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笨蛋”让我感动
解玺璋
喜剧《超级笨蛋》是法国人的作品,自然带着法国式的幽默。比如“选笨蛋晚宴”这样的创意,就不是中国人可以想像的。但中国观众看了依然觉得很开心,可见,人类的情感总还有些相通之处。
中国人不会做这种蠢事,不是中国人聪明,而是中国人狡猾,不肯如此笨拙地表现自身的优越感。王熙凤的聪明都露在外面,曹雪芹就不喜欢,说她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所以,大山饰演的聪明人,中国人中不是没有,但表现方式或有不同。中国人更喜欢含蓄,不喜欢直截了当。
不过,法国人也知道把“选笨蛋晚宴”直接搬上舞台似乎不妥,所以才让布罗尚摔了一跤,扭伤了腰,不得不留在家里。于是,在布罗尚的家里,我们看到一场笨蛋与聪明人的对抗赛,时髦的词儿即“PK”。故事倒也简单,被别人当作笨蛋的弗朗索瓦·比弄有一副热心肠,但他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常常由于他的“笨拙”,把事情搞得很遭,所谓好心办了坏事,因此受到自以为聪明的布罗尚的嘲笑和挤兑。
但是,场上的局面渐渐地发生了逆转,笨拙的比弄开始占了上风,而聪明人布罗尚却有点儿力不从心了。这一方面由于比弄的热心总是不断地让布罗尚陷入困境,给他带来许多麻烦;另一方面,观众也越来越清楚了布罗尚到底是个什么人,他们开始将同情更多地给了弗朗索瓦·比弄。我因此想到中国人喜欢说的两句话:聪明反被聪明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饰演“笨蛋”的郭冬临和饰演聪明人的大山,不动声色之间,把这两种性格表现得十分鲜明,创造了两个生动、有趣的舞台形象。尤其是郭冬临,他把一个人的热心和笨拙都装在真诚的态度里,给人一种忠厚、可以信任的感觉。事实上,笨拙的比弄能够打败自作聪明的布罗尚,靠得就是“真诚”这两个字。作为喜剧,它的冲突也是建立在两种或多种性格对立基础上的。我们看多了所谓的情景喜剧和肢体动作构成的喜剧,看这样的“性格喜剧”的确有一种新鲜感。这里边也有噱头,但不是那种人为的、故意的、为笑而笑的噱头,而是根植于人的性格中的,是性格冲突构成了《超级笨蛋》的喜剧性。
这当然是一出喜剧,但在故事的尾声,我们却笑不出来。这时,弗朗索瓦打电话给布罗尚的妻子克里斯蒂娜,她因为一点“误会”,要离开她的丈夫了。弗朗索瓦对她说:“我的妻子两年前离开了我,就在那天,我身边的一切都崩溃了。我通过做我的小模型来继续生活,但是我的内心深处,一直都是一片废墟,这个我不希望发生在任何男人身上,甚至是您的丈夫。”这是一个热心的、有一些笨拙的人说的肺腑之言,他的话让一直生活在虚伪中的聪明人布罗尚无地自容。在我们这个崇尚智商,崇尚聪明的时代,这个几乎被聪明的人们评选为最笨的“笨蛋”的人,给了我们一种触动内心的感动。正是这个人,在这个多事的晚上,始终在竭尽全力地挽救他人的生活。这难道不让聪明的人们感到愧疚吗?应该警醒的是,我们一定不要重蹈聪明人的覆辙。但是也很难说,因为,自作聪明不是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