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众乐乐

(2007-04-25 09:00:42)
  
春秋战国的时候有个君王,他担心自己是否能够成为一个英明的君王,于是就去问一个智者。那个智者问他一个问题——您是喜欢“独乐乐”呢还是喜欢“众乐乐”,这个君王说喜欢“众乐乐”,于是那个人就认为这个君王是个可造之才,果然后来这个君王成为一代明主,就是好评如潮的那种主子。

什么叫“独乐乐”呢?有点类似没事偷着乐;什么叫“众乐乐”呢?就是普天同庆,与民同欢。在秦始皇还没有统一中国以前,中国人就喜欢“众乐乐”,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很多年以后,我们还是喜欢“众乐乐”,结果呢,我们就形成了“众乐乐”文化。比如说我们喜欢搞一个主题的东西,举例论证吧,我们一年有那么多传统节日,但是每个节日好像主题都是“团圆”,而且主题的展开也都是围绕着“尊老爱幼”这一中心思想,年年如此回回一样就跟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一样,每到大年三十就“众乐乐”一回,也不嫌烦。好了,从春节顺着往下说,元宵中秋重阳,哪个不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一思亲就得“众乐乐”一下。所以没有经过传统教育折磨的新一代人就开始讨厌过年,并由此讨厌所有的传统节日,为什么呢?因为什么事情一到了“众乐乐”的地步,搞好了可以说是“隆重”,搞坏了就只能说是“沉重”。本来工作就够忙的,日子就够累的,轮一个节日还要百感交集,你说图什么呢?也难怪如今城里大学里兴起过“洋节”,洋节有个性,自己乐好就行了。比如说咱们的中秋节本来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结果呢也要一家老小公婆妯娌坐在一起吃月饼,人家西方的情人节就是相好的人自己过,爱怎么过就怎么过,餐厅娱乐场所包括花店的玫瑰不过是提供一个方便一样道具,没有说过什么节都不忘父母养育之恩的,非要挤在一个桌子团团圆圆得跟一锅糨糊似的才叫过节。

但是“众乐乐”已然成为一种文化,什么东西一成为“文化”就没有那么简单。本来“众乐乐”还是“独乐乐”不过是寻欢作乐的不同方式而已,为什么“独乐乐”就没有成为咱东方的主流文化呢?也许是因为咱这一方水土的老百姓特别喜欢有福同享有饭同吃,而文武百官也特别喜欢用“众乐乐”的方式来表现自己“亲民”的一面,但是没有人算过“众乐乐”的成本比“独乐乐”大多了。拿小民百姓来说,每年过春节跑来跑去的路费有多少?搞得为了回家过年火车提速飞机涨价上班的人加班加点不上班的人跟无头苍蝇似的挤回家去然后就是提着大包小包拜年走亲戚给小孩压岁钱;而当官的搞“众乐乐”一般就是多花点纳税人的钱公款吃喝你好我好大家好。
 
当然也不是说“众乐乐”就一点好处也没有,比如说清朝末年的慈禧太后,生日那年大搞“众乐乐”,除了按照惯例大赦天下以外,还修造了颐和园,虽然说花了国库那么多银两,但是给咱们留下了世界级的文化遗产,直到现在,每年还有那么多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世界人民,不远万里跑到那里去乐一乐,夸赞咱中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了不起,大大增加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最后,我一定要强调一句,我并不反对“众乐乐”,如果有一个大户拿自己的腰包来“众乐乐”,谁会不高兴?或者说几个大头集资搞一个“众乐乐”的晚会,像人家奥斯卡颁奖典礼,我盼着呢!我讨厌的是花很大的本钱搞一个“众乐乐”的东西,结果谁都不买帐,而且也没有几个人真乐,这就有点让人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