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数字IT |
4亿年前有一种罕见庞大的鱼 一口咬下去力量达5吨 地球上所有生物都猛不过它 |
生活于4亿年前泥盆纪时代海洋中的邓氏鱼,虽称不上巨无霸,却是人类已知盾皮鱼家族中体型最大的成员,而且它的存在比陆上第一只恐龙的诞生还要早1.75亿年左右。 当然,邓氏鱼之所以引起科学家的兴趣,并不仅仅因为它很古老、它的化石很珍稀。据英国皇家学会《生物通讯》杂志28日刊登文章揭示,邓氏鱼吞噬猎物的咬合力高达1.1万磅(5吨)以上,是迄今发现的撕咬力最强的生物。就是鲨鱼来到面前,它一口就能将其撕成两半! 杂食巨无霸
样子长得有点丑 血盆大口像铡刀 据《泰晤士报》29日报道,这种可怕的海怪生活在泥盆纪(4.15亿年前-3.6亿年前)的晚期,属于恐鱼科,是最原始的有颌鱼类盾皮鱼中最显赫的一族。 当时,海洋鱼类是这颗星球上的主宰,这个时期最早的鲨鱼也已经出现了,但它们的状况却非常令人担忧,因为在那个时代,鲨鱼不过是更为凶猛的其他海洋生物的盘中餐罢了,比如邓氏鱼。 样子古怪的邓氏鱼头部长着坚硬无比的“盔甲”,身长一般可以达到10米,体重则为4吨左右。它看起来像是凶暴的猛兽,却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牙齿,而是以相互咬合的长条嶙峋状的刃片代替。邓氏鱼嘴张开的直径在半米到1米之间,吃东西时下颌不动,上颌向上抬起,然后向下切割,像铡刀一样。
什么都吃不讲究 落下“消化不良” 邓氏鱼的牙齿只需轻轻一咬,就可以将最为凶猛的鲨鱼咬成两半,它甚至可以吞下当时海洋环境下的所有生物。 而且邓氏鱼对它的食物毫不讲究,它吃鱼类,甚至自己的同类。正是因为邓氏鱼对食物毫不讲究,而且不怎么咀嚼,因此多少有些“消化不良”的毛病——它的化石常和被回吐的、半消化的鱼在一起。
重量级海怪
一口下去5吨重 虽然这种貌似推土机的庞然大物,一直被认为是原始海洋中的顶级掠食者,但我们对它究竟有多厉害并没有充分认识。 自然界的力量以各种形态出现,但只有一种来自“咬”的动作;只有一种涉及到牙齿;只有一种最令人着迷,这种力量就是咬合力。 安德森博士和韦斯特尼特博士利用计算机模型,在邓氏鱼头骨化石的基础上还原出了它的双颌肌肉组织,并根据机械工程学原理精确推算出了它的撕咬力。研究发现,邓氏鱼的撕咬力集中在上颌前端的一小块区域,平均每平方厘米产生的压力可达5600公斤!芝加哥费尔德博物馆鱼类馆长、论文作者之一的马克·韦斯特尼特说:“如果这种咬合力发生在水中,它(的力度)能把鲨鱼震出水面。”
还具有强大吸力 科学家说,邓氏鱼不仅咬合力惊人,吸力也巨大。这份发表在《生物学通讯》上的研究报告指出,邓氏鱼独一无二的颌部结构靠4个协调运作的可转动关节连接,不仅保证其撕咬的力度无鱼能及,而且速度也快如闪电。它能在1/50秒内抬起上颌,由此产生的强大吸力令猎物直接就进入了胃部。巨大吸力和强劲咬合力同集一身,使邓氏鱼成为罕见生物。 研究邓氏鱼的科学家韦斯特尼特说:“工作最有趣的部分就是发现这种体表多甲的鱼不仅张嘴时速度极快,合嘴时力度也相当大。”
咬合力为生物之最 为方便比较,科学家还举了个例子:如果一个重63公斤的女人,穿着细高跟鞋站在她丈夫的脚指头上,那么这位丈夫的这个脚指头要承受约127公斤的压力。45个63公斤的女人一起站在这个面积大约1平方厘米的脚指头上所产生的压力,才能及得上邓氏鱼一口下去的咬合力——它的咬合力约5600公斤/平方厘米。 这个力量表明邓氏鱼的撕咬力是已知的动物中最强大的: 最大肉食恐龙之一的暴龙的撕咬力为1360公斤/平方厘米,是邓氏鱼的1/4; 目前现存的撕咬力最强的动物是美洲鳄,咬合力为963公斤; 现代鲨鱼咬合力为136公斤; 人类的咬合力只有77公斤; 但值得欣慰的是,拉布拉多猎狗咬合力为57公斤。
海洋老爷车
称雄一时 最终输给了鲨鱼 这种所向无敌的力量令邓氏鱼称霸水域,对比自己嘴还大的鱼类也照吃不误。安德森博士表示:“邓氏鱼能够吞下水中的任何东西。”早期的鲨鱼在邓氏鱼面前根本不堪一击,只能小心翼翼地绕道而行。至于那些依靠外壳保护自己的软体动物更是顷刻间就粉身碎骨。 然而,巨大的身躯极大地影响了邓氏鱼的运动速度和灵敏度,尽管包括邓氏鱼在内的盾皮鱼在被称为“鱼的时代”的泥盆纪称雄一时,但它最终却被比自己体型小的鱼类取代了。 因为它的体长在8米-10米间,重达好几吨,属于海洋中的“老爷车”一族,这种臃肿的身材就限制了它的速度和灵活性,虽有一身蛮力却无法自如发挥,最后战胜它的可能就是它的手下败将——鲨鱼。 让科学家感到有趣的,正是在邓氏鱼及类似生物灭绝后,鲨鱼才开始进一步进化,体型变得更大,种类变得繁多起来。 部分生物咬合力对比 (单位:磅 1磅=0.454公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