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紧缩银根曾经救了张宝全一命

(2007-12-05 22:56:48)
标签:

房产/置业

紧缩

分类: 地产江湖
 

紧缩银根政策反成就了张宝全

嗤的一声轻响,倚天剑已从张无忌右胸透入。周芷若一声惊叫,拔出长剑,只见剑尖殷红一片, 
张无忌右胸鲜血有如泉涌,四周惊呼之声大作。张无忌伸手按住伤口,身子摇晃,脸上神色极是古怪,似乎在问:“你真的要刺死我?”

张宝全的紫禁之巅战役,是几个大腕中,风险系数最高的,合作伙伴的翻脸无情,正仿似这穿心一剑,险些丧命。

1994年底,从海南泡沫出逃的张宝全进入北京。进京后,他的第一个项目是西直门畔的“今典花园”,就是这个令他在京城一举成名的项目,差一点使他彻底退出地产界。
1995年北京当时的政策规定,“外地公司到北京开发项目必须与北京当地有开发权的开发公司合作”。所以在“今典花园”项目前期工作做完,准备立项时,张宝全选择了北京住总公司合作,准备借挂他们的开发权,给住总10%的干股作为回报。谁知在立项打报告盖章的前夜,出于对张宝全实力的疑虑,住总取消了承诺。
    后来,住总一位离职的副总成立了一家新公司,有开发权,主动找上门来愿意一起合作,条件和原来的公司一样。一筹莫展的张宝全大喜过望,当即将立项报告盖上对方公司的章,以对方公司的名义报了上去。
   很快,立项报告批下来了,拿到报告后,合作伙伴的口风立刻全变了,原来的约定成了“梦一场”,直接对张宝全说:“我们已经立完项了,欢迎你跟我们合作,但想合作的人很多……”
   张宝全立马傻眼了,没法不傻眼,本来说好的借用他的名义,给他10%的股份,这下好,合作伙伴见利忘义,“反正用我公司名字申报的,这时候踢开你张宝全也就踢开了,踢完了,咱直接赚100%”
    为了这个项目,张宝全的公司总部整体北迁,前期已投入了一、两千万。这对当时的张宝全打击实在太大了,刚进北京就受这么大的重创,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公司就意味着倒闭。
   被逼到死路上的张宝全直接到北京市建委告状,建委的相关领导了解了事件的始末,对他说:这个事从情理上来讲你有理,可从法律的角度上来说,他没有错。
    张宝全并没有灰心,又告到了北京市政府,在他坚持不懈、据理力争的努力下,建委拿出了一个折衷的人性化解决方案:规定对方在三个月之内,打三千万到建委指定的帐号以证明公司实力,如果对方能办到就可以接着干。
    接下来的三个月,对张宝全来说真是备受煎熬。苦苦等待对方的消息。
   因为当时正赶上国家金融调控,紧缩银贷,对方三个月没有找到资金。
  三月大限已到,一分钱没有筹到,对方不得不接受被撤项的事实。
   有了前两次的教训,张宝全学乖了,和另一家有开发资质的北京本地房地产公司一起成立了一家股份制企业——安地房地产开发公司,张宝全占90%的股份,项目就立在安地的头上。
   项目做成了。


同志们,这也就是张宝全,能把情况反映到北京市政府,又赶上运气好,那家公司没拿出钱来,没得手,
换作其他的公司,估计十家有九家,在这种风波中,得把小命赔进去。
做生意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千万慎重啊。

看看这些地产大腕的第一轮进京之战,冯、潘、邓策划惊人;许荣茂时机完美,终在京城收益丰厚;
万科京城根基浅薄,落得步履维艰;张宝全遇人不淑,险些呜呼。
北京,不是那样好混的。

几年之后,另外几位地产大腕将再度向这座伟大的城市发动冲击,他们的主要利器将是“重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