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风雨来时路
(2011-02-24 16:33:45)
夏日如火,我们迎来了《新富力》创刊六周年的日子;恰在此时,百年奥运与千年古都相会,五环大旗在中华蓝天飘扬。我们《新富力》的编辑们怀着敬畏之心不敢将《新富力》六周年之庆与奥运媲美,但它之于我们同样是值得祝贺的。
(一)盛事里的随想
举办奥运会,是中国人光荣与梦想的实现,是中华文明在新的历史时期,增添新内涵、融汇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曾记否,整整一百年前,《天津青年》向国人大声喝问:“中国何时能派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派一支代表队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自己举办一届奥运会?”
2001年的7月13日,人们的心跳声给了这一天恒久的记忆,因为世界上也许从未有过十三亿人为一个时刻而屏息的先例,奥运在此刻决定,将于7年后光临神州大地。
2008年的8月8日,国人的呐喊声将会给这一天烙上夺目的璀璨,因为奥运的擂台从未在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积淀的国土上搭建。这场世界各国人民欢聚一堂、彼此欣赏、了解、交流、沟通的嘉年华会,必将让全世界感受到一次无与伦比的精彩。一个文明的、多姿多彩的、现代化的中国,将生动而全面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为圆奥运之梦,中国历经了太多的苛责、挑衅、挫折、磨砺。从拉萨骚乱到奥运圣火传递,从雪灾到震灾,中国越挫越勇,越激越强。中国加油!奥运加油!已经凝聚、浓缩为新一代中国人的共同誓言。“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种开放、包容、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风貌已然形成。这是中国更加成熟的标志,也是奥运带给中华民族的最佳礼物。经历奥运的洗礼,蕴积了百年开放变革能量的中国势将破茧而出。借助奥运会的东风,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现代化的步伐必将进一步提速。在这和谐发展之路上,中国将与革新同行,中国将与世界同行,同时我们的企业也将在这时代激流中驶入新的航程。
奥运圣火所到达的城市里,沿途有很多我们亲手建立起来的高楼大厦,融入了我们奥运记忆里最为亮丽的风景。这是我们富力人的骄傲,我们与新时代的城市同呼吸共命运,血脉相连。我们或许不能承载所有的期待与梦想,但我们致力于做城市形象和美好生活的使者的决心,正如健儿们夺标的激情一样澎湃不息。
2008,每个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参与着奥运,见证着奥运。可能我们每个人对奥运的影响十分微小,但每个人的力量汇聚起来,奥运就一定会因你我的参与而更加精彩。2008,奥运就在咱的家门口,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每个人都是创造者,奥运,一定会因为我们而变得更好。
为了这短短的数十天,中国已经等待了百年,北京已经准备了7年。在这7年里,无数人为此无私地奉献,期待着北京奥运能创造出空前的精彩。有人把奥运会比做过年,无论身在何方,有多大的困难,也要尽量赶回去,享受那团圆、红火的时刻。每个人都可以暂且忘掉过往的艰辛和不快,心中都被新的希望与激情占得盈盈满满的。
(二)一本杂志的纪念
《新富力》是一份企业内刊,但它是一个企业生命历程的忠实记录者。生于企业、成长于企业、一直在为行业为企业为业主呐喊。它不说假话、不说官话、大话,真实是它的生命。六年来,它就这样风尘仆仆地一路走来。
《新富力》是伴随富力迈向全国的步伐应运而生的,那里有我们富力人欣喜的记忆:2002年北上开拓北京市场、拍下北京广渠门外当年的地王;2003年北京富力城的奠基的第一锹土;2005年7月14日在香港交易所成功上市;2005年7月30日富力北方区域的五盘同开的壮举;2006年跻身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股,为内地房地产企业第一家;2007年跻身中国房地产“百亿豪门”;2006-2008年连续三年中国房地产企业综合实力第一名……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我们富力人的努力拼搏分不开的,《新富力》作为历史的记录者,忠实地将这一幕幕予以记录与铭刻。
《新富力》又是富力所遇坎坷的见证者,在企业的发展道路上,肯定不会一直是顺风顺水,也有让人黯然神伤的时刻。比如我们经历过的2006年的客户对我们的“信任危机”;2006年国家逐渐严苛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2008年国家紧缩的货币政策……一度使我们的企业步履维艰、十字街头盘桓不前。然而困难总是暂时的,风雨过后总会有阳光灿烂的时刻,我们用我们的笔触、用员工本色的话语记录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着如何将艰难的时刻度过。在六年风雨兼程的道路上,见不到富力人的眼泪,因为我们知道市场的风雨是不会相信谁的眼泪在飞的;六年风雨兼程的道路上,见不到富力人的得意忘形,因为我们知道逆流而上不进则退的道理;六年风雨兼程的道路上,见不到富力人的牢骚满怀,因为我们知道只有低头苦干才有可能抬头向前;六年风雨兼程的道路上,有我们灿烂的笑脸和响彻云霄的笑声,因为我们知道除了苦干实干还要藐视那困难与艰险!就是这样一批可爱的富力人啊,值得我们用朴素的语言来记录,也值得我们用镜头来定格那一幕幕值得记忆的鲜活的场面。
我们秉承历史记录者的职责,我们想把《新富力》做成一个忠实的记录者,它能客观反映富力不断创造着的辉煌以及理性地看待企业“成长中的烦恼”;我们想把《新富力》打造成企业文化的一个载体,这仍需我们长期的努力;我们想把《新富力》当作一扇窗户,让企业内的人看到窗外的风景,让不了解富力的人领略富力精神之所在;我们想把《新富力》作为一个桥梁,让更多的人不分彼此地在此处心灵汇聚。而我们知道,现在的《新富力》,就像现在的富力一样,正走在自己前进的道路上,距离那梦想中的目标还有很远的距离,但是我们仍然渴望,通过编辑部共同的努力使它更加茁壮和充满希望。
(《新富力》第18期卷首语)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