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约人,当然希望双方准时。不过有时人家迟到,有时自己迟到,总有一个“情有可原”的限度。不是怕等——是怕“干等”。干等即什么事也做不了,等等等,浪费时间精神。你迟到为摆架子?难道我没架子吗?干等的心情不好,愈等愈气,愈等愈急,当然愈等愈担心也是有的。
如果带一本书去看就比较好。一边上网更好。我也试过,即使有点精神寄托,一直等对方到了,马上起来一言不发便跑掉。“先到先等”?“不见不散”?就是这样!
其实这是店名:——北角有家“先到先等”,北京有家“不见不散”。名字不错,古意盎然。但想深一层,相当愚忠。
看武侠小说或粤语陈片,大侠和师兄妹都爱相约:“明年十月初三,我们在华山/昆仑山/武当/峨眉/蝴蝶谷/忏情崖/紫竹林……再见。先到先等,不见不散!”
盟誓如是,比武如是,为父报仇决一死战也如是。
山那么大,谷那么深,海那么阔。十月初三几点钟?在哪儿?有无歇脚处喝杯咖啡?若有人迟到或不来了,谁通知,会不会忘了?你死了我还得信守不见不散的承诺吗?……
奇怪,都付得起时间,都在干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