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本刊记者 杜瑞峰 黄平
图|台启森 《楼市》58期
与写字楼如今的萧条景象相似,亚奥大多商铺亦呈现不温不火的态势。在此前提下,奥运利好对区域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再度遭到质疑。在奥运利好的带动下,亚奥诸多商铺缘何陷入经营困局?随着奥运会的日益临近,未来奥运利好是否能成为该区域商铺市场发展的“兴奋剂”?
亚奥商业游离在奥运边缘
6月1日,记者自北苑路开始,由东向西,沿慧忠北路向西进行实地探访。首先映出眼帘的是,位于沿慧忠北路东侧逸园的底商,只有三四家店铺开业,其他大部分都空着。
再往西,记者来到位于大屯路和安立路西北角的第五大道。据了解,该项目自2004年开业以来,一直勉强维持经营。6月1日下午1:30,记者在第五大道一层看到,靠近电梯右侧的“黄金摊位”已经撤租,整个商场冷冷清清。当记者到租售部了解相关情况时,租售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着跟一位女士签订租赁协议。当这位女士签完协议走出租售部时,记者对其进行了采访。通过沟通获知,该位女士叫陈露(经对方要求,为化名)。
记者:您是否已经在第五大道租了商铺?您认为,在亚奥什么业态,前景会比较好?
陈露:是的。我觉得应该运动、休闲方面的业态。因为,我对整个区域进行观察时发现,亚奥的餐饮业可以说是比较发达的,但其他一些享受型的业态则比较稀缺。据我了解,目前仅有一家钱柜KTV,其他休闲娱乐设施非常少。就整个区域来看,居住人口较多。而区域的休闲娱乐设施很难满足人们在周末或晚上的消费需求。
记者:您主要看好该区域的什么特点?
陈露:奥运会的举办是一方面因素,但毕竟奥运会只有十几天的时间,它所带给区域的消费需求是短暂的。所以,我之所以在此租铺,是因为,我比较看好该区域商业的稀缺价值。虽然现在不温不火,但我相信未来是有发展空间的。
从第五大道出来,记者随即来到位于大屯路的金泉广场。根据规划,金泉广场一期为6万多平方米的商业街,具体分南北两条独立的商业街,南侧沿着大屯路,北侧沿着北小河路,都是南北朝向,分别在整个地块的南北两侧,建成后将是目前亚运村规模最大的独立式商业街。
6月1日下午2:30,记者到达家上生活广场售楼处。与第五大道的一幅萧条景象相比,家上生活广场则显得繁荣许多。售楼处内,几组客户正在跟销售人员洽谈合作。然而,当记者问及具体的租售比例时,“忙里偷闲”的销售人员称,“这个目前还不方便透露”。
此情此景,人们多认为是商业不发达地区的正常表现。然而,却很难想象,如果再有百万平方米的商铺集中供应,该区域的商铺市场又会是何种景况?
“空城”导致亚奥商铺“空撑”
随着奥运会的日益临近、道路、交通及绿化的逐渐完善,亚奥板块越来越被各界人士所看好。而该区域未来再度出现商铺集中供应的可能,恰恰说明开发商依旧看好该区域未来的发展前景。而租客的“热情”则说明,他们同样对区域表示看好。然而,就在亚奥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之时,区域内商业的经营状况却未见有所改观。《楼市》博采众议之后认为原因不外乎以下四点。
首先,区域居住功能使然。从区域的功能定位来讲,从早年的亚运村发展至如今亚奥,整个区域一直以居住为主。而居住区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即白天大家都上班出去了,只有晚上和周末在,所以,造成了居民在区域内消费的系数降低。而不像传统的商务局,如CBD、金融街和中关村,任何时段,区域内都拥有充足的人流。
其次,经营业态欠缺特色。就经营业态而言,亚奥板块较具特色的是餐饮。然而,由于区域的辐射力较差以及受交通状况的影响,这里的餐饮很少吸引市区中心的人流到此消费。其客群,主要以当地的居民为主。所以,目前亚奥的餐饮配套,可完全满足区域的消费需求。
基于此,接受采访的多位专家一致认为,餐饮业在亚奥已基本饱和。而其他业态又普遍欠缺经营特色。以第五大道为例,其主要经营业态为服饰。而人们在对服饰的消费上往往容易形成消费习惯,比如有的人爱去西单,有的人爱去王府井、国贸,还有的人喜欢去双安商场或当代商城,等等。可以说,这些区域会分流相当部分亚奥的服饰消费需求。所以,在这个区域经营服装,经营惨淡是正常的。
再次,商业定位欠准。定位决定成败,是房地产开发亘古不变的法则。然而,就位于亚奥板块丽水桥的明天第一城的商业,虽然销售上红红火火,但其前景却令很多业内人士为之担忧。“整个社区的总体量为50万平方米,光商业部分便占去了1/5,即10万平方米。可以说,这是个极不协调的比例。虽然开发商有意打造一个‘亚奥商业中心’,但其说到底,还是社区商业。而社区商业对周边的辐射力非常有限,并且,其经营业态也应以满足社区居民的日常消费需求为主。从这一点上来讲,其商业定位是有待推敲的。”某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业内人士如是评价。
综上,可见亚奥商铺目前存在的顽症。如上顽症是否会随着奥运会的举办,而不治自愈呢?
休闲娱乐业或将点燃亚奥商铺“旺火”
“通常情况下,商业的运营会遭遇两个困难时期,即前期招商竞争期和开业培育期。这一问题,亚奥商业同样会面临。由于近两年亚奥商业出现的阶段性供应高峰,所以,在2006-2007年,应该是该区域商业所面临的招商竞争期,可以看到,目前很多项目均面临较大的招商压力。”戴德梁行商铺部高级经理张家鹏说。
张家鹏进而认为,就目前亚奥区域的状况来看,该区域商业所面临的开业培育期将出现在2008-2009年。“至于亚奥商业是否能安全通过这两个困难时期,一要看政府的规划及扶持力度;二要看该区域产业的发展速度。”张家鹏强调。
在记者问及什么样的业态在亚奥更具发展前景时,张家鹏与李林先一致认为是休闲娱乐业。即,正如前面那位陈露女士所提及的,该区域的商业应充分考虑到区域的功能定位,以满足人们忙碌工作之余的自我释放需求,适度发展休闲娱乐业,如影视、体育、KTV、酒吧,等等。就亚奥不同类型商铺未来的命运而言,张家鹏认为,未来亚奥板块发展较好的商铺应为项目底商。张之所以作出如上判断的理由是,“亚奥区域的居住属性,决定了未来以满足人们日常消费需求的项目底商的竞争力更强。而大型集中式商业及商业街,受区域人气的影响,其发展前景将不容乐观。”
与写字楼如今的萧条景象相似,亚奥大多商铺亦呈现不温不火的态势。在此前提下,奥运利好对区域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再度遭到质疑。在奥运利好的带动下,亚奥诸多商铺缘何陷入经营困局?随着奥运会的日益临近,未来奥运利好是否能成为该区域商铺市场发展的“兴奋剂”?
亚奥商业游离在奥运边缘
6月1日,记者自北苑路开始,由东向西,沿慧忠北路向西进行实地探访。首先映出眼帘的是,位于沿慧忠北路东侧逸园的底商,只有三四家店铺开业,其他大部分都空着。
再往西,记者来到位于大屯路和安立路西北角的第五大道。据了解,该项目自2004年开业以来,一直勉强维持经营。6月1日下午1:30,记者在第五大道一层看到,靠近电梯右侧的“黄金摊位”已经撤租,整个商场冷冷清清。当记者到租售部了解相关情况时,租售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着跟一位女士签订租赁协议。当这位女士签完协议走出租售部时,记者对其进行了采访。通过沟通获知,该位女士叫陈露(经对方要求,为化名)。
记者:您是否已经在第五大道租了商铺?您认为,在亚奥什么业态,前景会比较好?
陈露:是的。我觉得应该运动、休闲方面的业态。因为,我对整个区域进行观察时发现,亚奥的餐饮业可以说是比较发达的,但其他一些享受型的业态则比较稀缺。据我了解,目前仅有一家钱柜KTV,其他休闲娱乐设施非常少。就整个区域来看,居住人口较多。而区域的休闲娱乐设施很难满足人们在周末或晚上的消费需求。
记者:您主要看好该区域的什么特点?
陈露:奥运会的举办是一方面因素,但毕竟奥运会只有十几天的时间,它所带给区域的消费需求是短暂的。所以,我之所以在此租铺,是因为,我比较看好该区域商业的稀缺价值。虽然现在不温不火,但我相信未来是有发展空间的。
从第五大道出来,记者随即来到位于大屯路的金泉广场。根据规划,金泉广场一期为6万多平方米的商业街,具体分南北两条独立的商业街,南侧沿着大屯路,北侧沿着北小河路,都是南北朝向,分别在整个地块的南北两侧,建成后将是目前亚运村规模最大的独立式商业街。
6月1日下午2:30,记者到达家上生活广场售楼处。与第五大道的一幅萧条景象相比,家上生活广场则显得繁荣许多。售楼处内,几组客户正在跟销售人员洽谈合作。然而,当记者问及具体的租售比例时,“忙里偷闲”的销售人员称,“这个目前还不方便透露”。
此情此景,人们多认为是商业不发达地区的正常表现。然而,却很难想象,如果再有百万平方米的商铺集中供应,该区域的商铺市场又会是何种景况?
“空城”导致亚奥商铺“空撑”
随着奥运会的日益临近、道路、交通及绿化的逐渐完善,亚奥板块越来越被各界人士所看好。而该区域未来再度出现商铺集中供应的可能,恰恰说明开发商依旧看好该区域未来的发展前景。而租客的“热情”则说明,他们同样对区域表示看好。然而,就在亚奥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之时,区域内商业的经营状况却未见有所改观。《楼市》博采众议之后认为原因不外乎以下四点。
首先,区域居住功能使然。从区域的功能定位来讲,从早年的亚运村发展至如今亚奥,整个区域一直以居住为主。而居住区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即白天大家都上班出去了,只有晚上和周末在,所以,造成了居民在区域内消费的系数降低。而不像传统的商务局,如CBD、金融街和中关村,任何时段,区域内都拥有充足的人流。
其次,经营业态欠缺特色。就经营业态而言,亚奥板块较具特色的是餐饮。然而,由于区域的辐射力较差以及受交通状况的影响,这里的餐饮很少吸引市区中心的人流到此消费。其客群,主要以当地的居民为主。所以,目前亚奥的餐饮配套,可完全满足区域的消费需求。
基于此,接受采访的多位专家一致认为,餐饮业在亚奥已基本饱和。而其他业态又普遍欠缺经营特色。以第五大道为例,其主要经营业态为服饰。而人们在对服饰的消费上往往容易形成消费习惯,比如有的人爱去西单,有的人爱去王府井、国贸,还有的人喜欢去双安商场或当代商城,等等。可以说,这些区域会分流相当部分亚奥的服饰消费需求。所以,在这个区域经营服装,经营惨淡是正常的。
再次,商业定位欠准。定位决定成败,是房地产开发亘古不变的法则。然而,就位于亚奥板块丽水桥的明天第一城的商业,虽然销售上红红火火,但其前景却令很多业内人士为之担忧。“整个社区的总体量为50万平方米,光商业部分便占去了1/5,即10万平方米。可以说,这是个极不协调的比例。虽然开发商有意打造一个‘亚奥商业中心’,但其说到底,还是社区商业。而社区商业对周边的辐射力非常有限,并且,其经营业态也应以满足社区居民的日常消费需求为主。从这一点上来讲,其商业定位是有待推敲的。”某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业内人士如是评价。
综上,可见亚奥商铺目前存在的顽症。如上顽症是否会随着奥运会的举办,而不治自愈呢?
休闲娱乐业或将点燃亚奥商铺“旺火”
“通常情况下,商业的运营会遭遇两个困难时期,即前期招商竞争期和开业培育期。这一问题,亚奥商业同样会面临。由于近两年亚奥商业出现的阶段性供应高峰,所以,在2006-2007年,应该是该区域商业所面临的招商竞争期,可以看到,目前很多项目均面临较大的招商压力。”戴德梁行商铺部高级经理张家鹏说。
张家鹏进而认为,就目前亚奥区域的状况来看,该区域商业所面临的开业培育期将出现在2008-2009年。“至于亚奥商业是否能安全通过这两个困难时期,一要看政府的规划及扶持力度;二要看该区域产业的发展速度。”张家鹏强调。
在记者问及什么样的业态在亚奥更具发展前景时,张家鹏与李林先一致认为是休闲娱乐业。即,正如前面那位陈露女士所提及的,该区域的商业应充分考虑到区域的功能定位,以满足人们忙碌工作之余的自我释放需求,适度发展休闲娱乐业,如影视、体育、KTV、酒吧,等等。就亚奥不同类型商铺未来的命运而言,张家鹏认为,未来亚奥板块发展较好的商铺应为项目底商。张之所以作出如上判断的理由是,“亚奥区域的居住属性,决定了未来以满足人们日常消费需求的项目底商的竞争力更强。而大型集中式商业及商业街,受区域人气的影响,其发展前景将不容乐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