统计局发布2007年一季度统计数据时间变更为例,佐证了周春生的观点。4月19日,预定的发布时间为上午10点改至下午3点,使股市内部分房地产股操盘手认为国内宏观经济发展出现问题,导致了沪深股指大幅下挫,也使沪市房地产值数下降192.19点。
对此,地产业内人士苏文表示,总体来讲,宏观经济是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母体和温床,会在多方面影响房地产;宏观经济走势变化引发的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市场零售、贸易、工业、物价、金融等方面的变化都会对房地产市场形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他说:“宏观经济向好,社会消费能力就会不断提升,而这必然促进房地产行业的飞速发展,反之亦然”。
由此可见,宏观经济已经成为影响楼市发展的双刃剑。国内经济的持续走好,拉动了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了未归还房贷占据GDP总值的份额趋高,为此政府部门对楼市展开一轮又一轮的宏观调控,以期能给“虚火上升”的楼市“降温”。

宏观调控越发收紧 房价上涨愈演愈烈?

为遏制房价上涨过快,自2004年以来,我国建设部、发改委、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等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已经先后多次对楼市实行宏观调控举措,从2005年中旬的“国八条”,到2006年6月的“国六条”,宏观调控政策越发细化和收紧。2007年伊始,政府更是针对我国现有宏观经济形势先后颁布并实施了“加息”、“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但是正如大家不愿看到的那样,房地产市场价格走势并没有因各种政策的出台而下滑。
虽然进入2007年后,北京高档房市场交易遇冷,很多楼盘交易量大幅下滑,但是房价却并没有因此而下降,根据《楼市》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近半年,房价上涨已经达到了最快期。
以6月开盘的北京立水桥区域某小户型楼盘价格为例,6月9日,该楼盘正式对外销售均价为7500元/平方米,而仅仅10天后,北京市建委网站显示该楼盘售价为8000元/平方米,其十天涨幅即达到6.7%。而据北京市统计局5月出具的数字显示,2007年第一季度北京房价涨幅为9.7%,与国家于今年年初提出的“房价涨幅不超过5%”数字出入颇大。
对此市场现象,北京市建委决心按照2007年3月北京市“两会”精神加大限价房供应力度,并结合目前北京楼市现状将部分经济适用房回购作为第一批廉租房上市供应,以落实“国六条”关于增加保障性住房的要求。
对此,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认为,在宏观调控政策屡次出台且呈现越发收紧的前提下,北京等房地产发展较为迅速的重点城市的房价之所以还在继续走高,是因为此前的宏观调控重点没有落到解决供需矛盾之上。
“但是限价房政策未必是解决房价上涨过快的良方”董藩分析指出,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不完善在于保障对象难以界定或没有界定,因此,单纯增加中低档住房的供给仍会出现往年那种,经济适用房被投资者大量购买而真正低收入人群无房可买的局面,从而将低收入人群的购买需求推向市场,进一步增加商品房市场需求,从而推涨房价进一步上扬。
对此观点,周春生表示赞同,他认为房价概念被“平均价格”概念长时间误导,导致相关部门认为增加低价位住房便能“平抑”房屋市场价格,殊不知平均价格涨幅的回落并不意味着商品房尤其是高档房价格的回落,因此靠低价房上市拉低均价这一做法的初衷存在偏差。
据记者了解,目前北京正在大规模开发的限价房属于政府监管下的保障性住房,其价格的制定均依据周边商品房价格而定。以6月底刚刚面市的清河限价房地块为例,其周边新开盘楼盘价格均已经超过10000元/平方米,按照限价房价格制定标准,该地块限价房价格将低于周边房价15%~20%,即为8000~8500元/平方米,但是该区域2004年房价仅为5500元/平方米左右,由此不难看出,即使限价房价格较同区域商品房价格略有下降,也难逃脱“水涨船高”之势。
就目前市场情况来看,除上述保障性住房政策效果甚微以外,国内房地产市场交易违规行为仍较为严重,其中又以二手房违规操作最为明显;而统计数据的缺失、失真和市场信息的公开化问题也成为助推房价上涨的重要因素。
虽然针对以上问题,北京市建委于2007年6月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抽样入户住房需求调查、国家八部委开始对全国30余个房地产一、二线城市进行为期一年的抽样市场审查,但是无论从审查的时间考虑,还是从审查的方式上看,要想通过此类审查或入户调查摸清市场现状、了解实际住房需求从而以增加有效供应、治理市场违规行为,达到平抑房价的目的仍旧很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