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剧

(2007-08-07 20:42:25)
标签:

人文/历史

 

 

有一次,跟一广东人聊天,他对我说,如果不是因为北京是首都,京剧怎么能有现在这么高的地位?我当时很不服气,对他说,照你这意思,如果定都鲁国,那山东快板就能担当起“国粹”的重担?

 

他说,山东快板当然差了点意思,但我们昆曲、粤剧都不比京剧差,怎么就非得把京剧当国粹呢?老外一到中国来,也都直奔京剧,你们京剧不就占着一个“地利”吗?要是中国还是唐朝那阵,定都西安,估计现在满世界转圈风光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就该是“秦腔”。

 

我想了想,这事儿还真说不清楚。西安我倒也是去过,跟北京不一样,到处是城墙,城墙上能开汽车,黄昏的时候,挨着城墙边走,冷不丁听着一嗓子“秦腔”——“若不是杜公子他身遭魔障,我周仁焉得器宇轩昂”,哎呀,舒坦!当然话说回来,如果要我整本儿地听,估计我会疯掉。我这耳朵天生听不得太高儿的音儿。

 

京剧也是这样,偶尔去什刹海后海那带转悠,碰上老票友老戏迷拉胡琴唱几嗓子——听得最多的也就是那几句,什么“我站在城头观山景”或者“苏三出了洪桐县”之类,京腔京韵字正腔圆,听着舒经活血,但如果要我正儿八经上长安大戏院听戏去,那我还真得琢磨琢磨。听老辈人说,京剧以前是在戏园子里唱,戏园子里摆着桌子椅子,听戏的时候可以磕瓜子聊天,还可以跟熟人打招呼,而且早期京剧的舞台也跟现在模特的T型台似的,伸出去一截。唱戏的时候,戏园子里不黑灯,舞台上打大白光。哪跟现在似的,去听戏,都得跟看芭蕾一个打扮,搞得特隆重。可京剧这种艺术,本来就是茶余饭后,有一耳朵没一耳朵听的玩意,太隆重了,你就觉得他节奏太慢了,还那儿唱呢,不就这么点事吗?但要是您一边消遣聊天会朋友一边听戏,您不就不嫌她磨蹭了吗?没准儿听着听着,还听进去了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