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宠物好榜样
男的说,我供你吃供你喝起早贪黑当牛做马可是你一天到晚还是这不满意那不满意的,但是你那条京叭在咱家除了混吃混喝什么也不会干,而且注定这一辈子碌碌无为一事无成,为什么你到是对它宠爱有加?
女的说,因为京叭具备了你所不具备的宝贵品质。
男的要女的说来听听,女的便侃侃而谈——首先,它从来不和我争辩,而你则总是要和我就洗衣服做饭这些破烂问题分个大是大非;其次它即使被我冤枉了,也只是眼含热泪楚楚动人地看着我,并不没完没了地汪汪不休,而作为我的老公你则没有这么高贵的忍辱负重的品质;第三它虽然不能像你那样上班赚钱,但那是能力问题,但它对我的态度是任劳任怨的,不像你,明明可以陪我逛商店但是一定要推三拖四让我不愉快。
男的听了反唇相讥,说:“那么你能像咱家京叭似的吗?长一个狗记性——永远记不住我对它的伤害,而只记着我对它的好处?”
女的说:“我不是宠物。”
男的接茬:“所以不要抱怨我不宠你。”
这个故事大概可以说明为什么今天狗的“地位”与日俱增——现代人个性都那么强,谁离开谁都能活,惟独宠物没什么脾气,而且也不记仇,你无论对它怎样坏,它转头就忘。下次见了你,还是欢天喜地的。所以,活该它受宠,活该它日子过得好,活该它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因为它扮演了人不愿意扮演的角色,做了人做不到的事。
有一次在饭桌上,遇到一位坚决不吃排骨的生意人。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这生意人告诉大家,他不吃排骨是因为一只名叫西施的小狗。他说:“西施什么也不需要,除了你对它的关心。而且它那么依恋你,让你觉得生活美好。”后来西施死于意外事故,当时生意人出差在外,将西施托付给母亲,结果母亲想西施毕竟是狗,是狗就爱啃骨头,也是出于好心给炖了排骨,哪里想到,此西施一直是吃狗罐头的,根本没见过排骨,一口吞下去,被骨头恰住,气绝身亡。生意人在电话里听到这一噩耗,一句话也没多说,就挂断了电话。他说如果他不挂断电话,就可能会冲自己的母亲大喊大叫:“为什么你这么不小心?”从此之后,生意人绝食排骨。
一桌子的人,分成两派,一派认为生意人太过了,不就是一条狗吗?为了狗而和自己母亲生别扭,不应该,再今再后不吃排骨,更没有必要;另一派则对生意人的丧犬之痛表现出极大的理解和同情,但同时谴责生意人,不应该将西施托付给自己母亲,而应该交由有经验的狗看护。当下两派争得不亦乐乎,最后争到人对狗应有的态度以及一条狗应有的生活水准。其中一部分人言辞激烈嫉“狗”如仇——仿佛这个世界没有狗,人就可以生活得更好似的。
也许,在所有的宠物中,狗是最容易让人产生争执的——因为一条狗如果能得到人的喜爱,那么它就不再是狗,而是宠物;而如果人宠狗宠得太厉害,那么就可能招来自己同类的憎恶——不过是一条狗而已,值得对它那样好吗?
曾经有一个老婆婆,救助流浪狗,救助了很多年,花了很多钱。但是人们质疑她:为什么不救助失学儿童?
有一个有钱人,热爱小动物,于是自己投资建了一所宠物医院,有人说他有爱心,但立刻就遭到反驳,他的爱心为什么不献给那些缺医少药的穷人?
过去,国人对狗是没有什么好印象的——比如“狗东西”,“狗奴才”,“狗腿子”,“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在口语中,什么词只要一加上个“狗”字,就立刻面目可憎,实际上,狗的这些品质在狗身上并不招人讨厌,只要这狗是你自己的,你巴不得它对你更奴才一点,你让它坐下,它立刻坐下,你让它打滚,它立刻打滚。
也许,这正是人的弱点——喜欢别人对自己好。
对于狗来说,生于这个世纪该算是一种幸运。在过去,即便是富人家的狗,又怎么样?不是一样要看家护院?有几个去过狗美容院?上过狗幼儿园?穿过狗时装吃过狗饼干玩过狗玩具?但现在,狗的地位直线上升,它们吃的用的玩的穿的,哪一样都不比人的差,甚至要比人的更贵,更讲究。人们对宠物情真意切,视同己出,如果宠物有点头痛脑热,肯定比自己感冒发烧还着急,恨不能叫救护车直奔宠物医院。很多人电脑的屏幕保护就是自己的爱犬,还有人喜欢把自己的小狗狗叫做儿子或者女儿,带着狗儿子狗闺女出出进进——为什么他们就不肯自己生一个半个呢?
有人说,现代人之所以热衷于养宠物,是因为失望;也有人说,不是失望而是感情丰富;有人说只有富人才真喜欢宠物,但这不是事实,因为穷人对宠物也一样喜欢;有人认为,宠物可以治疗焦虑症,增进心脏健康,改善免疫系统;但也有人认为,宠物根本没有那么大帮助,最多不过是帮助人打发时间罢了。还有人说一看到老人孤独地带着一条狗,就觉得人情冷漠,子女都去哪里了?立刻就有人说这说明子女孝顺,怕老人孤单,宠物是最好的陪伴,比子女专业多了。
不论哪种说法更站得住脚,其实,人都是需要爱与被爱的,既然这样,还有什么比养一条狗更容易找到爱与被爱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