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底线(22)
(2009-08-24 22:40:13)
标签:
长篇杂谈 |
王友善找了个名头给魏海烽打了个电话,说是乔迁新居,请魏海烽做客。魏海烽赶紧提着老头最喜欢的茅台给人家暖居去了。王老头开的门,还真是越老越精神,刘冬儿俨然是关门弟子,鼻梁上架一副眼睛,又知性又大方,如果中国女知识分子需要形象代言人了,刘冬儿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魏海烽见到刘冬儿心底里多少起了点涟漪,但人家那边则宝相庄严,连说话的声调都格外端庄稳重。跟魏海烽点点头,离开了。魏海烽不由得在心底一声叹息,叹息之后又觉得自己有点可笑——他原本以为刘冬儿对他即使表面上冷淡,眼睛里也应该有点热情,哪里想到,人家竟然真把他当一“副厅”,客客气气周周到到。其实魏海烽是不了解刘冬儿这类年轻女孩,对她们是不能用传统的单一的价值标准来评价的,比如你说她们势利,但很多时候,她们又很仗义,再比如你说她们不择手段,那是你没见过人家铁骨铮铮。所以说,她们是势利还是仗义是不择手段还是铁骨铮铮,一切全取决于她们的感觉——如果她们把你看做是一个跟自己没关系的人,那么你再怎么位高权重,她们也不会跟你不择手段。刘冬儿在见到魏海烽之前,对他还抱有这样或那样的希望,但一见了面,心里立刻明白这个男人跟自己毫无关系。不是说魏海烽不优秀,而是因为天下优秀的男人又不止魏海烽一个。刘冬儿非常善于做成本预算,她粗粗一算,就知道如果死磕魏海烽这种男人,不是说磕不下来,而是不划算。有磕他的功夫,干点什么都赚回来了。
魏海烽说:“青田以后吧?”
老头子于是顺水推舟,问了问上次青田开会的那拨人还有没有联系,问来问去,自然就问到了丁志学,魏海烽硬着头皮说,后来跟丁志学又打过几次交道,现在泰华是自己弟弟魏海洋的客户。
王友善听到这里,朗声笑起来,说:“世界真是小啊。有意思有意思。”
说完“有意思”之后,话锋一转,跟魏海烽扯起了闲篇,扯着扯着就说到海瑞。王友善从书架上拿下一本书,递给魏海烽,说最近在看一些历史的书,有意思啊。接着就很自然地谈到海瑞——中国几千年来正直的官员典范。王友善讲了一件海瑞做巡抚的事。说海瑞走马上任以后,一心想缩小贫富差距。当时许多豪绅富户巧取豪夺,扩充家产,民怨极大,海瑞一到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查办这类案件,而第一个拿来开刀的就是曾经于他有救命之恩的徐阶。当年海瑞因为仗义直言得罪了皇帝,刑部主张绞刑,是徐阶把这事儿压了下去。如今海瑞平步青云,面对旧恩人违法,铁面无私。按道理说,这么大的反腐力度,这么心底无私的政府官员,应该深受皇帝厚爱吧?可是海瑞只做了8个月的巡抚,就被朝廷一撸到底,打回老家了。
王友善说到这里,意味深长地看看魏海烽。魏海烽不敢随便接茬,他低下头,翻看手里的书,刚巧翻到王友善折角的那一页。
“以一己之力而对抗强大的社会力量,希冀以个人的力量,领导社会回复到历史上和理想中的单纯,结果必然事与愿违。海瑞身处的时代,文官集团已经相当成熟。官员们对民生疾苦早已视而不见,他们日常生活中最关心的是如何保持职位以取得合法与非法的收入……”这段话,以醒目的橘黄色信号笔做了记号。魏海烽怀疑,王友善也许早就算计到他那个时候要故意低下头去掩饰,于是提前把做了记号的那本书放到他手里。一切天衣无缝,高手过招,如鸟儿翱翔,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人家已经飞过。
王友善虽然没说一个字的平兴高速,但魏海烽听明白了——醉翁之意不在酒。魏海烽来之前,还真是想过要跟导师诉诉苦,但真见了面,几次话到嘴边还是咽了回去。他能说什么呢?说平兴高速虽然名义上是他魏海烽主抓,但实际上谁都可以抓一把。魏海烽每天的电话,一大半接的都是各级头头脑脑的,人家话也说得艺术,比如说:“海烽啊,给你们推荐一个竞标单位,多一个单位竞标,多一个选择余地嘛。”
魏海烽的这些难处,赵通达在边上看得清清楚楚。厅长周山川交待得很清楚,海烽同志抓建设,通达同志抓廉政,平兴高速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赵通达走马上任以后,几次正面找魏海烽,想跟他谈谈,既然自己也是平兴高速指挥部的成员,当然有权力掌握更多的信息,但是几次都让魏海烽给客客气气弹开了,甚至有一次中午,在食堂吃饭,他端着饭坐到魏海烽对面,才说个开头,就被魏海烽堵了回来。魏海烽说:“通达啊,以后你抓你的廉政,我抓我的招标,咱们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怎么样?”说完,魏海烽站起来冲赵通达笑一笑,走了。把赵通达气得脸色青紫,又不好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