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想生活的城市
陈保才专栏
偶然看到自己的一篇文章,《你爱的城市》被一份杂志选载,就重读了一遍。发现这篇文章真的写出了人心里对城市的巨大依恋,只是,文章太短,千字文,还不足以表达我更多的观点,索性再续一篇。
说到城市,总有许多要写的,不要说一篇文章,就是十篇也难以穷尽。而我最理想的城市,或者说最想生活的城市在哪里呢,这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事。
“城市是安静的,在黄昏
暗淡的星辰从它们的昏厥里醒来,
在中午,回响着
富有野心的哲学家和商人的声音
后者从东方带来了天鹅绒。
热烈的交谈燃烧着,
而不是焚尸的柴堆。
古老的教堂,生苔的
祈祷的石头,是压舱物
也是火箭飞船。
它是一个公正之城,
在此外国人不受到惩罚,
一个长于记忆短于遗忘的城市,
具有容忍精神的诗人,宽恕了那些先知
因为他们,无望地缺少幽默。
这城市建立于萧邦的序曲,
仅从中取得了欢乐和悲伤。
小小的群山环抱
如一道白色的衣领;洋槐
在那里生长,还有纤细的白杨,
这众树之国的大法官。
轻快的河流流过城市的心脏
日日夜夜低语着隐秘的问候
从泉水,从山峦,从太空。
看到这诗句,我就完全醉了,触动了我的情绪,心弦,神经,引发了我的渴望与焦虑。
城市是安静的,这真是奢望啊。我生活过的城市都是轰隆隆的,每天听到这些声音,人都要发狂了。汽车,地铁,货柜车,城市建设,即使你避开这些,但城市的开开挖挖总是避不掉的。中国人爱喜新厌旧,稍微古老一点的街道,公共建筑,道路,总是要重修,重建,不管你在哪个区域,富人区还是贫民窟,似乎都要面对这种开掘。我天生不喜欢人们把城市搞得乱糟糟的,不管是以什么名义,建地铁也好,修建筑也好,我喜欢已经安静了几百年的城市,你可以听到遥远的涛声,海岸上传来汽笛声,森林里传来鸟鸣,城市的街心公园,有许多唱歌的,跳舞的,吹拉弹唱,甚至能听到对街的人说话。这真是神奇的城市。而我们,打电话都要戴上蓝牙耳机,稍微吵一点,就完全听不见,费力。
在黄昏,人们可以走出来,听得到隔壁孩子的哭声,笑声,或者吵闹声。你能听到妈妈训孩子,不要把脏兮兮的小手放到饭桌上,小狗在吠,欢快的笑声从小屋传来,锅碗瓢盆,咚咚叮当。饭菜香飘出来,这样的黄昏是家常的,温暖的。
有很多的公园,每隔几百步就有一个绿道,两三个街区就有一个公园,人们走十几分钟就能到,不用开车。在那里,人们做各种娱乐,休闲。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不做也可以,就随意走走,四处转转,发发呆。看湖水泛起涟漪,一看就是半天,听水鸟歌唱,一听就是几个小时,这样的公园要大,要有足够悠长的幽径,人们走在里面,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与世隔绝。心情不好的时候,就跑到这里,没有人认识你,即使认识,想打招呼,你一转身也就躲过去了,这样的公园是城市优美的标志。
城里有一条大河,或者一条狭长的江流,江流绕城而过,给城市增添了美感,增加了灵性。人们在岸边散步,晨走,或者垂钓,还有人裸泳,风吹杨柳舞,柳絮飘满城,没有垃圾,没有化学气味,最好城外还有海,江流与大海相汇,我站在桥头,顿感天地之悠悠,心胸激荡,视野开豁,引吭高歌,为之兴奋,为之豪迈,为之性欲勃发,为之牛逼兮兮。
还要有山,不要太多,但每个区都有,早上醒来的时候,可以看到遥远的山脊,大雨来的时候,山顶与天色融为一体,雨雾天气,仙气缭绕,像是到了仙境。人们可以住到山上,晚上不会被赶下来,也不用掏钱。这样,人们可以一时体验现代生活,一会又回到遥远的古代,繁华与宁静,只在一转瞬,在一念。
城里有古老的建筑,可以看到故去的生活,和尚在庙里打坐,坐进石像里面,想要长生不老,文人墨客,到处题词,四处留情,多少年后,才华与艳情并举,八卦与文化齐飞,你可以走进古刹,或者一个宫殿,去感受帝王的气魄,坐一坐古代的太妃椅,想一想那帘蔓后面,非常私密的闺房,散发出奇异的芳香,幻想那个时代,她怎样坐在窗前,遥想她的情郎。我们可以看到美食家留下来的菜谱,全部是私房菜,买来青菜,食材,照着残缺的书页,就可以做一顿亦古亦今的晚餐。
城里有很多文化活动,哲学家和雄辩家都激情澎湃,高谈阔论,诗人浅吟低唱。城里每天都有沙龙,人们可以打断专家的话,或者将他辩倒,贵妇们在沙龙里品酒喝茶,点心精美,借着文艺的幌子,谈请说爱,陶冶情操。仆人们在厨房里忙碌,小厮们走远了,沙龙里的情调顿时变得暧昧。每个城市都该有这样的沙龙,作家,艺术家,即使没钱,也可以在里面当主角,勾走沙龙男主人的太太,一场情事震动舆论,举众哗然,声名狼藉,但特有味道。
如果你想,晚上你可以参加一场派对,私密圈子,私家会所,去的人都是上层圈子的,非富即贵,女人都把自己打扮的像贵妇,去之前还微微洒上了香水,会所里燃着沉香屑,或者浪漫香氛,每个人都想做点坏事,但是,具体能否做成就要看派对当日到的都是谁了,如果有一个人,让你不能自拔,无力抗拒,那就来一场私奔。没有私奔故事的城市是可怜的,也是乏味的。
商人们都很有礼貌,不会飞扬跋扈,或者土里吧唧。他们生产高贵的锦缎,浪漫的丝绸,对创意和美学非常精通。几乎不生产高消耗的产品,不做化工厂,城市里不会被制造业控制,服装设计很发达,手工制作很流行,家庭作坊,都流传了几百年,有古味。
她是一个公正之城,对外国人和本国人都一样,而且,对本国人似乎还更好一些。人们都喜气洋洋,或者淡定从容,像古代一样慢,没人横跨马路栏杆,没人闯红灯,你要过马路,所有的车都给你让路,人们目送你走远,看到一只飞鸟,你也不忍心惊吓它,直到它厌了,倦了,飞走了,你才开走。
这是一个宽容的城市,人们不评富豪榜,也不会区分豪宅与别墅、廉租房和城中村,大家就那样各自安然,互不干涉,有钱的富翁也能听穷小子说一句话,高富帅的男人也可以爱上小家碧玉的女子,女人们可以心安理得,选自己喜欢的人,而不是有钱人。人们结婚,或者单身,都是根据自己的心,最富贵的人也会羡慕最朴实的人,可以笑得那么灿烂 ,纯粹。
城里有无数鲜花,大树可以伸进窗台,墙上都是爬山虎,有些街道巷弄完全无人,历史的迷宫,白日的僻静,不担心会被撞倒,也不会被踩到脚跟,走在街上,可以看到很多风情的女子,步履飘逸,衣香鬓影,多情的男子,可以跟着她,唱个诺,或者打个招呼,搭个讪,跟了几条街,只为告诉她,“你是我见过的最动人的女子!”她不会生气,不会骂你。
人们都有古意,富人华服美食,锦衣夜行,豪掷千金也行,但穷人也有自己的快乐,不会太难过,不会悲凉。你风流快活,我也可以暖老安贫,你大摆筵席,我也可以在茶馆瞎聊。没有人打麻将,但围棋和象棋,大家都会,还有人栽树养花,侍弄猫狗,贫民窟可以走出百万富翁,靠的是奋斗,亿万富豪也会股票缩水,一夜赤贫,传奇在这个城市里上演,故事无比惊奇,作家们有很多养分,天天搜集素材。
不,根本就不用搜集,作家就是这传奇的亲历者,耳闻视听,浸淫浸润,是传奇的见证者。作家们都不用上班,今天在这里聊天,明天去那里做客,有很多人请你,做顾问,做清客,做幕僚,或者什么都不做,就供着你,让你闲扯淡,让你纵论天下,让你胡扯,做学问,写诗,你写了小说,有富豪全部买断,高价,写一部买一部,也不拍电视,就自己阅读。
这样的城市真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主角,当他们老了他们会说,这是我爱的城市。
真有这样的城市,那就是我最想生活的城市!
陈保才
2015年2月26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