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孙云晓
孙云晓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1,862
  • 关注人气:83,1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开孩子身上的枷锁

(2006-04-23 11:17:07)
分类: 我的文章
  哪一位父母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当孩子对您的“志向”感到痛苦的时候,您该怎么做呢?
  我是苦孩子出身,从小在文化沙漠中长大。因此,我决心让女儿从小接受文学艺术的熏陶。
  在我的家里,有一架钢琴,她像一位高贵而失声的公主,寂寞地伫立在客厅一角。多年来,成为我心中隐隐地痛。
  女儿4岁多的时候,是个令人陶醉的小天使。她爱说爱笑爱唱歌爱跳舞,一听到音乐就会跳起来。1986年,我的第一本书刚刚出版,扣税后收到1837元稿酬,几乎是从未有过的一笔大收入。为了女儿,我们连稿费加储蓄倾其所有,托人买回一架珠江牌114钢琴。天真好奇的女儿充满惊喜,总在钢琴那儿弄出一些声响。
  说真心话,我们与许多学琴儿童的父母一样,并不敢奢望孩子将来成为钢琴家,而只盼着培养孩子的音乐修养。当然,如果孩子万一走上音乐之路,那也是求之不得的事。为此目标,我们又从微薄的工资中挤出钱来,请了钢琴教师。每周两个晚上,孩子去老师家学琴。
  刚开始的时候,女儿既紧张又兴奋,挺快就掌握了简单练习曲的弹奏方法,回到家里也愿意练习。然而,现实渐渐击碎了我们的梦想。随着进度加快,女儿感到了学琴的难度,不大愿意去老师家,也不再主动练琴。其实,这完全是正常现象。可是,我们却犯了急躁的毛病,总训斥孩子不努力,怕吃苦。结果,加重了孩子的恐惧心理,反而分散了已经较弱的注意力。
  一天晚上,劳累了一天的妻又带女儿去老师家学琴。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女儿没记住上节课的要领,一上琴难免错误百出。那位中年女教师表示了明显的不满意,敏感的女儿愈发战战兢兢,更难以达到新课的要求。回到家,女儿被扯到琴凳上,在妈妈的厉声训斥中,不知所措地弹着琴。我清清楚楚地看到,一颗接一颗的泪珠从女儿的脸上滚落下来,摔碎在象牙一般洁白的琴键上。当女儿明确表示不愿意弹琴了,我们尊重了她的意见,停止了钢琴课。从此,我家的钢琴成了寂寞的钢琴。
  转眼十几年过去了,我的女儿已经大学毕业。她酷爱读书,喜欢写作,但她却依然不愿弹钢琴。我问及她童年学琴的感受时,她脱口而出两个字:“恐怖!”她又说:“没学会钢琴是个遗憾,但没有失去自由值得庆幸,它给了我选择与发展的机会。”
  从那时起,除了游泳之外,我几乎没有给孩子报什么特长班,而是选择了多让孩子自由体验的发展之路。
  譬如,孩子上小学之后,往往会害怕写作文,因为孩子不知道写什么,也对表达感到困难重重。这实际上是一个坎,也是一个分水岭。喜欢作文的孩子,可能在文科上显示出才能,而害怕作文的孩子,也可能由此对文科敬而远之。
  我意识到起点的重要,注意培养女儿的兴趣和观察力,因为这是成功的关键。
  一天晚上,我和女儿在街上走着。刚上一年级的女儿忽然问:
  “爸爸,您看地上的碎玻璃像什么?”
  原来,女儿发现地上的碎玻璃在路灯的照耀下在闪闪发光。孩子的可爱处之一是能发现成人发现不了的美。我灵机一动,鼓励她自己想一想闪光的碎玻璃像什么。
  女儿仔细地看了看,回答:
  “这些碎玻璃就像闪闪的星星,又像珍珠。”
女儿能有如此的想象力,并有优美的词句,让我惊喜不已。我大加称赞,说:
  “太棒了!你形容得又准确又美丽,如果写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日记呀!”
  女儿兴奋起来了,眼睛在灯光下闪着亮光。不过,她又想起了什么,说:
  “我想写,可好多字不会写。”
  “没关系!你的拼音不是很好吗?不会写的字,可以写拼音嘛。”
  于是,在我的鼓励下,1990年3月10日,刚读小学一年级的女儿,写下了她的第一篇日记:

  晚上我学完qín,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见地上的suì玻lì在路灯下闪guāng。我问爸爸这xiē玻lì像什么,爸爸ràng我自己想。我仔xì地看了看说:“这xiē玻lì就像闪闪的星星,也像zhēnzhū。”爸爸kuājiǎng了我。

  女儿写日记由此一发不可收,一直坚持到小学毕业。
  升入小学三年级时,作文有了难度,怎么选择突破点呢?
  我觉得,写作文的成功秘诀在于写熟悉的事,写具体的事,写感动自己的事,写自己喜欢的事。于是,我建议女儿观察热带鱼生小鱼,体会吃椰子等生活细节。后来,我还和女儿一起养猫、养兔子。结果,女儿写的《热带鱼生小鱼》等三篇日记,被《中国儿童报》当范文发表,写的长达1500字的《小兔子三部曲》,发表在《东方少年》杂志上。这些都让女儿信心大增,始终认定作文是自己的强项,写作是快乐的事情。
  许多父母总是在抱怨当前的所谓应试教育的压力让人喘不过气来,逼孩子去疯狂的竞争。但实际上,父母不是无可奈何的,是可以有选择的。
  回顾女儿成长的历程,我感动欣慰,因为我让女儿走了一条自由轻松的成长之路,很少让她参加什么兴趣班,也不争什么名次。女儿18岁以前走过了全国13个省,还在日本过了两个暑假的民宿活动,结果她考上了复旦大学,刚毕业就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工作,在一家著名的媒体当记者,因为她的独立能力和写作能力很强。
  人是环境的产物,孩子自然不例外,因此,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曾经有一位母亲问过我:“为什么孩子总爱和大人顶嘴?”
  其实顶嘴也是一种成长,要学会和孩子讲道理,讨价还价也可以,谈判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种民主的教育。重要的是不要提前给孩子的成长道路设置限制,更不能“一厢情愿”地规定孩子成长的空间,因为教育是人的解放,不是枷锁。
  让孩子快乐的成长,让教育真正解放孩子?我的建议是:
  ★把孩子从重点学校的压力下解放出来。重点学校固然在课程教学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但未必每个孩子都适合去重点学校。如果孩子在重点学校读书有困难的话,父母不必非要出大把的钞票让孩子去受罪。考试是重要的,学历也是重要的,但比考试和学历更重要的是人格,是使人能够获得真正幸福的健康人格。
  ★把孩子从分数和名次中解放出来。应试教育在目前的中国还存在,因此彻底摆脱分数与名次的压力还是有些难度。所以父母要端正观念,并与孩子逐步形成共识;只要努力了,即便没有考好也不必太在意。奋斗者的脚下总是有路可走的。
  ★尊重孩子的想法,对前途的选择要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要真正解放孩子,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只有彻底尊重了他们,才能使他们远离枷锁。

  选自孙云晓著《好父母 好方法》,漓江出版社2006年1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