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渡时期的父亲

(2006-06-19 12:34:03)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喜欢“洋节”,而不喜欢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无论是春节还是中秋,其实都是长辈的节日,晚辈是没有话语权的。而“洋节”就不同,情人节就是情人过,跟爹妈没啥关系,愚人节就是捉弄人,一般捉弄的是同事朋友,断然不会捉弄到自己祖宗头上,还有母亲节,就是祝福母亲,父亲节就是祝福父亲,每个人轮流着都能成为自己节日的主人——儿童有儿童节,妇女有妇女节,就是劳动者也有劳动节,这多好?分得清清楚楚,该谁过谁过,别回回过节,都把祖宗牌位请出来。

上面我说的这些全是题外话,在所有的节日里,与我关系最少的大概是父亲节——因为我父亲去世得早,我姑姑常跟我说:你爸爸没有福气啊,他没有看到你和你妹妹的出息。

据我个人观察,我这一代人的父亲基本上都属于没啥福气的——工作重,工资低,上有老,下有小,旁边还有男女平等的老婆,所以既无法像古代父亲那样,享受封建家长制的威严,也无法像现代父亲一样和儿女像朋友一样相处。他们是过渡时期的父亲——对待自己的父母,他们必须按照过去的规矩,孝字当先,而对待自己的儿女,他们又知道不能棍棒出孝子,他们是真难啊。
 
下面这篇文章写在几年前,是关于我和父亲的。当时的题目叫《回家》。
 
有一次,朋友送我两张票,800元一张,两张要1600元呢。是肯尼G的演出。本来不想去的,离我家太远,而且那天还下过雨,太冷。我又是感冒晚期,我妈说好容易快好了,再着凉生病?
因为心疼钱,最后还是和老公去了。肯尼G,我在很多酒店的大堂听过播他的CD,其中最经典的是那首萨克斯管《回家》。

听到一半,头痛得厉害,就伏在老公的膝盖上,昏昏欲睡。这个时候我听到了《回家》,我忽然想起了我的父亲,我的父亲已经去世很多年了,大概是在我的中学时代,那个时候我很叛逆,认为他所有说的做的都是错的。

现在想起来,我几乎没有认真地叫过他几声“爸”,开始的时候是因为羞涩,我从小就被送到南方,一直生活在外公外婆身边,等到长成一个大姑娘的时候,才回到北京的父母家里。人家指着一个男人对我说:“叫爸叫爸”,我怎么也叫不出来。后来就一直很叛逆,更少叫了。那个时候,父亲的单位还发电影票,我很少看电影,也不喜欢看。但是我父亲对看电影非常有兴趣,每次从拿到电影票就开始兴奋,一直要持续到看过电影好几天。当时最好看的电影是《少林寺》,单位的票是按科室发的,有的科室这星期看,有的科室下星期看,我父亲的科室恰巧被安排在比较靠后,所以他就一直处在兴奋阶段,每天回来都说《少林寺》这样《少林寺》那样,其实他还没有看呢。

一直到那天中午,他高高兴兴地一边吃午饭一边说:“晚上我就可以看少林寺了,听说是武打片,非常好看”。下午的时候,我去上学,一个同学约我晚上和她一起去看《少林寺》,那个时候很看重同学友谊的,我立刻答应。答应之后想起来我没有票,只好在吃饭的时候硬着头皮跟我父亲说:晚上我想去看《少林寺》。

父亲至少怔了一分钟,他说:你不是从来不去看电影吗?

我任性:今天想看。

父亲默默地吃饭,我也默默地吃饭。然后我听见父亲说:“好吧,先吃饭。”接着他就叨唠我的学习,说我应该把成绩再提高一点,还说我应该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最后他问我:“爸爸这些话你都听到没有?”

我点点头,对他的话我很少点头的。但为了电影票。最后,我父亲从上衣兜里掏出叠得平平整整的电影票,给了我,给我的时候还嘱咐我以后要听家里人的话。我心想家里人不就是你和我妈吗?你为什么不直接说让我听你们俩人的?

那天,我欢欢喜喜地去看了电影,回家父亲问了我好几遍“好看吗?”,我说:“一般吧”。他说:“我早知道你们女孩子不喜欢少林寺。”口气中略带遗憾。

没有过多久,父亲就生病了,先是高烧后来就卧床不起,几乎去了北京所有的医院,最后就一直住在医院。有一次,我去医院看他,他正在看《大众电影》,上面有《少林寺》的剧照。他见我来了,就放下杂志,口气很随便地问:“现在《少林寺》还演吗?”我说:“不知道”。“要是演的话,就去看看。”我没有接下茬,我和我父亲的话一直很少,一般是他找话跟我说,这次他没有找话,我也就没什么可说的。

很快,我们就接到了父亲的病危通知书,一次比一次急。最后的最后,我们全家都忙着给父亲找药找大夫找他想吃的东西,那个时候多难啊!买布要布票买肉要肉票,即使是最普通的鸡蛋,也要凭证供应。只有我满北京地跑,我要找一家放映《少林寺》的电影院。我当时心中有一个迷信,只要我能找到《少林寺》,父亲的病就可以好。我没有找到,那个时候电视还没有普及,至于DVD,VCD基本属于科学幻想。所以要想看一场放映过的电影几乎是妄想。

我不知道为什么在多年以后,发着高烧听肯尼G的时候,忽然会想起父亲!我坐直身子,满耳朵的《回家》,我想到父亲,我英年早逝的父亲,在他活着的时候,我总是喜欢做出一副“我不在乎你”的样子。而我的父亲一见我那种表情就气不打一处来。他经常会生气地对我说:“我是你爸爸”;而我则玩世不恭地顶撞他:“那又怎样?再说谁来证明这一点?”
现在想想,当初我父亲之所以把电影票让给我,也许并不是出于他疼爱我,而是出于他希望我能把他当作真正的父亲,像我妹妹那样,有什么事情都找他说,有什么问题都找他解决。而我一直到他去世,也没有做到这一点。我依然是个沉默敏感寡言少语的孩子,而我的父亲他根本不知道我为什么有的时候哭有的时候笑,是的,我们那个时候谁也帮不了谁。对于我父亲来说,他还没有亲眼看见过女儿的咿呀学语和蹒跚学步,这个女儿就长大成人了!而对于我来说,我永远觉得父亲只是我妹妹一个人的父亲,而不是我的,因为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并没有一个父亲。等到父亲真的出现时,正是我最叛逆的年龄。这个时间段很短,但刚巧被我父亲全程赶上。

我的父亲在肯尼G的《回家》中复活,他或隐或现,环绕着我。我忽然非常希望他知道,我当年曾经疯狂地沿着北京所有的街道寻找电影院,我问每一家电影院什么时候还会再演《少林寺》。是的,我为什么不让他知道我曾经这样做过?为什么在他躺在病床上的时候,我不告诉他我所做的这一切?为什么那个时候,我是那么骄傲那么骄傲的一个女孩子呢?以至于我父亲一直不知道怎样努力,才可以使我们成为一家人。如果父亲在天有灵,他是否能够知道我在他病危的时候没有守在他的身边,是因为我在找他喜欢的《少林寺》?!

我潸然泪下,老公问我怎么了,我说我想起我爸了。我老公惊讶地望着我:“你不是说你从小没有生活在你爸身边,很早的时候你爸就去世了吗?”

我说“是”,一边说一边泪流满面。我的老公拍拍我的肩,问说:“你不是烧糊涂了吧?你不是说你对你爸早没印象了?长什么样都忘了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