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哈文字下处处是血泪
(2012-08-31 09:40:40)
《我不是潘金莲》是文学的一小步,却是作家直面社会问题、批判社会病态的一大步。对于曾经创作过《故乡面和花朵》《故乡到处流传》这样大作的刘震云来说,《我不是潘金莲》在文本创作、作者风格尝试上谈不上多么光彩夺目。虽然它保持了刘震云一贯的风格特色,但对于渴盼刘震云在写法上不断创新、突破的读者来说,恐怕要大呼不过瘾了,但《我不是潘金莲》仍有别样的光彩。
总有人说“作家是一个社会的良心”,但当今作家对此话是“听者藐藐”。很多人写盗墓、写玄幻、写言情,洋洋洒洒,离当下千里万里,如何见着良心?刘震云在新作中秉承其《一地鸡毛》《温故1942》《手机》等力作的气脉,但走得更远,切入社会病态更深,用典型的刘氏话语直面了“上访”问题,直面了官僚机器如何让人们的人生扭曲、异化,看似嘻哈的文字下处处是血泪。这种选材的勇气和智慧,是中国文人传统士大夫气的现世教材,这样的书或者在纯文学上谈不上多大的突破,但却是魂系神州大地文人的真正归宿。 (肖宾)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