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再大,大不过家!走遍世界也改变不了你的庸俗!!
(2017-01-23 09:28:31)世界再大,大不过家!走遍世界也改变不了你的庸俗!!
爱神陈保才
在街上看到一个店名,世界再大,大不过家。心,瞬间被悸动。感觉非常好。而且,让我想到许都事情。
比如,周游世界与回家。
年少的时候,我特别想周游世界。真的,在十六七岁的时候,就是高中那几年,非常想,那时候同学关系处得一般,尤其是高一,因为对文学的痴迷,我偏科了,而初中学习拔尖的我忽然觉得失落,在崇洋媚外重理轻文班主任的一系列过火言论下,我觉得非常没劲,看不到乐趣。
所有人都埋头苦干,学渣有学渣的快活,学霸有学霸的世界,一个班60人,大概有四五十人铁了心学理科,他们自成一个世界,而剩下的人,打算学文的,很多都吊儿郎当。我和他们不一样。我并不是因为理科不好而选学文科,我是因为特别痴迷文学,迷到不行;而且,他们理科不好,会觉得无所谓,我理化退步了我依然难过,虽然我预备选文科,但我依然觉得这很丢人。于是,那时候我就想去周游世界,想去流浪,写出三毛撒哈拉沙漠一样的故事。
没错,那年代流行三毛。其实三毛早都流行了。但在小县城里,一个刚从乡下来的男孩子,当我知道三毛的时候,其实她早都风靡很多年了。
我的一个同学叫王朔,他母亲据说以前是南方周末的记者,后来回到小县城当图书管理员,和他父亲离婚了。说起来是另一个悲伤的故事,但这个王朔真的读的文学作品比我多,三毛的书就是他借给我读的。学业上找不到寄托的我,在文学的世界里徜徉,于是,真的想抛开了一切,去流浪,不管结果是什么。只是,想起父母的辛苦,想起一走了之可能对不住父母,还是没有去。
另一个想流浪的时间是大一。刚刚经历了高考的洗礼。韩寒正火得一塌糊涂,成为叛逆英雄。我想,我五年级开始发表作品,也算少年有才,而当我为了考大学而付出了几乎所有的时间在数学几何上时,我几乎没有多少时间去阅读文学作品,于是,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太亏了——如果我将那些用在代数几何难题上的时间用来阅读,我该积累多少文学素材,沉淀该有多深?
而那个时候,我真的想反叛,再一次地反叛。离开大学,中断学业,去体验生活,去流浪,然后写作,自我放逐。体验人间,走一条很多作家都会走的路。而且,那时候有个小才女,没有上大学,也因为写文章从阜阳走到了合肥,我挺欣赏她的文笔,也认识她的父亲,所以她也鼓励了我,让我感觉,你不是非读大学不可。真的,我差不多有三四个月的时间都想退学,但我不知道该去哪里。
所以,我最终没有退学,平凡而平淡地度过了四年,就这样,有了今天的我。
如今想想,如果那时候退学,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和遭遇?会比我毕业的遭遇更坎坷吗?会比现在的成就大吗?因为没有发生,所以永远不知道。
现在,我几乎没有走遍世界的梦想了。真的,我的渴望一点不大。
新年前,太太和亲戚们打算去泡温泉,订好了房间,我却说不想去,因为我想留在家里陪儿子,他那么小,我去流行,将他留给阿姨,我总不舍得。何况,我还要录节目,还有财富机构请我去路演。因此,在去泡温泉这件事上,我犹豫了。但太太有点不开心了,觉得我太拿不定主意了。
她当然跟我一样,比较恋家,但主要我们好久没出去了。她也很辛苦,但实在太心路了,这次想尝试一次,放下儿子,去泡温泉,让阿姨带宝宝。而我却在拖后腿,所以她有点不快乐。
最终,为了配合太太,我还是放下了工作,下了决心,去泡温泉。
之前,她有提过我们去云南旅行,但当时我觉得宝宝太小了,也没答应。她都舍得了,我舍不得。最终没去。
其实,以前没生宝宝之前,我俩也会去旅行。但不是特别多。主要是我们都不是特别爱玩的人,牵挂太多,她一放假就想回去照顾父母,她去哪我去哪,跟屁虫。
而对我来说,其实有一些机会去外地,但想到留她一个人在家,我便不忍心。有了宝宝,又觉得留下他们,我自己去快活,更有羞耻感,好像独自去偷欢,很多已婚男人可以做到,比如和狐朋狗友,或者其他女性一起去,但我永远都做不到。
我不能让他们在家,我自己出去五六天,或者四五天。那样我会觉得自己挺坏的。
现在,我有个合作伙伴做旅行,私人订制,有很多机会我是可以去的,斯里兰卡,以色列,日本,泰国,越南,包括曾经有人请我去新西兰,我都没有去,想,但最终还是没有成行。我觉得不该去——如果去也是和家人一起啊,和旅友有什么意思呢?
这是我偏执的地方,我觉得任何时候,应该和最亲的人在一起,尤其是最好的时光最美的风景最浪漫的时刻都应该和亲人在一起,如果是和陌生人或者不相关的人在一起,我会觉得很不应该,所以让我和一大堆新认识的人去旅行,而放太太和儿子在家这样的事我是决干不出来的——就如今年跨年我在香格里拉酒店,回头都还觉得惭愧——这个跨年我居然没陪太太和儿子,太不应该了;冬至我参加一个活动,我学生策划组织的,请我做嘉宾,晚上我才知道是冬至,但我已经到了现场,留太太和宝宝在家——阿姨也吃完晚饭回家了,我整个晚上都觉得羞羞的,感觉自己像个不顾家的人。所以我有强迫症和自虐倾向,在陪家人这方面。
前两年有人说,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勾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也有很多中国人经常游走,我认识一些人 ,已经走遍几十个国家了。梁朝伟也是说走就走。但我永远做不到。我总是更愿意和家人在一起,而我太太也是更恋家,愿意和父母在一起,所以我就永远待在深圳,待在家里。
台湾的李敖怕死,一辈子也不怎么离开台湾,我也怕死,每次想到自己要去坐飞机,或者游轮,总觉得不安全,宁愿待在家里陪家人。而撇开怕死,我更怕的是离开家本身,还没出发我就想家了,这种纯粹的恋家,思家,简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不忍心出去。我有个学生,他太太经常带孩子出国,六七个月的时候就带孩子去外国参加婚礼,这样的前卫和新潮我们还做不到,我们还是比较保守和传统,在培育孩子方面。
以上种种,或许就可以用“世界再大,大不过家”来形容。我觉得能在家里幸福地生活,也是一种快乐。
世界自由它的精彩,去看看当然好,但不看,也不一定有什么损失,因为哪里的生活都一样,你觉得奇异新鲜的场景,对异地的人来说,不过是稀松平常。所以不在乎去哪里,而在乎你怎么生活。
何况,我还觉得,去看世界固然增长见识,但内心的自由同样重要。我虽然出去少,但其实内心一直是无界,我想这是我很自豪的地方吧。
世界很大,但大不过家。
世界很大,但没有我的心大。这是真的。
爱神、情感教父陈保才老师心理婚恋情感咨询微信:aishen0301
爱神、情感教父、畅销作家陈保才老师婚恋心理情感咨询微信:aishen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