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往阳光的房价

(2006-09-30 14:41:43)
分类: 财经新闻
9月15日,京华时报在C04版刊发了题为《房产反腐风暴愈演愈烈》的稿件,引发了各界人士的关注,读者反馈踊跃各大网站转贴、转载积极。该稿件受到热烈追捧,多少也反映了当下人群的一些心态。

    据报道,今年9月,上海世茂滨江花园的一套低区房源成交价仅1.9万元/平方米,创造了自2005年3月4万元/平方米以来市场的最低价,跌了一半。就连持续坚挺的广东房价,也第一次出现下跌:8月份,广州市十区商品住宅签约均价环比下降1.04%,其中老城区的荔湾区均价降幅超过了13个百分点,直接牵动广州楼价的走软。同时,是一串腐败官员的名单相继曝光。

    有不少读者都纷纷把这两种现象直接联系到了一起,另有媒体发表了题为《为何一反腐房价就下跌》的评论,还有读者对本部门记者表示,据其了解,“腐败”成本在房价中所占比例,要比本报记者在稿件中所写的3%到5%还要高,此外还存在一些变相折扣等手法,不一而足。

    曾提出“抓几个银行行长就能将空置率降下来”的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教授徐滇庆最近提出,“房价暴涨之后,居然没有人承认自己‘宰客’”。徐滇庆认为,说房地产项目的成本和利润算不清,“说到底,不是算不清,而是敢不敢算”。据徐计算,2003年到2004年前后商品房造价并无明显变化,但全国购房者因为房价上涨多支付了1663亿元,这笔钱只能有两个去处:地方政府或者开发商。但据公开数据显示,地方政府并没有相应增加财政收入。那么房价增加的部分去哪里了?徐的结论是:房地产商可能拿到超额利润的一部分,而另外一部分可能进了地方政府的私囊。徐滇庆表示“搞清房价成本,就可以挖出两类蛀虫:不法奸商和贪官污吏,只有提高了透明度,才能该补税的就补税,该受罚的就受罚”。

    从笔者所了解的情况看,涉及房地产行业的各个主管环节,都在大力开展反商业贿赂工作,目前的制度正在越来越完善,建设部已经制定了《建设部治理建设系统商业贿赂实施方案》,中国银行业协会68家会员单位也向社会各界作出“反对商业贿赂”承诺,国土资源部、银监会等部门也在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腐败的存身之地正受到一波彻底的扫荡。

    也有开发商曾对笔者表示,在8·31政策之后,土地的成本虽然提高了,但手续相对以前要透明多了,虽然拿地耗费的资金多了,但心里塌实,不怕半夜鬼敲门。只要是自己公司事前细致定价,拍卖场上应对正常,就算最后地没有到手也无怨无悔,输得明白。从他个人多年的从业经验来看,整个行业正在越来越规范,正在走向健康的轨道。(肖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得主LAOXU
后一篇:去深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