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之后的特奥思维
(2008-10-15 02:04:27)
标签:
水立方门票杂谈文化 |
这些日子北京有两个票子成为了难事,被媒体接二连三暴光。一是水立方参观门票现场不卖,要买非得跑到十几公里之外的工体去买,结果是让黄牛党大发横财;二是新开通京津高铁的北京南站,只有到车站去现买票才能坐高铁,全市遍布的数百个火车票售票点不给提前代卖,结果是从北京到天津高铁仅用26分钟,想买上票坐车至少得提前两个多小时。
卖票的事儿现在来说其实是太easy不过了!遍布城市各个角落象卖牛奶一样普及的代售网点,加上计算机电脑联网,马达加斯加如果能举办奥运会的话,门票都不愁卖在中国卖不出去,区区一个场馆的参观卷、火车票何以难倒卖票的人?!
奥运会的成功不仅让我们中国人脸上增光,而且也让北京人实实在在得到了环境改善、秩序井然、服务便利的实惠。但是奥运会过后顷刻之间,空气脏了,路变堵了,河水变浑了,无照摊贩出来也没人管了……似乎奥运会闭幕,所有城市的管理者们都回家睡大觉觉,而可以置复生的杂乱而不管不睬。
奥运会成功之根源,除了全国人民给予的巨大投入支持之外,最关键的是所有的参与组织筹备者全身心地、意无反顾地、竭尽全力地、发动智慧脑筋地去投入这项于国之大事。所以我们才能够给世界以惊喜和奇迹。在“无与伦比的一届奥运会”的背后,是中国人民所付出的心血和所拥有的智慧。这种投入和付出根本上就是奥林匹克精神之所在,同时也应是奥运会留给中国人民的物质文化遗产之精髓!
奥运会我们让所有外国运动员和来宾出乎意外的感受到我们的接待和服务超乎水准,数百场次、数以千万人次的票务工作我们能够全部通过预售渠道执行完成,数万人次的运动员比赛场地接送工作无一疏漏地顺利完成。可现在就水立方一个场馆的现场参观票、一个火车站仅京津高铁一条线路的票务,却奇了怪地出现这样低级的“难题”,这实在是让那些经历了奥运会的北京人难以理解。
奥运会的余音还未了断,城市方方面面做事的人却一下子变成了特奥会运动员们一样的思维水平,这是什么原因?难道奥运会真的就是一个国家的做爱——累了七八年,就为那一瞬间的痛快?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