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心之西施
西施和范蠡和吴王夫差的感情纠葛,纠葛了几千年——我一直认为历史高估了西施的亡国价值,同时也高估了她的爱国情操。西施是更爱范蠡还是更爱吴王夫差?这个问题估计连西施自己也不清楚,毕竟那个时候,她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啊。不过,如果把问题换一下,敢问西施姑娘,她是更喜欢“贫贱江边自浣纱”,还是“一朝选在君王侧”,我相信她一定能做出选择——哪个姑娘愿意把青春浪费在江边洗衣服,过穷困而清苦的日子呢?大多数姑娘,只要神经没什么毛病,都乐意“宝马轻裘”“三千宠爱”。
我相信,当年一定有无数的越国女子羡慕西施——她是那个时代越国的灰姑娘。想一想,为什么会有东施效颦的典故?东施之所以效颦,还不是巴望着能有机会被吴国的公子看上?而东施为什么会遭到嘲笑?因为她没有实现目的——你以为你学西施,就能得到吴国公子垂青然后被带到吴国去?嘲笑东施的大多是她的父老乡亲,他们之所以嘲笑这名可怜的姑娘,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心态——第一二流的美女都跑到吴国去了,剩下三四流的也在“效颦”,你说他们的心态能好吗?
言归正传——我为什么不肯高估西施姑娘的道德情操?我为什么不愿相信她肩负着祖国的复兴大计?因为我认定她不过是一名普通的美女,普通的美女最基本的想法就是相信“美丽改变命运”。就像我国八十年代初,举凡美女有几个不是暗暗想通过跨国婚姻一举成为富国公民——哪怕是嫁到新西兰放羊或者到唐人街刷盘子?一张美国绿卡引得多少美人催眉折腰啊?说到底,中国和美国比和欧洲比,甚至和日本比,差的不过是经济,即使如此,当今美人还是以嫁给“八国联军”为骄傲,更何况当年的吴国与越国——吴国是战胜国,越国是战败国,作为战败国的女子,哪一个不想与战胜国联姻呢?我根本不相信西施是为了完成范蠡的复国大计而献身于吴王夫差,她哪里有那么高的觉悟?她只是一个战败国穷人家的苦孩子,不过容貌清丽一些,她应当知道假如不是进得宫中,她的一生是不值得一提的——也许就是像她的母亲那样,嫁给一个越国民工,成年到吴国打工,为吴国盖房子建宫殿,一年见不到几面——和这种生活比一比,西施应该是深深为自己庆幸的吧?假如她会唱流行歌曲,她一定会在夫差面前载歌载舞:“你是光,你是电,你是惟一的神话”,她怎么舍得让夫差亡国?
至于夫差,像他那样的二百五,根本用不着西施去亡他的国,他自己一个人就足够了——宋朝灭在赵构手里,他杀了岳飞是听了秦桧的谗言,难道是因为哪个女人不成?何况有证据表明赵构根本就是一个阳痿患者。所以当一个傻瓜做了君王,只要给他时间,他一定可以做到自取灭亡,干美女什么事?实事求是地说,西施不过是战败国的一名美女,像千千万万经济不发达、有屈辱战败历史的落后国家的女人一样,西施不过是憧憬到一个经济富裕的国家去生活,她被选派到吴国,做梦都笑得出声来,她怎么可能有半点亡人国家之心?连我们移民到美国的普通美女,都巴望着美国强大——西施怎么可能这么没良心缺心眼,太冤枉她了。
至于越国之所以要把西施写成一个超级间谍,我怀疑越国人是为了掩饰自己做为战败国的屈辱——与其承认被动地割地赔款把美女当做慰安妇,不如反过来说那些都是计策——这样一来多有面子啊?
(旧作 选自于<新爱情时代>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5年5月第一版)
后一篇:未来属于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