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的文艺青年,你们还有能力爱吗?
(2011-03-08 14:59:49)
标签:
陈保才微观爱情细节得力爱情得意畅销作家专栏作家30岁享受幸福》 |
文艺中年,还能爱否?
陈保才专栏
电影观音山的小插曲——据说,按剧本的意思,里面需要出现一首罗大佑的歌,不过,被导演李玉给坚决换掉了。是李玉不喜欢罗大佑?原来是因为张艾嘉。
张艾嘉与罗大佑相恋过这事可能许多人未必知道,90后就更少人了解这一段。李玉怕张艾嘉听歌触情,怕她听了难过,就换掉了。张艾嘉能演能导能写,想当年,也是资深文青一枚,而罗大佑更是台湾文艺青年的楷模,两人相爱可以说是才子+才女的组合,碰撞出激烈的火花应该是经常的事。但是,偏偏两人爱得并不长久。
究其原因,恐怕是两个文艺青年都比较自我,有时候容易忽略对方的情绪。当然,还有一点,文艺青年的恋爱,很多时候是处于膜拜,我爱慕仰慕你的才华,如果你没有才华了,我还爱你吗?
这就涉及到一个典型的问题,我是爱你的才华还是爱你这个人?
爱一个人的才华,如果这个人的才华消逝了,那该怎么办?很多女子爱上作家,爱上音乐家,其实都是奔着才华去的。但是,才华这东西最不靠谱,凶猛的时候,是洪水挡不住;寥落的时候,那是日落西山,留也留不住。譬如,当年林忆莲和李宗盛,郎才女貌,她借着他的才,唱红了自己,成就了天后的地位,但当他创作力衰退,不再有新歌出现,她却转身离去。于是,若干年后,我们只能看到李宗盛和罗大佑、周华健、张震岳四处走穴,用哥们的情感填补寂寞的情怀。
就如有人感叹的,说李亚鹏拼却十几年,也就只塑造了《将爱情进行到底》中的杨峥这样一个光辉形象,经典文艺小青年。可是,到了电影《将爱情进行到底》里,当年那个让人心动的小清新也不清新了,中年的无奈,情感的窘迫都让他心力交瘁,这时候留给世人的不是怜惜,而是,不是滋味。
文艺青年都会老去,如果机会好,造化高,那青年就会升级为大师,而如果造化不够,或者自己努力没跟上,那就只能退化到文艺中年。譬如高晓松,以前唱这同桌的你,那些花儿,吟着忧愁与伤感,即使长得不帅也白衣胜雪,如今,还是那个人,怎么看怎么不舒服,尤其是四处做评委,瘫着一张大饼脸,倚老卖老,要有多厚的脸才能掩饰那种尴尬啊。
文艺中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还能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