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路边摊

(2009-06-23 16:53:56)
标签:

情感

 

 

以前著名的秀水,其实就是路边摊——只不过摆的人多了,名气大了,来的客人上档次了,也就成了秀水,成了秀水以后,那些摊就被拆除了,拆除了之后就盖起了一座名字带“秀水”的四层楼,我去过一趟,特傻,再也没有那种在街边支摊的感觉了。

 

还有著名的三里屯,以前一条不宽的马路,马路的一边是服装摊,另一边是咖啡馆,夏日的午后,边走边逛,累了就到路对面的太阳伞下喝杯长岛冰茶。现在那里也改造了,盖起一座大楼,叫“雅秀”,把以前的那些摊点全都请进楼里,完全依着路边的方式设摊,但您这是楼里啊,您再把摊点模拟得跟大街上一样,您那空气您那半露天的感觉模拟不出来吧?

 

还有最可笑的是隆福寺。以前隆福寺的一条曲曲折折的胡同里,有吃的喝的玩的穿的用的,后来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盖了一个隆福广场,再去那儿,就跟假冒伪劣集散地一样,总之缺少了情趣和兴致。

 

我发现北京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别管什么东西,哪怕就是摊儿,只要火了,准拆!比如说以前潘家园有很多练摊儿的,卖玩意儿的,后来盖了一座什么古玩城,全请进去了;再比如说琉璃厂早年间,卖瓷器的卖字画的卖玉的都是摆摊方式,后来也都统一规划了。当然,规划的人可能为了城市传统的考虑,好歹还保留了一个著名的“摊儿”,就是王府井东华门一带的一个夜市,那是一个经过改进的“摊儿”,基本上是为那些坐着旅游车的“老外”而设,他们兴致盎然地被导游带着在那儿吃点爆肚啊春卷啊什么的,就算领略了北京“摊”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