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平安大街拆的时候,我们报社的摄影记者天天端着相机去拍。那条街上,有无数民国遗留下的房子院落。我不是搞摄影的,且那段时间极忙,所以也就没有去。直到有一天,一位摄影记者给我拿来一组图片,是一处小洋楼,那个漂亮呀!他对我说,这处小楼马上就要拆了。那天我不知道为什么,飞奔到平安大街上,看着夕阳中的洋楼,心中那般难过——这座洋楼跟我没有任何关系,甚至以前我也从来没有注意过它,但是现在我却来向她道别。
直到现在,每每经过平安大街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那座洋楼——往事如烟,小洋楼荡然无存。听朋友讲,在平安大街后身儿,有一批新建的仿古四合院,几千万一套,我曾经乘着“胡同游”的三轮车经过那排四合院,崭新崭新的,朱漆大门,透着气派。
我不是一个死气白赖要怀旧的人,何况北京对我而言,也没有什么旧可怀。我只是在这儿多住了几年而已,我们家祖上也不是北京人。但是,我总还是忍不住会感到疑惑,北京为什么要搞这么多仿古建筑?既然要仿古,为什么要把人家真正的古给拆了呢?更何况,重新盖的,哪怕就是一比一的比例,看着都觉得别扭。
说句题外话,几年前时兴去北京郊区玩的时候,我们曾经在郊区某庄上吃过农家饭,那户庄上有一处古色古香的牌楼,和一处古朴的大庙。最近我们又去了一趟,那大庙已经被夷为平地,弄上了些雕塑,改造得跟我们楼下的街心公园一个模样了,而牌楼呢,则刷成黄瓜绿。边上土墙上贴着标语:“建设新农村。”当时我和几个朋友大为愤慨,同行的一人说:噢,就许你们建设新北京,人家建设新农村,你们就愤慨,什么玩意啊。
想想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