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张小娴,后悔了!
(2010-04-09 09:49:42)
标签:
《20岁学会恋爱30岁享受幸福》畅销书畅销书作者陈保才两性鬼才情感 |
我曾经很喜欢张小娴。
那时候觉得她聪明、勤奋,能把爱情看得如此透彻。她的那些专栏文章,大都论述了男人、女人、爱情、性、分手,诸如此类,大胆而有趣。我觉得张小娴胜不在文字,而在其思想、观念的超前,让许多香港读者奉若“宝典”。
张小娴的读者大多年轻,且对文学不是太了解,太了解的人不读张小娴———就像他们不读琼瑶一样!我就记得张柠在一篇文章里回忆,他到香港,看到书店的新书架上全都是张小娴。他说,又是张小娴!李碧华的还可以。因为李碧华诡谲,那些鬼魂灵怪,多少有些含义在里面,不纯粹是情爱———《青蛇》的写法就很有特色,心理描写也堪称一绝,显得古意而现代。张小娴不同,总是那些爱情故事!说来说去,一个道理。就连有些哲理也好像不太独属于她自己。
我在2003年的时候读到张小娴,此后一直有事没事到书店翻一回,觉得有些散文让我厌倦,读一遍还可,读到三篇就不忍往下看,《荷包里的单人床》读完,我觉得除了知道一个爱情什么也没剩下;而读书又不能仅看爱情。后来,在上海,我遇见一个喜欢张小娴文章的男孩,我就逮着机会毫不客气地批评张小娴,他说张小娴怎么怎么好,我说他有创新吗?譬如吧,那句“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其实不是她首创,而是泰戈尔的某句诗。