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流民
(2011-04-29 14:32:34)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的文摘 |
曾读过一本书叫《中国流民》,知道自己也算其中之一。好在我乃游民中知识分子也,身体游荡,心中存留着一种向往。
田园、家乡,本是生存的乐园,可是,硬要什么闯世界、走天下,备尝生活的艰辛,还美其名曰:为得人生三昧!
我从西安游至海南,又从海南游至北京,北方与南方的磨合,使我懂得了生命的冷暖。人的冷暖,不在于置身的地域和时令,而在于心的体味。
中国历来为游民之大国。历史上的游民主要源于破产农民。农民失去了土地,只好到异地他乡混口饭吃……而我们衣冠楚楚,酒肉穿肠,住有居所,行有汽车,是体体面面儒儒雅雅的人物,该不该称之为游民呢?
我想,准确地说,我应称之为游士,人字添个士字便是做官入仕途。可惜我是做不了官的人,就只好做闲士了;只好做个到处行走,不固守一方的游士了。
有一位流行歌手从广东到北京,记者采访他时,他说流行流行,歌手只有在流动中才能演唱出流行歌曲,这是流行歌手的魂。此一番话,不无道理。
可做流民不是做流行歌手那么欢快。他没有音乐和花环。他在心态上要有大海的波澜;他在心里要装着一条船,那不是宰相肚里的船,有一股官气大气,那是在社会的潮海里漂泊浪迹的生命之舟。
我流浪在京城,不是为了做官,是沾了铜臭的商人。其实商人系指做流通买卖的人,不仅仅指腰缠千万的老板。商人东奔西跑就为了“搞活流通”,东边太阳西边雨,总是寻赶着太阳的光辉,有时碰到连阴的雨天,恐怕连裤衩也被浇得通湿了。
我客居的京城,陕西乡党众多,有做官的,有为文的,有经商的,有出来打工靠苦力混口饭吃的。其中,居有定所,食有所依的有头有脸的人物占绝少比例,而大多数仍是为生计而奔波劳顿。好在自己属于那种靠奔波劳顿维系生活的人。好哇,生命在于运动嘛!没听说过谁被累死的,即使是累死了,那亦是命里该着。谁让你不在家好好过清苦的日子,跑出来闯什么世界?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何况你整日厮混在尘世里,又能怪谁呢?
一句老话让我就这样地走了——远走高飞。高飞就得远走,远走才能高飞嘛!哪一个流民,不都怀揣一个理想,或挣钱糊口,或为名利追逐。可有人说,游民因缺少生活保障而没有理想,总是游移于是是非非之间,免不了有人蜕变为打砸抢偷的罪犯。那,毕竟是极少数。当然,远走的人未必都能高飞,可漂泊的生活,艰难的世事,造就了流民豪放的性格。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有朋友固然好,没有朋友的又该如何?难怪“乡党见乡党,两眼泪汪汪”。凡心中的委屈心中的苦闷,一旦有人倾吐,就如泣如诉苍凉悲壮……
我是不是个流民?是也,非也,自己也不清楚,反正国家职工福利待遇很难享受。怕啥?中国人口众多,民工潮、打工妹、出国热不都是流民的产物?他们南下北上东征西进,成为当今世界一曲催人泪下的悲歌。
我该是流民,因为我喜欢流动。天行不息,人流无常,作为一个有血性的男人,应该选择冒险、多情和最富生命浪迹的生活。
再说,“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流浪远方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