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地震房产王石 |
王石“捐款门”成为了举国上下抗震救灾期间与之最不和谐的声音,中国地产商的形象因此而再遭受损毁。前天晚上王石通过凤凰卫视向公众表示道歉,但笔者注意到,次日只有极少数报纸媒体转载了这一消息,更多的媒体选择了沉默静观。而在几大房地产门户网站的朋友则直接告诉我说,他们接到领导的指令,所有攻击批评王石和万科的文章和博客贴子都不能给推。
我的直观推断是,王石那些不善公关的部下又在施展万科屡试不爽,功效总是适得其反的所谓媒体公关手段,想要堵住媒体的嘴,想要通过做点补救的事情,追加些捐款为自己的过失挽回点颜面。
笔者于前日凌晨博客上写了一篇“给王石——大灾面前何须理性!”的博文。地产业内许多人看后给我发来短信,有的还打来电话和我交流对王石此事件的看法。对于王石所表态道歉,大多数人认为为时晚矣,万科的形象已经彻底跌落至谷底。而且我们都认为,王石的道歉仔细看一看并非真诚,所谓“在當時這種情況下,我所說的那句話還是值得反思”,言语之中并没有透露出任何认错的意思。而即使在之后言及“道歉”,也只表示要向全国的网友道歉。王石自始至终都没有向因“万科员工十元钱捐款为限”而受到感情伤害的、最应该致歉的万科员工表达歉意!
众所周知,房地产商几乎成为暴利、违法者、行贿之类的代名词。据北大张颐武教授讲,当时电影《疯狂的石头》之所以安排地产商做片中反面角色,导演宁浩他们反复琢磨就是认为,只有发展商最为合适。“现在全社会任何一个人可以毫无顾虑去谴责的人只有开发商”,基于这样的判断,开发商才“很不幸”地被选为片中的反面人物。今年春晚,开发商又一次不幸被郭达、蔡明的小品选为反面角色。开发商形象屡遭诟病,地产业界确实当认真反思才是。不料想,一场大灾临头,开发商们的表现又成为全社会的众矢之的。
开发商们的表现所以屡遭攻击,从这次振灾事件可以大致归为以下两点原因:
一是地产业界鱼龙混杂,整个行业平均素质水准不高。虽然近年,在社会舆论压力之下开发商们意识到要对社会承担更多些的责任,但所谓的“责任地产”更多还是停留于口头,甚至是广告之上。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为例,我公司市调部门专门做了一项统计,震后5月12-5月18日一周内,北京各大报纸总共刊出有52个房产企业投放的楼盘广告。其中广告内容带有抗震救灾主题仅有富力、林达、亿城、大成、东方夏威夷、华润、龙湖地产、中坤集团、合生、润泽庄园等十余个项目和企业,占全部广告投放比例不足20%。而同期,其它行业的广告,包括一些家居行业如“达芬奇”、“美克美家”等奢华品牌家具的广告,都一改往日奢华形象,半版甚至整版宣传振灾。
二是某些所谓的地产“老大”或者“代言人”,要不就是捐点钱便想着作秀,让大家觉着华而不实;要不就是漠视公众——“老子捐了就不错啦!”把捐助当做是交待社会公众的一项任务完成;再有一种就是王石这样的,“捐也要按照公司的规定去捐”,甚至还高调宣讲,把自己扮成一副很专业、很职业,“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样子。
记得从小老师就教育说:做好人难,想做坏人只要一夜之间。凭心而论,房地产开发商这些年为中国城市发展所做的贡献的确非常之巨大,但所背负的骂名也最多。其中原因不得不归结为总是有“一块肉毁了一锅汤”的事情时有发生。而就单个企业来说,一些开发商习惯于高调宣读,心态上又目空一切,老子天下第一,视传媒为金钱可左右的工具,其结果往往言多语失,并屡屡错误地估计形势。王石当属于其者。
一位网友在王石博客后的跟贴这样说:
对不起,也骂了您,并不是因为钱多钱少,只是您的说法。
呵呵……还是觉得该骂!
这是北京媒体近震后少有的几个振灾公益主题的房地产广告.
这是上周几家有代表性的房产广告,感觉他们与时下社会隔隔不入.
这是以奢华著称的两家家居产品广告,绝对有抗震的气氛,看似"不雅"的版式内容却是企业最好的形象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