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请敬爱你的小孩
(2012-12-05 15:12:23)
标签:
真心不知道还是人生哲理小儿情感 |
分类: 每周书 |
我也想有这样的爸爸
——读赵洪云《爸爸与小孩》有感
http://s16/mw690/475b1301td015bb4f398f&690
我印象中的赵洪云,那是位相当优秀的科学家。拥有多项科技科技专利,尤其是“贝多钢琴助学仪”,为孩子们带来学琴的乐趣外,更替天下琴童家长抚平多少身心的疲惫。
听见这位清华工科才子出文艺范的书,而且是本诗意拳拳的“育儿书”,我的隐形眼镜差点弹出眼眶。
好容易拿到书。嗯,精致装帧,轻淡色彩。别具匠心,绝不喧哗。像极了这位聪明到“敲敲头顶,脚底板会作响”的科学家……呃,兼诗人。
听说赵洪云不那么擅长应酬,不大会在酒酣饭饱的桌上说请请请,好好好。是,真得是这样绝不媚俗的人,才能写得出这样没有用一个生僻字,没有用一个华丽句式,一篇篇都宛若流淌自清冽甘泉的诗样文字——
“小孩觉得这个啦啦啦有魔力。
继续高兴地唱,啦啦啦……
几个啦啦啦滞后,小孩就长大了。
看星星还是那些星星。
又不是那些星星。
想问爸爸,问不着了。
“爸爸说,对。一个人要有力量,他首先要当一个能够安静的人。
安静地想一些问题,安静地做一些事情。
“这都是因为,地球和太阳的距离不太远,也不太近,正适合地球上的生物生存。
互相喜欢的人之间,也是这样啊。
我们喜欢某个人,也要和他有足够的距离,这样他才会觉得自由,心里才会轻松。
“小孩说,为什么你们大人也有不知道的事情?
爸爸说,因为,很多问题大人们都习惯不再想了。”
……………………
——这些安静&干净的句子,像一位高手的出招,看似轻倩一拳,却击中你心底的柔软。这个貌似繁华、实则荒凉的年代,从来不缺抖机灵、渲气氛的聪明人。但是,如果没有一颗沉静的心,所有的喧哗都不过是随波逐流的稻草,略有波涛便不知所踪。与其说这是一本写给八岁小儿的书,不如说,这本书致天下所有纷乱迷惑的身心。
这些文字的奇妙之处,除了深入浅出的哲理,和微妙有趣的禅意,还在于它出自一位如假包换的科学家之手,所以有很多有趣的科普常识。像避雷针啊,镜子啊,蜡烛啊,湖水的闪光啊……9成以上的家长都会被求知欲强烈的孩子们问到这些,但是,亲,你是怎么回答的呢?
一句轻飘飘的“没看我忙着呢吗”,还是不耐烦的“问这些没用的做什么?还不赶快做作业去”?也许,耐心一点的家长,会帮忙查一下维基百科,或者上当当抢购一套《十万个为什么》。有几位爸爸会像赵洪云,蹲下身子,拉着小孩的手,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的所有物理常识,和人生哲理?被那样敷衍的小孩,和这样敬爱的小孩,长大后会有怎样的不一样呢?
天下每一位小孩,必然如此梦想、渴望、需求这样的爸爸。真心羡慕书中这个可爱的小孩啊。不知道这个小孩现在能不能完全领悟爸爸的话,但毫无疑问,很久很久以后的某一天,午后,阳光,他偶然再次翻读这本凝结着父亲才华与苦心的小书,突然想再问爸爸一个问题,可是骤然发现,已经问不着了,他一定会泪流满面。并且在这一刻,成为一个富有无穷力量的、懂得赐予他人的、真正完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