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球迷,我年轻的时候,很是厌恶“伪球迷”——你们看得懂吗?大呼小叫的?尤其是在学校的时候,“伪球迷”多是女生,而世界杯又多是在夏天举行,“伪球迷”们像过节一样,跟男生们一起喝啤酒看足球穿着比牙签还细的细吊带,疯狂地喊着“进了”“进了”——我们那个时候,女生多是“矜持”的,“矜持”的一大要义,就是不能随便跟男生说话更不要提在一起了,以至有的时候,女生为了吸引男生的目光,要故意当着男生的面,扑向他附近的一个女生,发出大惊小怪“银铃般”的笑声……
那时候,除了上课以及一些所谓的班集体活动,几乎没有合理的借口跟男生相处,包括跟自己喜欢的男生相处——钱钟书时代说的向男生借书的方式,被《围城》中的孙柔佳用过之后,有自尊心的女生,也就不屑于如此这般了。那么,看世界杯好了,看世界杯是一个最好的借口。我们的大学时代,电视是稀罕物,世界杯期间,电视是放在男生宿舍楼里的!因此,女生们,有了最合理的借口——我们要看球!
我一直是不屑于做“伪球迷”的,我宁肯说自己不喜欢足球。人在年轻的时候,总会有些莫名其妙地骄傲,这些骄傲用现在北京人的话说,就是“矫情”,或者更老百姓一点,叫“欠抽”。当旁人问“昨天看球了吗?”我愿意冷淡地说“没看”。呵呵,我的青春时代,我把这当做“个性”。
我的“伪球迷”生涯是从本届世界杯开始的——因为要给报社写稿子,于是关注足球——开始只是关注输赢,后来很快就有了好恶,而后,很快就因为“好恶”而迅速拥有了一批朋友,同时也莫名其妙的树立了一批“敌人”——甚至就因为喜欢某个球队,或者讨厌某个球员,而让人骂做“SB”——我靠,我怒从心头起,至于吗?就因为我说我希望荷兰队赢,你们就恨不能杀了我全家,咱们有这么大的深仇大恨吗?我是杀了你亲爹还是拐卖了你媳妇还是XX了你祖宗十八代?
顺便说一句,在我短暂的“伪球迷”生涯中,我体会到了足球的魅力——我不知道真球迷的感觉,作为伪球迷,我发现足球是最容易让人在短时间内投入感情的东东,尤其当你跟真球迷一起看球,如果你们之前打了赌,那么你就更容易在看球的时候带进自己的情绪——这种情绪,甚至会在裁判做出有利于你的球队的“误判”时,你假装没看见,而一旦相反,则极其义愤填膺。
“世界杯”结束了,西班牙夺冠,荷兰第三次当“老二”(他们就是老二的命,我还真有点失望),德国队保持“老三”——有人庆祝,有人吃章鱼,还有人说这届世界杯有太多的阴谋,被操纵了,被黑了,等等等等,而我,失去了一个很好的理由,之前,我可以堂而皇之的跟人家说:呀,不行,我在忙世界杯呢!最近没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