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生活意识比较”课题研究报告(完整版上)
为了解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的成长,比较不同文化环境下青少年的生活、学习状况,了解他们价值观形成的原因及发展趋势,自2005年11月起,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日本青少年研究所、韩国青少年开发院及美国的一家社会调查公司共同实施了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生活意识比较”课题研究。该课题历时一年多,共调查了四个国家156所学校的7304名高中学生。其中,中国调查了北京、上海、广州、四川、陕西、黑龙江六省市72所学校,共3240名高中及中专生;日本调查了长野县、爱知县、静冈县等12个地区12所学校,共1342名高中生;韩国调查了江原、光州、釜山等15个地区60所学校,共1714名高中生;美国调查了北卡罗来纳州等12个地区12所学校,共1008名高中学生。在研究中我们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数据和结论,这对于人们了解各国高中生的生活现状,研究当代青少年的现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研究发现,在自我意识方面,四国高中生中,美国高中生对自己最满意,其次是中国高中生,韩国、日本高中生对自己不太满意。同样,美国、中国高中生的幸福感也要高于韩、日高中生。多数高中生很关注自己的容貌,尤以韩国、中国、日本三个亚洲国家为甚,美国高中生对相貌的关注较低些。
在人生观方面,多数高中生具有较高的人生目标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大多数人不想有了钱就悠闲度日,这可能与当代青少年生活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有密切关系。这样的大环境使他们对未来生活充满憧憬,也给他们带来更多信心和希望。比较而言,中国高中生生活态度更积极,更具有集体主义倾向,但在对待生活的自主意识方面不如另外三国学生,“不管别人怎么想,自己要按自己的方式生活”的韩国高中生最多,中国高中生最低。
在学业和行为规范方面,四个国家的学生都非常看重学习成绩及未来出路,其中中国学生竞争压力更大,好好学习,考入大学获得高文凭是他们的主要目标。相比之下,日本高中生竞争压力最低。此外,和其他三国相比,中国高中生对学校的行为规范最认可。
在同伴交往方面,中国高中生更注重朋友间的精神交流,美国、韩国、日本高中生则把与同伴快乐玩耍作为重要标准。另外,亚洲三国的学生在交友时也经常和伙伴讨论学习,美国学生则更愿意和伙伴一起“做感兴趣的事”、“旅游”、“谈论异性朋友”、“去朋友家过夜”等。
在亲子关系方面,多数父母望子成龙,对子女期望较高,且母亲期望要明显高于父亲。比较而言,中国父母很少表扬孩子,和孩子沟通也最少,很少把孩子当大人看待。因此,中国高中生和父母在一起感到很快乐的比例也最低,有了烦恼也不愿找父母倾诉。
在生活环境方面,高中生们对家庭事务最关心,家和朋友聚会场所是四国高中生最喜欢的生活场所。此外,中国高中生的主人翁意识最强,远远超出四个国家的评价水平。
在流行文化和休闲活动方面,日本和韩国高中生对流行文化最为关心,中国学生关心比例不高,其中韩国高中生最关心计算机、上网和电子游戏。
在对其他国家的印象方面,中国高中生对美国和韩国的传媒文化最了解,看过日本动画片的人较多,最想到美国留学。中国高中生对韩国人评价最高,认为韩国人最亲切、最彬彬有礼、最重人情,认为美国人更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思维更活跃,而日本人、韩国人更勤奋,办事更遵守规则。美国高中生对中国人评价最高,认为中国人心胸宽大、忍耐力强、性格开朗,勤奋且遵守规则。但韩国高中生对中国人评价较低,认为中国人悠闲、不够勤奋、不遵守规则,对中国人的爱国心、责任心、正义感评价也较低。
报告一:
中国高中生拥有较好的生活品质,自我满意度较高,幸福感较强,仅次于美国高中生,比韩国、日本高中生高。
高中生阶段青少年的自我概念逐渐清晰,自我意识迅速提升,他们开始关心自己的容貌,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但青少年对自身特性的重视,大多受文化差异的影响。在集体主义和重视社会趋同性的东方社会(如中、日、韩),高中生更关心容貌和外在形象,而在美国这样崇尚个人主义的西方国家,审美存在多元化,因此容貌没有成为高中生们特别关注的自身特性。调查显示,中、日、韩三国报告自己非常关心和比较关心容貌的高中生都超过了一半,其中中国68.5%、日本66%、韩国83.2%,而美国仅为33.4%。
调查结果还显示,四国高中生中,美国高中生对自己最满意,其次是中国高中生。韩国、日本两国高中生队自己的满意度相对低一些。其中,美国高中生队自己满意的为85.2%,中国为69.2%、韩国为57.2%、日本为43.6%。不过,中国高中生认为自己幸福的比例同美国差别较小,两国的比例均高于日韩。其中,中国和美国分别为82.7%和83.8%,日本和韩国为77.4%和73.3%。这说明大多数中国高中生对自己比较满意,与日韩两国的高中生相比,他们对自己有着更加积极的评价。这种比例低于美国,可能是由于中国人更加尊奉谦虚的原则,在评价自己时,他们会相对低调,而美国人更加强调自我意识和个性张扬,他们会更倾向对自己做出高的评价。
可喜的是,绝大多数中国高中生认为自己是幸福的,他们虽然对自己做出了相对保守的评价,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幸福感,中国高中生认为自己幸福和比较幸福的为82.7%,美国为83.8%,两者相差无几。而日本和韩国高中生报告自己幸福的分别为77.4%和73.3%。高幸福感对于高中生的身心发展非常重要,这表明他们拥有更好的生活品质。
报告二:
中国高中生生活态度比较积极,具有较强的集体主义倾向,但对待生活缺乏一定的自主意识。
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高中生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生活准则,对人生有了自己的设想,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生活目标和态度。调查发现,与其他三国高中生相比,中国高中生最不甘于平淡的生活,他们的生活态度相对积极,对成功的渴求比较高。只有41.2%的中国高中生认为“能过上普通的生活就满足了”,这与韩国高中生(48.4%)比较接近,远低于美国(71.7%)和日本(66.3%)。可见,他们中大多数人并不想有了够生活的钱就悠闲度日。这可能与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有关。我们国家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充满机遇,充满竞争和挑战,这样的大环境使他们对未来生活充满憧憬,也给他们带来更多信心和希望。
调查还发现,韩国高中生对生活最具有自主意识,他们渴望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不希望他人来安排自己的生活。数据显示,四国高中生大多比较赞成“不管别人怎幺想,自己要按自己的方式生活”这一观点,其中尤以韩国学生最突出(92.5%)。其次是美国(78.6%)、日本(74.8%)、中国(72.4%)。
对“比起为他人还是多为自己考虑的好”这一观点,美国的支持率最高(88.2%),其次是韩国(69.6%)、中国(48.8%)、日本(47.6%)。从这一点来看,中日韩三国高中生比美国高中生会更多为他人考虑。这可能与文化差异有关。东方文化重视集体主义,提倡合作和相互依赖,强调感情联系,而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独善其身,管好自己的事是首要的,因此美国高中生会认为要更多先为自己考虑。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中国高中生更具有集体主义倾向。
但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其他三国而言,中国高中生对金钱和打工的意识是最低的(45.8%),日本最高(70.7%),美国其次(63.3%),韩国第三(52.2%)。与此对应的是他们对于金钱的兴趣,中国高中生对于金钱感兴趣的比例为64.9%,也远低于其他三国(日本90.1%,韩国90.1%,美国78.1%)。这可能与中国高中生课业负担繁重、学习任务紧张有关,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打工。同时,大多数中国父母也缺乏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和理财能力的意识,不愿意让孩子分散学习精力。担心孩子的身体和安全、不忍心让他们过早分担经济压力也是重要原因。另外,学校和社会也没有把高中生打工作为锻炼社会能力的方式。作为即将成人的高中生,适当参与社会工作,进行社会实践,对于未来的发展是很有益处的。因此,社会应多为高中生创造机会,同时老师、父母也需转变观念,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生活的情况下,让孩子们进行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
报告三:
高学历是四国高中生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其中,中国高中生竞争压力更大,对学习成绩最关心,最大愿望是“考上理想大学”和“提高成绩”。
调查发现,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对学历的期望均比较高,希望自己今后取得高学历(大学本科及以上)的人数比例很高,其中中国高中生最高,达到了77.5%,其他三国依次为美国74.7%,韩国69.7%,日本52.5%。而中美两国高中生希望获得本科以上学历(硕士、博士)的人数也接近1/2,分别占到了46.4%和47%。调查还发现,四国高中生对毕业后去向的关心比例非常高,均达到90%以上,毕业后去向成为他们不安和烦恼的主要事情之一。
对四国高中生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中国高中生比其他三国同龄人更重视学业。中国高中生赞同“作为高中生,学习最重要”的比例为80.6%,远远高于其他国家。韩国、美国和日本的高中生赞同这个观点的比例分别为50.9%、50.5%和46.2%。中国高中生对学习成绩的关心比例也是最高的。数据显示,四国高中生对学习或成绩的关心比例都很高,其中中国最高(93.4%),其次是韩国(88.2%)、美国(87.8%)、日本(74.1%)。
因此,“如何提高成绩”是四国高中生最不安或烦恼的事情。当被问道“最近你有不安或烦恼的事吗?”,在学习成绩、朋友关系、健康、高中毕业后的去向、与家人的关系、自己的容貌或性格、与异性的交往、家里的经济情况、与老师的关系、用于兴趣的时间太少、太忙等多个方面,学习成绩依然是最令四国高中生们烦恼的事情,居各国首位。在中国,最令高中生们烦恼的前五项分别是学习成绩(78.4%)、高中毕业后的去向(50.9%)、朋友关系和用于兴趣的时间太少(并列第三,36.2%)、太忙(31.5%)、健康(25.7%);在美国,最让高中生烦恼的前五项分别为学习成绩(54.6%)、太忙(45.3%)、高中毕业后的去向(38.5%)、用于兴趣的时间太少(25.2%)、与家人的关系(20.0%);在日本,前五项令高中生烦恼或不安的事情分别是学习成绩(58.1%)、高中毕业后的去向(52.5%)、自己的容貌和性格(36.5%)、朋友关系(26.0%)、用于兴趣的时间太少(25.6%);在韩国,前五项令高中生烦恼或不安的事情分别是学习成绩(84.4%)、高中毕业去向(84.1%)、自己的容貌和性格(53.5%)、朋友关系(41.2%)、健康(36.4%)。
横向比较也会发现,学习成绩更加困扰韩国和中国高中生。其中,韩国为84.4%,中国为78.4% ,日本为58.1%,美国为54.6%。从这四个数据中可以看出,虽然在日本、美国学习成绩也是最让高中生们烦恼的事情,但和韩国、中国相比,他们的比例要低得多。这说明在学习压力方面,中韩两国相对高些,日本、美国学生的学习压力较低。
由于学业的压力,高中生们目前最大愿望主要是“提高成绩”和“考上理想大学”。其中,中国高中生第一愿望是“考上理想大学”(76.4%),第二愿望是“提高成绩” (75.9%);美国高中生“提高成绩” (74.9%)排名第一,“搞好朋友关系”排名第二(67.2%),“考上理想大学”是第三愿望(54.2%);日本高中生“提高成绩”(58.1%)的愿望排名第一,“考上理想大学”排名最后;韩国高中生第一愿望是“考上理想大学”,第二愿望是“提高成绩”(74.0%)。
从上述几组数据可以看出,虽然生活丰富多彩,但学习成绩始终牵动着高中生们的喜怒哀乐,有好的学习成绩、考上理想大学依然是高中生们生活的主要内容。比较本次的一些调查数据发现,四国高中生存在比较一致的特点:第一,学业是目前高中生最为关注的事情,也是高中生最重要的任务之一。高中生最烦恼的事情就是因学业问题产生的,他们特别希望提高学习成绩。第二,虽然学习是高中生活的主要活动,但是学业并不是高中生活的唯一。四国高中生赞同“为了保证学习时间,就不参与其他社会活动”的百分比都很低,这说明高中生在学习的同时,仍然希望生活多姿多彩。同时,我们也发现,和其他三国高中生相比,中国高中生在关注学习、认同学习重要性、希望考入理想的大学和取得更高学历几个方面的比例都很高。这可能是因为:第一,中国的传统历来比较重视学习;第二,中国学生的竞争压力更大一些,考入好大学、获得高文凭是在竞争中得胜的重要保证。
报告四:
和其他三国高中生相比,中国高中生对学校行为规范最认可,但在遵守规则的同时也偶有逆反。
本次研究中,我们对中国、美国、日本和韩国高中生有关学校行为规范的观点也进行了调查。总体上看,中国高中生对学校行为规范认可度最高。例如,对“即使对校规感到不满也应该遵守”这一观点,中国高中生赞成的比例达到76.6%,排在第二,和排在第一的美国高中生的赞成比例82.5%只差5.9%;排在第三名的是韩国,为71.5%;第四名是日本,为68.6%;对“上课时不可以窃窃私语”和“上课时,不可以看课外书”两个观点,中国高中生赞成的比例也最高,分别为68.3%、87.0%。此外,中国高中生对“课堂上不可以故意让老师难堪”这一观点也最支持,比例高达91.5%,其次是美国(79.2%)、韩国(57.6%)、日本(57.4%)。在“对高中生的服装或发型不应有规定”这一点上,中国高中生赞成的比例是最低的。这些都说明了中国高中生对学校行为规范最认可。
但是,调查也发现,虽然中国高中生对学校行为规范最认可,对“课堂上即使再困倦也不可以睡觉”和“上课迟到一会儿也不可以” 两项的选择比例却相对较低,分别为60.1%和53.0%,在四国当中分别排在第三、四位。对“有作业就必须完成”这一点,四国高中生均比较赞成,其中,美国95.3%、日本90.2%、韩国87.7%、中国87.0%,排名最后。可见,与美国、日本和韩国的高中生相比,中国高中生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最遵守规则的群体,但是偶尔也会违反学校行为规范。这可能是因为中国强调集体主义,强调对团体规范的遵守,因此中国高中生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遵守学校行为规范。但在遵守集体行为规范时,可能会与个体的主观意愿冲突,表现出服从的行为,因此长期的服从也可能会导致逆反行为出现。
报告五:
四国高中生都喜欢值得信赖、可以相互倾诉的朋友,中国高中生更注重朋友间的精神交流,美国、韩国、日本高中生则把与同伴快乐玩耍作为重要标准。
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人际关系和以往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不仅对他们的学习和思想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对他们的社会性发展有重要作用。亲子关系虽然仍是高中生人际关系的重要部分,同伴关系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当被问到“对你来说,朋友是什幺样的人(可选多项)”,在朋友就是“什幺都能一起做的人”、“想法一样的人”、“兴趣相同的人”、“性格类似的人”、“可尊敬的人”、“应该顺从的人”“什幺都可以诉的人”、“一起打打闹闹的人”、“对我体贴关照的人”、“总想打电话或发短信的人”、“可依靠的人”、“表面上交往的人”、“有时视之为敌的人”、“礼节上交往的人”、“烦琐的人”、“可怕的人”、“想反抗的人”、“不是什幺都可以说的人”、“有时令人讨厌的人”、“自己的意见可以直说的人”等多个选项中,中国高中生的前五位选择标准依次为“能直接表达自己意见”(66.9%)、“兴趣相同”(65.0%)、“可以互相诉说”(62.6%)、“可以依靠”(61.4%)和“体贴关照”(58.1%);美国高中生的前五位选择标准分别是一起打闹(93.1%)、直接说意见(84.3%)、可以依靠(82.1%)、体贴关照(68.1%)、想法相同(63.2%);日本高中生的前五位选择标准是可以诉说(69.8%)、一起打闹(60.6%)、直接说自己意见(57.2%)、可以依靠(56.1%)、可尊敬的(32.8%);韩国高中生选择朋友的前五位标准是 一起打闹(77.5%)、直接说意见(72.0%)、可以依靠(70.1%)、想法相同(53.6%)、可以诉说(46.7%)。这说明总体看来四国高中生选择朋友的标准具有一致性,都会选择值得信赖、可以相互倾诉的人作为自己的朋友。
但是同时,数据也显示了中国高中生的朋友标准与其他三个国家存在差异。中国高中生在选择朋友时,“能够和自己一起打闹”并不是重要的标准。但其他三国高中生却认为这个标准很重要。例如,美国、韩国高中生把“一起打闹”作为选择朋友的首要标准, 分别是93.1% 和 77.5%,日本高中生将“一起打闹”的标准排在第二位(60.6%)。由此可以看出,在选择朋友方面,中国高中生更注重朋友之间精神上的交流,而其他三国高中生虽然也重视这一点,但他们可能更喜欢与伙伴快乐玩耍。
为了解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的成长,比较不同文化环境下青少年的生活、学习状况,了解他们价值观形成的原因及发展趋势,自2005年11月起,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日本青少年研究所、韩国青少年开发院及美国的一家社会调查公司共同实施了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生活意识比较”课题研究。该课题历时一年多,共调查了四个国家156所学校的7304名高中学生。其中,中国调查了北京、上海、广州、四川、陕西、黑龙江六省市72所学校,共3240名高中及中专生;日本调查了长野县、爱知县、静冈县等12个地区12所学校,共1342名高中生;韩国调查了江原、光州、釜山等15个地区60所学校,共1714名高中生;美国调查了北卡罗来纳州等12个地区12所学校,共1008名高中学生。在研究中我们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数据和结论,这对于人们了解各国高中生的生活现状,研究当代青少年的现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研究发现,在自我意识方面,四国高中生中,美国高中生对自己最满意,其次是中国高中生,韩国、日本高中生对自己不太满意。同样,美国、中国高中生的幸福感也要高于韩、日高中生。多数高中生很关注自己的容貌,尤以韩国、中国、日本三个亚洲国家为甚,美国高中生对相貌的关注较低些。
在人生观方面,多数高中生具有较高的人生目标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大多数人不想有了钱就悠闲度日,这可能与当代青少年生活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有密切关系。这样的大环境使他们对未来生活充满憧憬,也给他们带来更多信心和希望。比较而言,中国高中生生活态度更积极,更具有集体主义倾向,但在对待生活的自主意识方面不如另外三国学生,“不管别人怎么想,自己要按自己的方式生活”的韩国高中生最多,中国高中生最低。
在学业和行为规范方面,四个国家的学生都非常看重学习成绩及未来出路,其中中国学生竞争压力更大,好好学习,考入大学获得高文凭是他们的主要目标。相比之下,日本高中生竞争压力最低。此外,和其他三国相比,中国高中生对学校的行为规范最认可。
在同伴交往方面,中国高中生更注重朋友间的精神交流,美国、韩国、日本高中生则把与同伴快乐玩耍作为重要标准。另外,亚洲三国的学生在交友时也经常和伙伴讨论学习,美国学生则更愿意和伙伴一起“做感兴趣的事”、“旅游”、“谈论异性朋友”、“去朋友家过夜”等。
在亲子关系方面,多数父母望子成龙,对子女期望较高,且母亲期望要明显高于父亲。比较而言,中国父母很少表扬孩子,和孩子沟通也最少,很少把孩子当大人看待。因此,中国高中生和父母在一起感到很快乐的比例也最低,有了烦恼也不愿找父母倾诉。
在生活环境方面,高中生们对家庭事务最关心,家和朋友聚会场所是四国高中生最喜欢的生活场所。此外,中国高中生的主人翁意识最强,远远超出四个国家的评价水平。
在流行文化和休闲活动方面,日本和韩国高中生对流行文化最为关心,中国学生关心比例不高,其中韩国高中生最关心计算机、上网和电子游戏。
在对其他国家的印象方面,中国高中生对美国和韩国的传媒文化最了解,看过日本动画片的人较多,最想到美国留学。中国高中生对韩国人评价最高,认为韩国人最亲切、最彬彬有礼、最重人情,认为美国人更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思维更活跃,而日本人、韩国人更勤奋,办事更遵守规则。美国高中生对中国人评价最高,认为中国人心胸宽大、忍耐力强、性格开朗,勤奋且遵守规则。但韩国高中生对中国人评价较低,认为中国人悠闲、不够勤奋、不遵守规则,对中国人的爱国心、责任心、正义感评价也较低。
报告一:
中国高中生拥有较好的生活品质,自我满意度较高,幸福感较强,仅次于美国高中生,比韩国、日本高中生高。
高中生阶段青少年的自我概念逐渐清晰,自我意识迅速提升,他们开始关心自己的容貌,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但青少年对自身特性的重视,大多受文化差异的影响。在集体主义和重视社会趋同性的东方社会(如中、日、韩),高中生更关心容貌和外在形象,而在美国这样崇尚个人主义的西方国家,审美存在多元化,因此容貌没有成为高中生们特别关注的自身特性。调查显示,中、日、韩三国报告自己非常关心和比较关心容貌的高中生都超过了一半,其中中国68.5%、日本66%、韩国83.2%,而美国仅为33.4%。
调查结果还显示,四国高中生中,美国高中生对自己最满意,其次是中国高中生。韩国、日本两国高中生队自己的满意度相对低一些。其中,美国高中生队自己满意的为85.2%,中国为69.2%、韩国为57.2%、日本为43.6%。不过,中国高中生认为自己幸福的比例同美国差别较小,两国的比例均高于日韩。其中,中国和美国分别为82.7%和83.8%,日本和韩国为77.4%和73.3%。这说明大多数中国高中生对自己比较满意,与日韩两国的高中生相比,他们对自己有着更加积极的评价。这种比例低于美国,可能是由于中国人更加尊奉谦虚的原则,在评价自己时,他们会相对低调,而美国人更加强调自我意识和个性张扬,他们会更倾向对自己做出高的评价。
可喜的是,绝大多数中国高中生认为自己是幸福的,他们虽然对自己做出了相对保守的评价,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幸福感,中国高中生认为自己幸福和比较幸福的为82.7%,美国为83.8%,两者相差无几。而日本和韩国高中生报告自己幸福的分别为77.4%和73.3%。高幸福感对于高中生的身心发展非常重要,这表明他们拥有更好的生活品质。
报告二:
中国高中生生活态度比较积极,具有较强的集体主义倾向,但对待生活缺乏一定的自主意识。
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高中生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生活准则,对人生有了自己的设想,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生活目标和态度。调查发现,与其他三国高中生相比,中国高中生最不甘于平淡的生活,他们的生活态度相对积极,对成功的渴求比较高。只有41.2%的中国高中生认为“能过上普通的生活就满足了”,这与韩国高中生(48.4%)比较接近,远低于美国(71.7%)和日本(66.3%)。可见,他们中大多数人并不想有了够生活的钱就悠闲度日。这可能与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有关。我们国家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充满机遇,充满竞争和挑战,这样的大环境使他们对未来生活充满憧憬,也给他们带来更多信心和希望。
调查还发现,韩国高中生对生活最具有自主意识,他们渴望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不希望他人来安排自己的生活。数据显示,四国高中生大多比较赞成“不管别人怎幺想,自己要按自己的方式生活”这一观点,其中尤以韩国学生最突出(92.5%)。其次是美国(78.6%)、日本(74.8%)、中国(72.4%)。
对“比起为他人还是多为自己考虑的好”这一观点,美国的支持率最高(88.2%),其次是韩国(69.6%)、中国(48.8%)、日本(47.6%)。从这一点来看,中日韩三国高中生比美国高中生会更多为他人考虑。这可能与文化差异有关。东方文化重视集体主义,提倡合作和相互依赖,强调感情联系,而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独善其身,管好自己的事是首要的,因此美国高中生会认为要更多先为自己考虑。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中国高中生更具有集体主义倾向。
但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其他三国而言,中国高中生对金钱和打工的意识是最低的(45.8%),日本最高(70.7%),美国其次(63.3%),韩国第三(52.2%)。与此对应的是他们对于金钱的兴趣,中国高中生对于金钱感兴趣的比例为64.9%,也远低于其他三国(日本90.1%,韩国90.1%,美国78.1%)。这可能与中国高中生课业负担繁重、学习任务紧张有关,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打工。同时,大多数中国父母也缺乏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和理财能力的意识,不愿意让孩子分散学习精力。担心孩子的身体和安全、不忍心让他们过早分担经济压力也是重要原因。另外,学校和社会也没有把高中生打工作为锻炼社会能力的方式。作为即将成人的高中生,适当参与社会工作,进行社会实践,对于未来的发展是很有益处的。因此,社会应多为高中生创造机会,同时老师、父母也需转变观念,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生活的情况下,让孩子们进行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
报告三:
高学历是四国高中生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其中,中国高中生竞争压力更大,对学习成绩最关心,最大愿望是“考上理想大学”和“提高成绩”。
调查发现,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对学历的期望均比较高,希望自己今后取得高学历(大学本科及以上)的人数比例很高,其中中国高中生最高,达到了77.5%,其他三国依次为美国74.7%,韩国69.7%,日本52.5%。而中美两国高中生希望获得本科以上学历(硕士、博士)的人数也接近1/2,分别占到了46.4%和47%。调查还发现,四国高中生对毕业后去向的关心比例非常高,均达到90%以上,毕业后去向成为他们不安和烦恼的主要事情之一。
对四国高中生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中国高中生比其他三国同龄人更重视学业。中国高中生赞同“作为高中生,学习最重要”的比例为80.6%,远远高于其他国家。韩国、美国和日本的高中生赞同这个观点的比例分别为50.9%、50.5%和46.2%。中国高中生对学习成绩的关心比例也是最高的。数据显示,四国高中生对学习或成绩的关心比例都很高,其中中国最高(93.4%),其次是韩国(88.2%)、美国(87.8%)、日本(74.1%)。
因此,“如何提高成绩”是四国高中生最不安或烦恼的事情。当被问道“最近你有不安或烦恼的事吗?”,在学习成绩、朋友关系、健康、高中毕业后的去向、与家人的关系、自己的容貌或性格、与异性的交往、家里的经济情况、与老师的关系、用于兴趣的时间太少、太忙等多个方面,学习成绩依然是最令四国高中生们烦恼的事情,居各国首位。在中国,最令高中生们烦恼的前五项分别是学习成绩(78.4%)、高中毕业后的去向(50.9%)、朋友关系和用于兴趣的时间太少(并列第三,36.2%)、太忙(31.5%)、健康(25.7%);在美国,最让高中生烦恼的前五项分别为学习成绩(54.6%)、太忙(45.3%)、高中毕业后的去向(38.5%)、用于兴趣的时间太少(25.2%)、与家人的关系(20.0%);在日本,前五项令高中生烦恼或不安的事情分别是学习成绩(58.1%)、高中毕业后的去向(52.5%)、自己的容貌和性格(36.5%)、朋友关系(26.0%)、用于兴趣的时间太少(25.6%);在韩国,前五项令高中生烦恼或不安的事情分别是学习成绩(84.4%)、高中毕业去向(84.1%)、自己的容貌和性格(53.5%)、朋友关系(41.2%)、健康(36.4%)。
横向比较也会发现,学习成绩更加困扰韩国和中国高中生。其中,韩国为84.4%,中国为78.4% ,日本为58.1%,美国为54.6%。从这四个数据中可以看出,虽然在日本、美国学习成绩也是最让高中生们烦恼的事情,但和韩国、中国相比,他们的比例要低得多。这说明在学习压力方面,中韩两国相对高些,日本、美国学生的学习压力较低。
由于学业的压力,高中生们目前最大愿望主要是“提高成绩”和“考上理想大学”。其中,中国高中生第一愿望是“考上理想大学”(76.4%),第二愿望是“提高成绩” (75.9%);美国高中生“提高成绩” (74.9%)排名第一,“搞好朋友关系”排名第二(67.2%),“考上理想大学”是第三愿望(54.2%);日本高中生“提高成绩”(58.1%)的愿望排名第一,“考上理想大学”排名最后;韩国高中生第一愿望是“考上理想大学”,第二愿望是“提高成绩”(74.0%)。
从上述几组数据可以看出,虽然生活丰富多彩,但学习成绩始终牵动着高中生们的喜怒哀乐,有好的学习成绩、考上理想大学依然是高中生们生活的主要内容。比较本次的一些调查数据发现,四国高中生存在比较一致的特点:第一,学业是目前高中生最为关注的事情,也是高中生最重要的任务之一。高中生最烦恼的事情就是因学业问题产生的,他们特别希望提高学习成绩。第二,虽然学习是高中生活的主要活动,但是学业并不是高中生活的唯一。四国高中生赞同“为了保证学习时间,就不参与其他社会活动”的百分比都很低,这说明高中生在学习的同时,仍然希望生活多姿多彩。同时,我们也发现,和其他三国高中生相比,中国高中生在关注学习、认同学习重要性、希望考入理想的大学和取得更高学历几个方面的比例都很高。这可能是因为:第一,中国的传统历来比较重视学习;第二,中国学生的竞争压力更大一些,考入好大学、获得高文凭是在竞争中得胜的重要保证。
报告四:
和其他三国高中生相比,中国高中生对学校行为规范最认可,但在遵守规则的同时也偶有逆反。
本次研究中,我们对中国、美国、日本和韩国高中生有关学校行为规范的观点也进行了调查。总体上看,中国高中生对学校行为规范认可度最高。例如,对“即使对校规感到不满也应该遵守”这一观点,中国高中生赞成的比例达到76.6%,排在第二,和排在第一的美国高中生的赞成比例82.5%只差5.9%;排在第三名的是韩国,为71.5%;第四名是日本,为68.6%;对“上课时不可以窃窃私语”和“上课时,不可以看课外书”两个观点,中国高中生赞成的比例也最高,分别为68.3%、87.0%。此外,中国高中生对“课堂上不可以故意让老师难堪”这一观点也最支持,比例高达91.5%,其次是美国(79.2%)、韩国(57.6%)、日本(57.4%)。在“对高中生的服装或发型不应有规定”这一点上,中国高中生赞成的比例是最低的。这些都说明了中国高中生对学校行为规范最认可。
但是,调查也发现,虽然中国高中生对学校行为规范最认可,对“课堂上即使再困倦也不可以睡觉”和“上课迟到一会儿也不可以” 两项的选择比例却相对较低,分别为60.1%和53.0%,在四国当中分别排在第三、四位。对“有作业就必须完成”这一点,四国高中生均比较赞成,其中,美国95.3%、日本90.2%、韩国87.7%、中国87.0%,排名最后。可见,与美国、日本和韩国的高中生相比,中国高中生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最遵守规则的群体,但是偶尔也会违反学校行为规范。这可能是因为中国强调集体主义,强调对团体规范的遵守,因此中国高中生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遵守学校行为规范。但在遵守集体行为规范时,可能会与个体的主观意愿冲突,表现出服从的行为,因此长期的服从也可能会导致逆反行为出现。
报告五:
四国高中生都喜欢值得信赖、可以相互倾诉的朋友,中国高中生更注重朋友间的精神交流,美国、韩国、日本高中生则把与同伴快乐玩耍作为重要标准。
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人际关系和以往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不仅对他们的学习和思想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对他们的社会性发展有重要作用。亲子关系虽然仍是高中生人际关系的重要部分,同伴关系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当被问到“对你来说,朋友是什幺样的人(可选多项)”,在朋友就是“什幺都能一起做的人”、“想法一样的人”、“兴趣相同的人”、“性格类似的人”、“可尊敬的人”、“应该顺从的人”“什幺都可以诉的人”、“一起打打闹闹的人”、“对我体贴关照的人”、“总想打电话或发短信的人”、“可依靠的人”、“表面上交往的人”、“有时视之为敌的人”、“礼节上交往的人”、“烦琐的人”、“可怕的人”、“想反抗的人”、“不是什幺都可以说的人”、“有时令人讨厌的人”、“自己的意见可以直说的人”等多个选项中,中国高中生的前五位选择标准依次为“能直接表达自己意见”(66.9%)、“兴趣相同”(65.0%)、“可以互相诉说”(62.6%)、“可以依靠”(61.4%)和“体贴关照”(58.1%);美国高中生的前五位选择标准分别是一起打闹(93.1%)、直接说意见(84.3%)、可以依靠(82.1%)、体贴关照(68.1%)、想法相同(63.2%);日本高中生的前五位选择标准是可以诉说(69.8%)、一起打闹(60.6%)、直接说自己意见(57.2%)、可以依靠(56.1%)、可尊敬的(32.8%);韩国高中生选择朋友的前五位标准是 一起打闹(77.5%)、直接说意见(72.0%)、可以依靠(70.1%)、想法相同(53.6%)、可以诉说(46.7%)。这说明总体看来四国高中生选择朋友的标准具有一致性,都会选择值得信赖、可以相互倾诉的人作为自己的朋友。
但是同时,数据也显示了中国高中生的朋友标准与其他三个国家存在差异。中国高中生在选择朋友时,“能够和自己一起打闹”并不是重要的标准。但其他三国高中生却认为这个标准很重要。例如,美国、韩国高中生把“一起打闹”作为选择朋友的首要标准, 分别是93.1% 和 77.5%,日本高中生将“一起打闹”的标准排在第二位(60.6%)。由此可以看出,在选择朋友方面,中国高中生更注重朋友之间精神上的交流,而其他三国高中生虽然也重视这一点,但他们可能更喜欢与伙伴快乐玩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