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滇庆:有良知的学者讲诚实的话
(2008-07-04 00:22:42)
标签:
房产徐滇庆道歉 |
虽然当初预感到徐教授与牛某人打赌深圳房价一定是输,但想不到今天徐老还真的出来道歉。心中油生敬意。
去年7月,我从三亚参加完21世纪博鳌论坛直飞深圳,与央视二套的李敏会合,配合他们做一期关于深圳房价的调查采访。当时做这个节目的起因就是深圳房价过高,半年时间价格翻番,长此以往会连带全国市场出现大的问题。深圳市政府当时对央视的这个采访非常重视,做出了积极配合的姿态,并将这次报道变成了政府对房产交易市场各类违规炒房行为的一次查处,深圳市政府为表示打压房价的决心,在央视播出此节目前后接连出台规范市场交易打击炒房的治理性政策。以央视这次的报道为起点,深圳房价应声而降。
我个人一直认为,深圳市场是全国泡沫最为严重的城市,而且是炒房投机制造的泡沫。它不同于北京、上海,甚至广州这样的城市,这些城市虽然近年来也是投资客占据主体,但相对短期投机远没有深圳那么严重,其高端房产的买家更多的是属于占有资源型长期持有的投资客。这从几个城市二手房换手率和换手周期的相关统计即可以清晰地得出这样的结论。
深圳由于近处香港,受人民币升值、港币贬值的影响,这几年中聚集了相当多持有热钱的短线炒家。所以房价很短时间内就被快速拉高,从关外百里之外售价三、四万的万科十七英里,到红树西岸七、八万的报价,再到波特菲诺十四万的天价,其泡沫之疯涨早已显而易见。所以,压制住深圳房价快速上涨当时来看极有必要。而且能否抑制深圳房价也关乎全国城市的房产市场能否理性发展。
在当时那种市场状态下,徐教授在媒体上公开打赌深圳房价仍会上涨,我想显然是老先生对当地市场情况不够了解,一时冲动说出了赌气的话。就徐老对房地产总体的判断,我认为还是对的,在热钱高悬、负利率的环境下,房产投资需求肯定会非常之踊跃,近期的市场交易量下滑,只是这些投资者处于一时的观望状态,房价暴涨的可能性完全有理由相信其存在。
近年,随着房地产日益成为百姓一般性的投资消费,社会的高关注度让所有有关房价的话题都成为了各界人士,以及媒体吸引眼球的噱头工具,而一些所谓的专家,甚至是经济学家也借机拿房地产来炒作包装自己,也有的则把房地产变成了自己研究经济有“成果”之后,发泄私愤吐痰的痰盂。
记性好的人也许才会记得,其实此轮针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起步的准确时间是始于2002年了。2001年底,“京城四少”之一的青年经济学家魏杰教授在央视《中国房产报道》发表了“2002年,房地产的冬天”的谈话。该谈话在房地产业内外掀起了轩然大波。该报道次日,建设部即授命组成四个调查组分赴北京、上海、广州和重庆四城市进行调研。我在参加北京建委组织的调研会上说,估计魏教授可能是在哪里买房受了气,所以才发此狠话。当时这位大牌经济学家预言的结果就不再说了,只是这位魏杰教授也成为当时房地产方面最有人气的“红人”。
另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兼“外行地产评论人”大名鼎鼎的易宪容先生,这位易博士2005年发表了著名的“北京房价要降30%”的论调,直接导致大批“信任知识分子”的良民们措失投资良机,两年后发现原先能买一百平米房产的资金,到头来只能买一个主卧。而这位易博士与魏杰不同的是,不管有没有输掉预言,我仍我行我素。纵使是自己的领导不点名批评“不要骑着自行车在三环路转一圈,回来就说北京房价要降”,对房市的评论依旧,对房地产随手指点江山依旧。
总之,这些年借房价炒作自己名声的所谓专家和“业内人士”实在数不胜数,在此就不一一列举缀述。再说回到徐滇庆教授这里,徐老历来的文章和言论都是以数据说话,观点清晰,有理有据,每次拜读或倾听都是一次很好的学习的机会。而这次老人家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此于学风、于事理、于民众、于整个学界业界,皆为有益而又有所借鉴。他是一位真正值得尊重的学人,是对房地产有着清晰判断而又敢于直言的真正的专家。
我们看到,在众多指责或反对徐滇庆教授的人绝大多数都属于恨房价上涨的“愤青”。其实细读徐教授的观点会知道,他并非某些人指责的所谓“看涨派”,不是没事干呼悠房价上涨,而是忧心并且呼吁有关部门关注,在热钱温床上的房产市场,一旦爆发反弹有可能给市场带来报复性房价上涨,而且可能会给中国的国民经济整体造成破坏。徐教授此次道歉,我想其本意也绝非是为了炒作与牛刀对赌房价,而是再次提醒人们关注潜在的房价高企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