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解玺璋
解玺璋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98
  • 关注人气:6,1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77》:不仅仅是怀旧

(2010-07-20 15:10:15)
标签:

文化

《1977》:不仅仅是怀旧

解玺璋

 

    看话剧《1977》,很容易想起许多往事。剧中的那些人物,看上去有一种亲切感,恍惚间以为是我认识的这个人或那个人。尽管我们生活在两个完全不同的环境里,一个是北京的工厂,一个是北大荒的农场,但在1977年,我们的境遇,有许多是相同的;我们的心,在许多时候也是相通的。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的中国,很像一首诗里说的,“山雨欲来风满楼”,每个人的心都被这风鼓荡着,膨胀起来,充满了一种期待,在经历了至少10年的无望和彷徨之后,人们从周围的蛛丝马迹中,已经感到了发生某种变化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嗅觉敏感的人甚至从空气中已经“闻”到了一丝希望。一切都只是时间的问题。

 

    恢复高考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契机,它把人们的期待和希望变成了伸手可以触摸的东西。没有人愿意放弃这个唯一的机会,因为它的前景实在是太诱人了。现在人们责备高考的指挥棒扼杀了年轻人的自由和创造性,但那个时候的我们,根本没有自由,也无处施展我们的所谓创造性,所以,它不能扼杀我们所没有的东西。在这里,高考更像是一张火车票,只有得到这张火车票,我们才能搭上驶往新时代的这班列车。对我们来说,这其实就是最后一班列车。该剧结尾的那一幕让人浮想联翩,演员所表达的那种情绪和情感是非常真实的,如果赶不上这班车的话,留给我们的将是终生的痛。看到这里,我便想起了一个已经不在的朋友,他致死都不能释怀,那一年,他没能参加高考,不是因为能力,而是可恨的政审剥夺了他搭乘这班车的权利。

 

    这些年,怀旧之风大盛,不仅50后在怀旧,60后、70后,甚至80后都在怀旧,这种对往昔的怀念,除了给人一点感伤的情怀,更多的,恰恰是印证了今天的失落。《1977》也是一部怀旧的作品,但它的好处是并不止于怀旧,它在怀旧的基础上往前走了一步。这一步走得不同凡响,虽然只是一小步,却和弥漫着感伤主义的怀旧之风划清了界线。剧中有这样一对父子,父亲张国强为了争取参加高考的权利,曾经采取了绝食、抗议、上告、自戕等激烈的方式和手段,为此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这不是一个人的“孤独求败”,不是“异端的权利”,而是一代人在经历了狂热、颓唐、迷茫、彷徨之后的觉醒,表达了这一代人在争取自身权利和尊严时的自觉。他们的幸运就在于,这种改变个人命运的决战,恰逢国家和民族也在寻求改变和自新的机会。他们选择自己的生活和未来,其实也在选择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活和未来。事实上,他们的这种选择,无论采取了怎样激烈的方式和手段,都将被新的时代精神和主流价值所接纳,也就是说,他们的行为本身就是新的时代精神和主流价值的一部分。老迟能在关键时刻开着拖拉机送他们去考场,恰恰说明了,即使作为旧的时代的体现者,也不希望被新的时代所抛弃。

 

    然而,就是这样一群自诩为曾经怀抱社会理想,又很有进取心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的满足,已经丧失了追求新的生活意义的勇气,以为与其把自己的生活交给未知的希望,还不如抓住眼前这个机会,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张国强就是这样教育儿子的,他不能理解,更不能接受的是,儿子为了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或者自己去理解和领悟生活,竟然拒绝了他的精心安排,一点也不领情,更何况这种安排还用了父爱的名义。剧作者在这里欲言又止,却留给观众很多遐想。我们看到,张国强与老迟的抗争言犹在耳,但30年后,在儿子面前,他却成了另一个“老迟”。这是为什么呢?或许,这里正显示出50后与80后的差别。50后入世太早,很容易变得老于世故,在自我价值、权利意识、个性张扬等诸多方面,他们只是向往过,也争取过,不像80后,这些都是与生俱来的东西。所以,长时间的安稳与安闲,不仅消磨了他们的意志,也使他们变得更加容易与现实妥协,更加容易接受体制的安排。很显然,张国强这个形象体现了我们这代人的某种处境,但却不应该成为这代人的宿命。

 

    在这个戏里,年轻一代有两个代表人物,一个是张国强的儿子张鑫源,另一个是同为知青后代,但始终没有离开北大荒的周正宏。生活境遇的不同,使他们对父辈的认知和理解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张鑫源这个人物,可以看作是剧作者预设的一个当代视角,也是30多年后所以要把1977年的那点事搬上舞台的一个理由。考上哪所大学真的很重要吗?张鑫源来到父亲当年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就是想看看当年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真正了解和认识父亲乃至他们这一代人。这不仅对于张鑫源是重要的,对于张国强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怀旧,满足于炫耀,更应该通过回顾和反思看看我们究竟丢失了什么,在哪里丢失的,又丢失在哪里了。这种丢失对我们是一种怎样的伤害呢?这种伤害让我们感到疼痛了吗?还是麻木得无动于衷?只有把真相呈现给我们,这样,《1977》也就功德圆满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